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木兰们”的奥运征途

作为中国军团的元老级代表,杜丽、吴敏霞等女将4度冲击金牌,不断创造历史

□ 本刊记者 余驰疆 《 环球人物 》(

    又一个4年过去,又一个奥运会的夏天到来。今年,中国代表团共派出运动员416人,是史上境外参赛最大的一届。代表团仿佛做过市场细分,运动员们分批“吸粉”:少女爱看宁泽涛;熟女喜欢林丹;至于长情的男“粉丝”,最追捧的还是团里的巾帼女将们。

    这次出征里约的中国军团中,女子运动员256人,男子160人,又是妇女顶上大半边天的节奏。事实上,“阴盛阳衰”一直是中国代表团的特点——1988年汉城奥运会以来,每一届奥运会中国女运动员的金牌数都要超过男运动员。这一方面与每年参赛的男女比例有关,另一方面也的确是中华女将们的实力太过强大,堪称当代“木兰军”。

    女运动员中,几位老将备受瞩目,何雯娜、陈若琳等人气选手都是三次出征;叶诗文虽然才二次参赛,但她的退役宣言早已引发热议。最令大众期待的,还是几位四度冲奥的选手,其中的代表无疑是再度归来的杜丽和不断创造历史的吴敏霞。

    “命硬”的杜丽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队奥运首金有4次诞生在射击项目,其中3次摘金的都是女选手。今年可能也不例外,里约奥运会最先打响的比赛是女子10米气步枪,参赛选手有伦敦奥运会的首金易思玲,和去年刚刚复出的杜丽。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杜丽一鸣惊人夺取首金。那一年她19岁,脸上还有些青春痘。杜丽进奥运名单纯属巧合,2001年,一名选手因故退出国家队,替补杜丽被选中顶上空缺。进了国家队,整天与王义夫、陶璐娜切磋,杜丽的成绩很快升至世界一流水平,拿下世锦赛、亚运会、世界杯的冠军。当时射击队总教练许海峰评价她:“擅打硬仗,越是较劲的时候发挥越出色。”这也是后来人们对杜丽最深的印象。

    雅典奥运会时带着“新人光环”,杜丽轻松夺冠。然而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在自家比赛的她却遭遇挫折。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杜丽出现失误,痛失首金。比赛结束后,她非常失落:“没有为中国打响奥运会第一枪,让我深深自责。”

    4天后,杜丽参加50米步枪三姿比赛。卧射、立射打完,她排到了20名开外。所有人知道第一天失利对她影响很大,因此并没有寄希望于拿牌。然而杜丽又一次带来惊喜,在跪射中连续打出18个10环,名次直线上升到第一名并最终拿下金牌。

    2009年后,杜丽结婚、生子。两年相夫教子的生活让她渐渐淡出大众视线,回顾那段时光她说:“我在最巅峰时放下枪,回家生子,但我还想重新回来。”2011年,杜丽火线复出参加奥运,但只获得50米步枪三姿参赛资格。在伦敦,她以581环的总成绩位列预赛第十三名,无缘晋级正赛。赛后,众人安慰她“身为妈妈,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只有她自己觉得不甘又懊悔,数度哭泣:“我耽误了两年,决定要回来时就知道可能会是这样的结果,但还是抵不住奥运会的诱惑。”回国后,杜丽宣布退役。

    去年1月,杜丽再度复出,经过大半年的训练、比赛,她最终拿到了10米气步枪和50米步枪三姿的奥运门票,有网友看到射击队的名单后用“命硬”形容她,称赞她的坚持。

    12年是个轮回,杜丽希望这一次能像在雅典时一样,拿下“第一金”,她说:“希望50年后人们谈起来,会说杜丽是一名改变了大众对射击传统观念的人。”

    “拼命三娘”

    吴敏霞特别像班里一个默不作声的好学生,低调、安静、不张扬,一路稳扎稳打走上第一的宝座,回过头来看她在路上的时间竟然比别人长了那么多。在她之前,伏明霞、郭晶晶是霸气侧漏的跳水皇后;在她之后,何姿、陈若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生力量。唯独她没什么气场,自认“天分不高”,只能下比别人多上数倍的苦工。带着“一姐”的名号迎来里约,她已经31岁了——这是中国跳水女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最高年龄纪录。

    2008年以前,吴敏霞的名字总和师姐郭晶晶连在一起。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两人两次夺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那时候郭晶晶被看做天才型选手,吴敏霞则是天才旁边那个最刻苦的人。队里开展腰腹练习计时赛,只要有人比她快,她就暗下决心,下回一定要赢过人家。国家队教练刘恒林评价她:“完全靠后天努力,没人明白她付出了多少。”

    郭晶晶退役后,吴敏霞成为梦之队的领军人物。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她获得单人三米板冠军。比赛时,她一路被师妹何姿压制排名第二,到最后一跳才逆转夺冠,收获了自己在国际赛场的首个单人冠军。气势一直持续到伦敦奥运会,她一举拿下双人3米板与单人3米板金牌,追平了伏明霞、郭晶晶保持的纪录,成为新的跳水皇后。

    许多人觉得伦敦奥运会就是吴敏霞的最后一届了。2013开始,她一面继续征战世锦赛、世界杯,不断刷新女子纪录,一面又备受伤病困扰,多次退出大赛。每次采访,她都说“老了”,但是转头又继续参赛,一副“拼命三娘”的模样。到2016年,她已获得9个世界杯冠军,位列女子之最。

    “那么多人觉得我不适合当运动员,我当上了;那么多人又觉得我出不了多好的成绩,我拿了金牌;还有很多人觉得,我有了一点成绩但撑不了多长久,我却成了坚持最久的那一个。”在里约,不管吴敏霞取得怎样的成绩,她都将创造一个历史,一部由勤奋、刻苦书写的传奇。

    她们,向时间发起挑战

    在大众印象里,运动员是最吃“青春饭”的,30岁的选手就已经能称为“高龄”了。对于女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当年郭晶晶27岁出征北京奥运会,许多人就把她称为“奇迹”。然而这些年,女运动员越发不向时间低头,既有吴敏霞这样一路坚持的,也有杜丽这般结婚生子后再度起航的,于她们而言,奥运精神早已不全是更快、更高、更强,还有更坚持。

    今年中国军团出征奥运的“最老”选手是陈颖,39岁,比赛项目是25米运动手枪。她练习射击26年,今年是第四次参加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曾夺得金牌,之后结婚生女,产后两个月马上复出,在伦敦拿下一枚银牌。

    29岁的排球老将徐云丽常被球迷称为“千年替补”,北京奥运会都没有什么出场机会。2011年女排世界杯与德国的奥运资格晋级赛中,她上场后的上手飘球,帮中国队顺利实现逆转,被称赞是“假替补真主力,中国队的南长城”。今年她第三次征战奥运,队里已几乎全是朱婷、张常宁这样的“90后”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届奥运冠军、跆拳道选手吴静钰,去年打破了世界纪录的竞走运动员刘虹……这届中国代表团有不少女选手都已经来到30岁的关卡。对其中一些人而言,这可能是最后一届奥运会。但她们没有一个人表示会退役,面对采访都说“会坚持,看情况”。或许,这就是奥运会的魅力,它永远让人期待挑战,永远让人不想服输,哪怕对手是可怕的时间。

“木兰们”的奥运征途
追梦里约的少年
一个日本和尚的奥运梦
巴西,上帝偏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