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科技创新,要自信不要捧杀

李拯 《 环球人物 》(

    在美得让人心醉的杭州,“创新”是G20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河,也在闪耀着醉人的光——“墨子”已经升空,它是世界上首颗量子卫星;长着4个“大翅膀”的火星车,外观设计结构已经公布;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即将发射,中国宇航员将在太空进行中期驻留。与硬科技相映成趣,中国科幻作者也再度斩获雨果奖。

    密集的科技创新和科幻突破,引发世界关注。关于“墨子”,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评价说,“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当一些媒体开始炒作千亿级的量子通信产业时,也有科学家对量子通信所基于的量子纠缠原理表示怀疑,对量子通信的无条件保密持保留态度。要么捧得太高,要么贬得太低,哪一种都可能陷入片面。那么,应该怎样认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发展方向?

    科技与科幻,一个关系到国家层面的科技实力,一个关系到百姓个人的科学素养,正是两条认知的进路。

    从科技实力层面来说,中国的科技确实取得了巨大进步。BBC拍摄了纪录片《中国的科学革命》,关注中国建造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大亚湾粒子探测器等“黑科技”,并总结道:“中国有决心不让任何东西成为拦路虎。”今年7月,《自然》杂志公布的“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显示,在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机构中,中国贡献了40家,位居第一。正因此,今年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自信地总结中国的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越、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但是,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中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正因有此差距,中国科技的每一次突破才会显得如此振奋人心;也正因为存在差距,不能看到一时成绩就妄自尊大。科技创新大会定下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正说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科学素养层面来看,中国的科幻文学确实在不断进步,公众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升。科幻文学把科学之美融化于文学笔触之中,伴随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跌宕起伏的情节,读者也获得了关于科学的知识与想象。在美国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有1500种之多,一半以上是新出版的。微软元老保罗·阿伦也说,“科幻小说引领着人们走进工程学、空间学和其他科学的殿堂”。从《三体》开始,中国的科幻小说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这是进步的一面,但也要看到,科幻文学的普及程度、科幻电影的制作能力等,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填平。

    无论是科技实力还是科技素养,或许都可以用“半瓶水理论”来描述:有实力,但实力还不够强;有差距,但差距在不断缩小。那么,媒体应该怎样关注中国的科技创新?最应该做到的,就是避免情绪的极化。看到成绩时不要因激动而进行漫无边界的吹捧,那样容易变成捧杀和“高级黑”。韩春雨的基因编辑研究成果刚公布时,媒体都在欢呼这是“诺奖级”的,等到国外质疑的声音传入国内,媒体又一窝蜂指责他是“骗子”。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科技史上另一件事——19世纪,铺设大西洋电缆是超乎想象的壮举。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第一次铺设成功时,所有媒体都把他誉为“新时期的哥伦布”,但当电缆信号失灵时,他又被媒体集体斥为“骗子”。在声誉扫地的痛苦中,在媒体再不理睬他的情况下,他默默地重启铺设工作,6年后终于用横穿大西洋底的电缆把新大陆和旧大陆连接起来。当年媒体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值得今天关注中国科技的媒体反思。面对每一次前瞻性的突破,如果没有一开始“放卫星式”的吹捧,就不会有后来毫无根据的指责。科技创新,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的自信,而不是刻意的捧杀。

科技创新,要自信不要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