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芈十四:生性多疑,唯不疑爱

她在知乎上开专栏,解答哲学疑问,分析“90后”困扰

□ 本刊记者 李雪 □ 龚新叶 《 环球人物 》(

    “知乎女神”、《一站到底》红人,是芈十四身上的两个标签。《环球人物》记者在北京大学东门外见到她时,她黑衣白裙,笑意盈盈,黑长直的头发挑染了几缕红色,“我想尝试一下叛逆的感觉”。

    步行到附近一家咖啡馆落座,背靠木色书架,面对记者的摄像机镜头,芈十四侃侃而谈。无论是在热播的电视节目《一站到底》中,因为抢答时声如洪钟被称为“狮吼神功反差萌”,还是在这次采访间歇,拿出手机当镜子照一照,她都显示出一种轻松自如。可就在两年前,她还是镜头恐惧症患者,甚至害怕和同学一起自拍。看来,和名气一起增长的,还有她的自信。

    “我的地盘我做主”

    芈十四是个夜猫子,常常是夜里两三点她还在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

    2014年,知乎上的一个帖子引起了她的关注:恋人信基督教怎么办?作为一个宗教学专业的学生,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就好像在问‘恋人性冷淡怎么办’一样,把宗教置于一个被歧视的语境中。”后来,她发现这种误解还挺普遍,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宗教在现实中一些情况,而且是不太好的部分,也不理解宗教自身追求的状态以及它内在的合理性。“有些人只是在警惕那种可能存在的伪善和狂热,但绝不会有人讨厌它蕴含的爱和善良。”

    从此,芈十四就开始在知乎开专栏,写文章,回答问题。“渡劫手册”,是芈十四在知乎的专栏名,颇有哲学意味,翻译得通俗一点或许可以这样说:遇到困难、困惑你该怎么办。

    有人问她:“人生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她给出的答案是“对自己的意义进行溯源”,“你认为人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你实现了这个意义,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达成。光找意义源头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支撑自己的意义体系,你必须建设自己内心的小宇宙。或者,用更简单的话语来表示:我的地盘我做主……”

    还有不少人对她所学的宗教学这个专业很好奇,问芈十四的体验。她答:“去的寺庙道观教堂越多,你就越懂得该如何敬畏未知的存在,天地之间,人有多渺小,就有多无知。你可以用整个世界当自己的镜子,照看自己的灵魂,毕竟人的一生不过是为了与自己和解……你还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找到形态更为多彩的原生宗教,在广袤土地上充满了鲜活的例证。当你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一定会对这个民族的文化有更多感悟。”

    更多的提问则是贴近“90后”的生活和思考,有人感叹人生迷茫,“从小县城考到了清华,却成了loser(失败者),往后的人生怎么办?”芈十四劝他,“眼界不应该被出身所决定,而应该是由闻识扩展的。你拥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智慧结晶——书籍和人类文明进程目前为止最终端的福音——互联网,你已经是小县城里最幸运的那批人。”

    对于“邓文迪是不是新时代女性的榜样”这个问题,她认为,“对于邓文迪自身而言,她拥有何种信念,选择过何种人生,当然是她的自由;但对于符号化的‘邓文迪’,我们应该清楚,她代表的是一种不应该被学习的成功范本。谁不想要成功呢?然而你愿意为此付出代价的底线在哪里?想明白了这条底线,才能在以后做选择时不纠结,不后悔,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有很多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也有不同途径,我只是把我的思考途径展示出来,让大家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思想变化。”在芈十四看来,大部分人是利己的,需要慢慢反省、沉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在慢慢变成心中那个理想的人。

    有人说她的文章“鸡汤”,她不认同。“我觉得,‘鸡汤’是对一套思想体系的肢解。比如,有人遇到困难了,你把《论语》中的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拿出来劝他:‘人就应该跟松柏一样,在困难的时候,你才能证明自己的坚强。’这句话,脱离了儒家思想的理论支撑,这样就很‘鸡汤’。学一种思想,应该从整体上去学习,发自内心去认可它。”

    渐渐地,芈十四在知乎上有了一个称呼——“知乎女神”,她倒是不以为意:“我一直以为,如今时代,芈娃子、芈同学、芈小姐、芈姑娘、芈女士、芈美女、芈女神似乎都是同义词,大概就是‘喂,那个女的,叫你呢’。”

    把自己丢到一个很辛苦的环境里

    北京时间4月14日,美国洛杉矶湖人队主场迎战犹他爵士队,这也是科比?布莱恩特20年NBA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看完比赛,芈十四发了条微博: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这天是芈十四22岁的生日,而科比是她“唯一有过的人生偶像”,小学时,她被招进学校篮球队,可训练时总是心不在焉。学到三步上篮时,差别就出来了:球队11个人10个都会了,除了她。教练训她:你不是挺聪明吗?你不是学习都是100分吗?怎么连这个都学不会。芈十四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是“血气上涌”,回家后就在网上找教学资料,一遍遍回想教练的动作,自己练……临睡前,她突然有感觉了:三步上篮其实不是迈三步再上篮,第二步就起跳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学不好篮球,原来是能学好的。”从此,篮球就成了她的爱好。

    长大后,芈十四也反思过这件事:“我们有时候不愿意去努力,是怕努力了也没结果;如果有人预先告诉你,你只要去努力,这件事就能成功,那谁不愿意去努力啊。但我们并不能预知结果,如果努力后都没成功,那岂不是证明自己是个蠢货——很多时候,大部分人是宁愿被责备懒惰,也不想承认自己愚蠢。”

    芈十四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90后”,言谈间,她思想成熟,逻辑清晰,而且表达能力极好。这与她爱读书,以及专业的学术训练分不开。

    芈十四从小就喜欢看书,爸爸是退伍军人,粗枝大叶,给她买书都是一箱一箱地买。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启蒙老师,“在跟他学习之前,我只背过唐诗宋词,之后我才背《论语》《大学》《中庸》,然后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作,再接下来是唐宋散文,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大学时,芈十四选择了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在我看来,这个学校可以说是中国现在最多元的环境了,有那么多的民族。当我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时,不会把它当做一个异象,不会说:天啊,这是个景颇族。”由于宗教是哲学的二级学科,芈十四又学到了很多哲学知识,“它让我在面对多元的社会事件时,心里始终有一个稳定的思想框架和价值观,这样去思考世界会让我有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今年,芈十四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她自己却又过五关斩六将地考取了法律硕士。“宗教学保北大很容易的,毕业也不难。我知道自己很多小聪明,我很讨厌这一点,所以想把自己丢到一个很辛苦的环境里:研究生第一年从周一到周日都是课。这下就不能偷懒了,逼自己一把。”这是一个典型的学霸的态度。

    对失恋也要做出理性分析

    《芈月传》播出后,“芈”不再是一个生僻字,有人开始发问:芈十四和芈月有没有亲戚关系?芈十四本名魏楚迪,这个笔名已经用了10年,至于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笔名原因不少,“‘芈’字结构对称,很美;‘芈’是羊叫声,多可爱啊,我恰好是白羊座;十四是我的生日。”

    和记者聊起“90后”的特点时,她说其实一个词就能概括:“多元”。“我的一个室友考了纽约神学院,但你想不到,她平时最喜欢拍照,化着浓妆,面无表情,非常酷。”她一边说着,一边翻着手机里的照片让记者看。

    或许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社会的多元,芈十四对于“粉丝”量、点赞数这些数据,表现得很淡然。“任何人都能有‘粉丝’,只是多少的问题。每种声音背后都有一个群体,只要你表达了,就会有某个群体的人认同你。不要有‘说出来我会不会被骂啊’‘会不会有人不理我啊’这些顾虑,它会限制你的表达,妨碍你结交志同道合的人——有人会把这群人定义为‘粉丝’,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中的芈十四很平和,有时候她又被认为“理性到恐怖”,对任何事都保留预先性否定。有人和她说故宫很美,她会想故宫不一定很美,只有亲历后才会说“哦,原来真的很美”;有人和她说某个人品性差,她就会想那人不一定差。

    两年前芈十四和男友分手了,一度非常痛苦,但她还是很理性地分析,“我当时就在想,失恋为什么那么痛苦,因为你第一次以独立的身份去爱一个人。之前都是被爱的,被父母啊、亲人啊,他们爱你是出于血缘关系。但你跟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是作为两个独立个体去互相探索对方的思想,进行非常剧烈的碰撞。”

    2016年3月,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咪蒙发了一篇文章《我的儿子失学了》,讲述自己从深圳迁居北京,想让儿子入读国际学校,却遭遇了种种波折。“我当时觉得不可能啊,这肯定是营销。”几天后,她再次想起了这件事,“我做出那样分析肯定是没有逻辑错误的,但没有逻辑错误并不代表是对的。咪蒙儿子可能真的失学了,她就是想问问‘粉丝’,而不是我想得那么复杂。”

    理性应该怎么运用,最近芈十四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我这么思考问题是不是有点过了,会不会显得冷酷无情?理性太过会变成一头猛兽,把我反噬了。我希望自己能温柔地跟世界交谈。”正如她微博上的签名:生性多疑,唯不疑爱。

沈黎晖,统治“草莓共和国”
芈十四:生性多疑,唯不疑爱
哈丽特·塔布曼,美元上的女英雄
周佳纳,高冷的华裔名媛
人类靠什么控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