巴西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国度。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巴黎学习期间,一位德国同学的女友便是巴西人。面对这种跨国界甚至跨大洲,更不必说跨文化的恋情,我不免感到有些诧异。那位德国同学解释说,环顾整个世界,巴西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不像别的国家那样与邻国多事,且生活悠闲,人也快乐,他很喜欢巴西。
时至2016年,世人对巴西的关注大抵因为两件事:一是里约奥运会。此次奥运会开始前,各种负面新闻满天飞,开幕前一天似乎还是问题一大堆,但一旦开始,竟也成功地办了下去,令人隐约感到这其中或许有桑巴文化之类的民族特性缘由。
二是罗塞夫被弹劾事件。8月31日,巴西参议院通过对总统罗塞夫的弹劾,将其正式罢免。代总统特梅尔“转正”,就任巴西总统,将完成罗塞夫剩余的总统任期至2019年1月。经过数月的攻防与缠斗之后,巴西终结了一次极有争议的所谓“议会政变”,开启了后罗塞夫时代。
从政者的荣辱沉浮虽为常事,但罗塞夫的黯然离去却不由得令人扼腕慨叹。至今单身的她饱经卑微与磨难,也锤炼出了爽朗、干练与强硬。一位平民化的女子走上权力顶峰,最终又在巴西版“纸牌屋”的争斗中精疲力竭地低下那常常高昂的头。罗塞夫不得不与已经退出权力顶峰的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智利前总统巴切莱特为伍,南美三国女性政坛领袖就此成为历史。
如同巴西所面对的大西洋一样,人气的高低从来都是如海潮般进退。对罗塞夫弹劾的指控包括政府财政存在违法行为、罗塞夫本人犯有“渎职罪”、腐败日益严重等。对这些指控,作为总统的罗塞夫不能说没有责任,但导致她走下权坛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经济连年衰退,百姓生活水平下降,人民不高兴了。“笨蛋,还是经济!”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竞选时的名言。
然而,如将今日巴西经济困境全部责任归咎于罗塞夫,那真是冤枉了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世界经济大势造就了巴西经济的顺境,也造成了罗塞夫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的结构性困境。巴西经济的软肋便是对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初级商品出口的严重依赖,制造业则萎靡不振,有着“靠天吃饭”的特质,这个“天”便是世界经济大势。全球经济的顺境成就了巴西发展中的“黄金十年” 和罗塞夫政治导师、前平民总统卢拉的辉煌,但近年来世界经济放缓,大宗产品交易价格下降,国际贸易量大幅减少,对于依赖出口自然资源的巴西,无异于灭顶之灾。曾经最有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泥沼的巴西,在短短数年间陷入停滞甚至倒退,未能跳出繁荣与危机交替的“钟摆模式”。巴西经济去年衰退3.8%,失业率达到两位数,为近25年来之最。对此,罗塞夫没有回天之力。
那么,接任者特梅尔就有回天之力吗?很难!
难就难在特梅尔既要针对病症进行自身调理,又要尽量寻求一个适宜全愈的外部气候。他在就任总统当天便赶来中国杭州参加G20峰会,确为一明智之举,因为G20就是要为世界经济把脉、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从大环境上为包括巴西在内的国家寻求药方,以避免更多国家陷入政治动荡与经济衰退。
从杭州回到巴西的特梅尔面临着百废待兴的重任。除了巩固执政基础,力争2019年赢得连任外,他最沉重的担子便是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他已就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争取更多外国投资、恢复国际金融市场对巴西的信任、改革社会福利、劳工政策和税务制度等提出想法。此外,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收入结构、加强税负公平和创新激励,使国家从依赖资源转变成为获得自我创新能力,这些也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原来巴西人并不总是悠闲、快乐。特梅尔在后罗塞夫时代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