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戒律和自由

□ 明海(临济宗第四十五代传人,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方丈,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 环球人物 》(

    释迦牟尼佛的教育体系里有三个重要的构成:第一个是戒,第二个是定,第三个是慧,我们称之为“三学”。在戒定慧三学中,智慧是根本,是最重要的、最后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达成,就要从最具体、最切近的事情开始做,也就是戒律。禅定则是中间重要的环节。所以,戒律在三学中是基础,就像房子的地基。我们修行,一定要从戒律开始。

    出家僧团有戒律,在家居士也有,整个佛教的教团都有。戒律是使这个教团和合、和谐的管理制度,也是教育和转化我们身心的技巧。这个技巧在戒律里体现得很具体。来参加我们夏令营的一个营员问老师,为什么在寺院里感觉很清净,回到红尘中就被裹挟着、不能自主?这恐怕是与戒律有关。他在红尘生活的氛围中,很多修行的基本要求不能保证——具体的要求不能保证,具体的行为方式不能落实,有些规范做不到,于是我们就完全随顺了红尘。比如今天大家喝酒,这一桌9个人都喝,就你不喝,你觉得很孤立,身边的人也劝你,你就喝了。在这个具体的事情上你让步,慢慢地你就跟着世间潮流走了。所以,戒律是从具体的事情上入手来保障我们身心净化的,是我们修行的基础。

    通常现代人把戒律理解为约束性的、使我们不自由的要求。实际上,戒律恰恰保证了我们生命的自由和身心的自在,不是消极地限制我们。戒律的要求,最早来自于僧团的民主会议,也经过释迦牟尼佛对宇宙人生大智慧的观察。依他的观察,这样做有利于我们的生活、修行、现在和未来的安乐。他看到了生命的规律,看到了什么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于是为我们制定了戒律,就像慈母指导她不懂事的子女一样。所以,我们依戒律去生活,身心会有安乐和自在。

    如果违背戒律——不要说戒律,即使是违背道德和法律,我们也会感觉到身心有负担、不自在,或者负罪感。这样打坐就很难静下来,就不会有禅定。我们的心有一种记录我们言行的能力,在佛教心理学中叫阿赖耶识,在儒家叫良心、良知、良能。这些记录在我们心灵的底片上烙上了很多印痕,这种印痕如果是负面的,我们就会觉得不自在、不舒服,也就是说,我们心灵的空间会越来越狭窄。相反,如果我们依戒律去生活,就会觉得越来越自在,因为你没有犯什么错误,心灵没有负担,光明坦荡。依戒律去生活就有这样的功效:我们会觉得无惧,既不害怕夜晚,也不害怕白天;既不害怕陌生人,也不害怕熟悉的人;既不害怕大自然,也不害怕人群;既不害怕别人,也不害怕自己;既不害怕现在,也不害怕未来,这叫“现在安乐、未来安乐,现在安稳、未来安稳”。

    我经常打个比喻:有一个湖在冬天结了冰,有的冰很厚,有的冰很薄。有个人在湖上自由自在地散步,因为他知道湖上的冰哪一块厚、哪一块薄,应该怎么走,他心里有数,于是他就按那条路线去走。我们看他很自在,也过去随便走,“扑通”一下就掉下去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不知道冰的厚薄,可能正好踩在那薄的冰上。这就好比你知道了行为的界限,你就得到了自由。又像我们开车在路上,我们知道这是快车道、这是慢车道、这是安全带、这是出口,开车就会很放松,不会担忧。戒律就是在这种意义上给我们的身心以自由和自在。

戒律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