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听“张公子”说历史段子

□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张佳玮,人称“张公子”,读者用这个称号形容其口若悬河、笔底生花的翩翩风度。

    他生于无锡一个小康之家,从小父母对他进行宽松开明的教育方式,受父亲影响,他热爱阅读,小学时就遍览中外名著,古典诗词出口成诵。高中时,他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得二等奖。大学一年级就以“信陵公子”为网名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倾城》《加州女郎》《朝思暮雪》等。

    张佳玮被公认为“80后”作家中的实力派,他的小说文笔细腻,意境清冷,用含蓄古典的笔调反映一个时代的侧面;随笔集《无非求碗热汤喝》《伦勃朗1642》等,也深受广大文艺青年的喜爱。同时,他还为众多的媒体撰写专栏,尤其精通NBA球评。近年来,他已跃升为国内一流的篮球评论专家,还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专著,如《瞧,科比这个人》《阿伦·艾弗森传》《邓肯传》等。

    “我是地道的享乐主义者。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多好书,好曲子,好画,好游戏,那么多好吃的,而且恰好有互联网这个不朽的发明,只要你乐意去琢磨,到处都有乐子找。”在知乎的一个帖子中他如此说道。

    新书《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正是基于此。这是一本描写趣闻典故的随笔,书中有品烟喝茶的考究细节、家具什物的别致往事、大航海时代里的漫漫征程,也有不为人知的闺中秘事。从欧洲到东方,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再到当代,作者着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寻常器物。在他笔下,器物们身上携带着悠远的历史,穿越古今,袅袅婷婷地向读者走来,读起来饶有趣味。

    比如讲到背带裤,他写道,以前背带裤是劳动人民的服装,图的是防护和耐穿,后来才演变成时尚产物。“如今穿个背带裤是洋气,以前穿个背带裤是有底气——代表着你有饭碗,是光荣的劳动人民!”

    除了传播逸闻趣事,书中也透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在《洗澡》一篇里,从土耳其、希腊写到罗马,再转战东方,写到中国的人情俚俗。然后再说自身的经历:每次回故乡和澡堂老板的对话,简简单单几句,波澜不惊但意味隽永。文章读起来亲切,仿佛酒桌上熟人间一顿胡天海地的闲聊,扯了一大堆闲话,绕了一个大圈子,互相拍拍肩膀散了,但酒的暖意还在。

    张佳玮的行文中总会夹带着大量的史料典故,读者称其“掉书袋”,读他的书,要“随手百度”。这与他长年以来的阅读经历有关。他爱读钱钟书、辛弃疾,在他看来,典故的使用,虽然会带来阅读的障碍,但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沉浸在文字所营造的情境里,阅读所得到的快感和收获就越大。

    兴趣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但热情可以传染。这本书最打动人的,并不是那些零碎而庞杂的知识,而是作者对阅读和思考的投入与执着。每个人的阅历有限,但我们仍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为自己建立一个庞大的王国。没有比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的发现更令人喜悦,也没有比大脑的荒芜和贫瘠更令人悲哀。

    旅居巴黎的张佳玮笔耕不辍。他没有上过一天班,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但凭借自己的兴趣,认真生活,努力发现,获得回报。他说没有什么比自由自在更重要,并大声说出了“我过着我能想象的最好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能理直气壮地说出这样的话呢。

野夫:有关江湖,亦关爱情
小黄人的大逆袭
听“张公子”说历史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