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罗塞夫,一辈子在抗争

她曾是游击队员,在弹劾风暴中的最后一场辩论仍坚称自己无罪

本刊驻巴西特派记者 王海林 《 环球人物 》(

    游击队员出身的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字典里,显然没有“妥协”这个字眼。

    8月29日,因遭弹劾而停职100多天的罗塞夫出现在巴西参议院,为自己进行辩护。在长达45分钟的发言中,她一再强调对她的指控是“不公平和荒诞的”,是“政变”。她说:“我有很多缺点,但其中不包括懦弱和背叛。我不是为权力而战,而是为民主、真理和正义,为人民和我的国家而战。”她还提及自己作为游击队员的奋斗史,称自己过去受酷刑虐待,担心性命不保,而今则担心“民主遭到扼杀”。

    这是弹劾程序的最后阶段,始于8月25日。在罗塞夫出场前,负责此事的特别委员会已经出示证据,传召8位证人,并进行辩论。罗塞夫为自己辩护后,81名参议员每人有5分钟时间向罗塞夫提问,她一一作答,然后参议员们进行表决。如有至少54票支持弹劾,罗塞夫正式下台,代总统米歇尔·特梅尔 “转正”。巴西《环球报》8月25日发表的调查显示,52名参议员同意弹劾罗塞夫,支持她的只有19人,还有10人没表态。罗塞夫的反对者认为,她下台“几无悬念”,而她的支持者则强调这是“政变”。罗塞夫的政治导师、巴西前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也出现在现场。但罗塞夫的亲信说,即便卢拉来了,实际上“也已不能改变什么”。29日的听证会结束后,支持弹劾的参议员又增加了几位。到本文发稿时为止,罗塞夫下台基本已成定局。

    从意气风发到不堪重负

    《环球人物》记者曾于2015年6月采访罗塞夫,那时的她意气风发,言谈举止间都透露着政治家的睿智。由于控制饮食并进行锻炼,之前一直被戏称为“舅妈”的罗塞夫身材消瘦了,人也显得精神了许多。

    但去年第三季度,针对罗塞夫的弹劾案开始启动。今年3月,巴西320个城镇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总人数超过350万,仅圣保罗一地就有超过140万人参加。《环球报》称,这一数字比当年抗议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示威者人数还多。媒体滚动播放当年民众抗议军政府独裁的示威画面,要求弹劾罗塞夫。这颇令罗塞夫难堪,因为在1964年到1985年的军政府独裁统治期间,她和卢拉都有过牢狱之灾,也都因此成为民众眼中的民主斗士。

    到今年5月12日,罗塞夫的这一形象被彻底摧毁。当日,参议院通过对她的弹劾案,她被停职最长180天,副总统特梅尔出任代总统。弹劾案的主要依据是罗塞夫政府2014年平衡政府财政收支时违反了财政责任法,未经国会许可向国有银行举债来填补财政亏空。巴西的财政责任法是多年前通过的,用来规范政府和国会的花费。当时,巴西面临财务困境,难以从国际市场筹款,而这一法律增加了巴西的财政透明度。

    曾经帮助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丑闻的知名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说,弹劾罗塞夫是“丑陋的投票,脆弱而稚嫩的民主”。检察官马蒂乌斯·洛巴托说,罗塞夫的做法与前任们并无不同,针对罗塞夫的指控缺乏法律依据,“直到2014年,对这种做法从未有过异议”“她所做的并不违法”。

    从表面看,弹劾罗塞夫的最大推手是众议院议长、与特梅尔同属民主运动党的爱德华多·库尼亚。过去两年,巴西司法当局开展了名为“洗车运动”的反腐败调查,主要对象是国有的巴西石油公司。随着案情的发展,数十名前政府高官、议员、石油公司高管被调查,库尼亚也被查出在瑞士等国设立多个个人账户,用来收取政治献金和贿赂。他原希望罗塞夫运用影响力,阻止调查委员会中的劳工党议员对他的调查,但遭罗塞夫拒绝。库尼亚随即与罗塞夫反目,宣称从此是“罗塞夫政敌”,并在众议院推动弹劾罗塞夫。因此,劳工党指责库尼亚“以合法方式公报私仇”。

    不得“官心”也不孚民望

    专栏作家肯尼斯·拉波扎日前在《福布斯》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将为罗塞夫辩护称为“巴西最艰难的工作”。由何塞·卡多索率领的律师团队,曾经3次试图以技术方式推迟弹劾,但都失败了。

    有巴西政坛人士分析称,真心反腐的罗塞夫不得“官心”。她大力支持“洗车行动”,在总统第二任期开始时承诺要“不留情与不间断地打击腐败”,并说“巴西必须从根本上清除腐败”。然而,随着调查不断深入,多名政要涉嫌腐败,其中也包括罗塞夫所在的巴西劳工党成员,涉案数额之大令人咋舌。非政府组织“巴西透明”调查发现,在投票表决弹劾案的81位参议员中,47位因涉嫌贪污、洗钱、结党营私和行政管理不当而官司缠身。此外,多数议员是白人男性,65%的参议员当过众议员或州长,60%出身政治世家,这样的背景,也可能微妙地影响到他们对待草根出身的女总统的态度。5月12日参议院弹劾投票时,除巴西共产党等少数小党派议员支持罗塞夫外,其余党派议员都投了赞成票。

    此外,罗塞夫比较强势、急躁,就任总统以来更换过86名部长,几乎成为巴西历史上更换部长最频繁的总统。官场不稳,也让不少官员们对她敬而远之。巴西官场甚至有个说法:罗塞夫的身边人都盼望她的孙子来探望她,因为那时候她忙着照料孙子,心情好就顾不上训斥下属了。

    除了官场风向对罗塞夫不利外,巴西民众对她也“很难再爱起来”。劳工党从卢拉时代开始,执政13年,推出了“零饥饿计划”“家庭补助金计划” “帮助青年就业计划”等,希望帮助贫困民众,让他们有饭吃、有房住,能得到教育和医疗服务。这些措施在很长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效果。比如“我的生活·我的家”住房保障计划,已建造400万套住房,惠及920万民众。预计到2018年可提供保障房700万套,让15%的人口受益。“家庭补助金计划”则让超过5000万人获益,覆盖面占到总人口的1/4。这些福利措施让中下层平民成为劳工党的坚定支持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种高福利政策。有意见认为,通过国家财政直接救助穷人存在风险,一旦经济疲软,政府援助不足,已经摆脱贫困的人很可能再度陷入贫穷。这种担心成为了现实。劳工党执政的前期,巴西经济曾经连续12年快速发展,从2002到2013年,政府财政一直维持基本盈余。但这两年巴西经济不景气,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罗塞夫连任总统后,巴西国内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外资大量撤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巴西债务评级至垃圾级。有预测称,今年巴西经济将衰退3.8%,到明年才能微弱增长0.2%。经济不景气,造成通胀高企,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越来越少,不得不削减部分社会保障计划。去年,巴西的主要社会福利项目就削减了近80万个家庭的名额。这又得罪了穷人。今年2月,巴西失业率已升至10.2%,失业人数达1000万人,民间怨声载道。3月29日,巴西民主运动党退出执政联盟,正是看到了选民情绪的这种变化。

    让罗塞夫陷入麻烦的“擅自借债”问题,其实目的是要解决发放社会福利的资金。但这种做法让中产阶级无法接受。57岁的恩瑞·法尔布在圣保罗经营一家酒店。他说,劳工党为民众提供福利没有错,但在国家经济极不景气的情况下,“借债发福利”就有问题了。巴比罗尼亚农庄的主人特尔玛·马沙多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认为,罗塞夫执政期间,巴西经济衰退严重,劳工党推行的“家庭补助金计划”让许多穷人宁愿去领救济金也不愿去工作,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

    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弹劾结束后,巴西政府的政策调整势在必行。

    不久前,巴西圣保罗金融高管学院院长若泽·塞古拉多在巴西媒体撰文称,罗塞夫政府的政策,导致市场对巴西信心降低,社会损失巨大。巴西家庭在高通胀之下不仅丢了工作,购买力急剧下降,就医和教育条件也不断恶化。脆弱的巴西已不能承受诸如“家庭补助金计划”的负担,弱势群体正逐步被边缘化,经济正经历“自由落体式的衰退”。

    从历史上看,巴西并非首次陷入类似的困境。上世纪80年代末,刚刚摆脱军政府统治的巴西曾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淖,1988年通胀率达到1038%,后来更达到惊人的2500%,货币信用破产。1992年,时任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为避免受腐败指控、遭到弹劾而主动辞职,副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接任。在7个月内连换3任财长后,费尔南多·卡多佐出任财长,创造了“雷亚尔计划”,才扭转了大局。

    卡多佐谈及当年的改革时说,巴西通胀的根本原因很简单,政府花得比赚得多,预算年年出现巨大赤字,政府靠印钞票弥补差额,现金背后却没有实质的东西来支撑。他上台后,通过发行新货币,砍掉1/5政府预算,一年后通胀率跌至45%,后来降到2%。通胀的结束,提高了穷人的实际所得,并为后来的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历史经验可以借鉴。

    巴西中国研究所所长罗尼·林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如果罗塞夫下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紧张的政治局势。特梅尔一直致力于拉动经济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巴西经济状况将逐渐好转,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合作也将慢慢回到正轨。

李显龙的“交班”心事
罗塞夫,一辈子在抗争
撒切尔夫人的军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