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无敌的“工匠精神”

金苍 《 环球人物 》(

    在中国,很多新概念是借由政治生活强势登场的,而每年春天的全国两会,正是一个“爆发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工匠精神一词,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新词之一。

    两会会场上,代表委员们对工匠精神进行了不同侧面的描述。造“小米”的雷军说,“工匠精神就是看不到的地方也做精致”;演员张国立的理解是“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做精一件事”;生产汽车的李书福则视之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得最细,打磨得更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全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认真、敬业的精神”……说法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工匠精神的根本在于“认真做事”。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话语”中,工匠精神无疑对应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用国人去日本抢购马桶盖的例子,来说明“国货当自强”——我们自己的产品质量上去了,才可能夺回市场。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从供给侧强化产品质量,以更好的态度,打造更好的产品,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缺少工匠精神,原因很多。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满足要求,追求质量有心无力。李克强总理曾沉痛地说,钢铁产能过剩,却因为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连圆珠笔的“圆珠”都要进口。而长期“有供给就有需求”的状况,也在看不见的层面,损害了追求质量的态度。如果在改进技术、提升质量上投入1块钱能得到5块钱的回报,而在扩张规模、增加数量上投入1块钱可以得到10块钱的回报,那质量肯定就被放在价值排序的后面了。

    应该说,在数量的扩张之后,必然会进入质量的提升。所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虽然可能有阵痛,但却是发展路径的关键一步。在老牌制造业强国中,“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火已经弥散开来,“德国工业4.0”、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科技工业联盟”、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都是瞄准“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智能化生产”。在这样的时代,工匠精神绝不仅是追求一砖一瓦的手工,更不是效率低下的作坊,而是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现代化工业新版本。

    其实,中国自古就不缺乏工匠精神。《诗经》里就歌咏过对玉器、石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能工巧匠们匠心独运,从“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汝窑瓷器到“无需一钉一铁”的榫卯结构,把敬畏与虔信,连同自己的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了独具风韵的“东方制造”。只是,作为现代化之路上的追赶者,我们把这些手艺乃至手艺背后的“三观”,都当作前现代的东西而扬弃了。曾有段子说,生产线上出现了空包装,美国企业花大钱改进技术,而中国工厂用电风扇把空包装吹走了事。段子可能是虚构的,但背后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却值得警惕。

    工匠精神不仅是“制造业之魂”,更应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取向。如今,粗制滥造似乎成了种时代病。在学界,试验造假、专著抄写、论文挂名屡有所闻;在政界,“拍脑袋”者大有人在,各种不科学决策、不落实政策仍然很多;城市建设,“拉链路”“短命建筑”层出不穷,从规划到建筑都缺少科学、眼光和胸怀;出版发行,“蒋介石”译成“常凯申”的笑话不在少数,一拥而上的畅销书更是浪费纸张;新闻传媒,许多消息真假不辨,“标题党”只求一时博取眼球……凡此种种,无不是缺少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缺少那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精神。

    孔子在《论语》中提醒弟子:君子不器。的确,要有工匠精神,而不是有“匠气”。不拘泥于一针一线的匠气,也不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既着力于“大刀阔斧”,又不忘下“绣花针”的功夫,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无敌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