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难民潮前的慷慨与吝啬

陶短房 《 环球人物 》(

    9月2日,年仅3岁的叙利亚小难民艾兰·库尔迪在偷渡途中溺死,遗体俯卧在土耳其海滩上的照片顷刻间传遍世界,并引发被称为“足以改变各国对地中海难民态度”的连锁反应。

    事件发生前,欧洲各国对难民态度复杂。由于接连发生难民死亡事件,欧盟饱受指责,但地中海沿岸国家又无力接纳更多难民。因此,欧盟委员会今年5月推出强制性的“难民配额”,希望较富裕的西欧、北欧国家多接纳难民。但只有德国等少数国家表示谨慎欢迎,英、法等国持抵触态度,东欧国家更坚决反对。

    但“9·2”事件改变了一切。9月5日起,涌入德国的叙利亚难民3天内超过3万。9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拿出“大礼单”:2016年额外拨出6亿欧元用于安置难民,在已宣布的30万套难民安置房基础上增建15万套。德国舆论称, “默克尔妈妈”的慷慨将导致今年80万难民涌入德国,“整个德国将为此改变”。原本态度保守的法国和英国也出现微妙变化。公开宣称“绝不认同配额”的法国总理瓦尔斯改口称“对难民的不幸忍不住热泪盈眶”,内政部长卡赞纽夫宣布将在两年内额外接纳2.4万难民。英国首相卡梅伦则表示,“愿意根据情感和能力的综合考量自愿接纳一些难民”。其他政要也纷纷作出姿态,教皇方济各呼吁各教会接纳难民,芬兰总理西皮莱宣称让出官邸供难民安置用,大西洋另一端的加拿大也坐不住了,魁北克省移民部长韦尔宣布将接纳的难民数量增加3倍。唯有美国态度耐人寻味,一方面鼓励欧盟接纳更多难民,另一方面再三强调“美国不会这样做”。

    在难民问题上,各国的慷慨和吝啬都有缘故。

    德国经济状况较好,但人口老龄化严重,执政党一直主张引进难民,解决劳动力缺口。作为实用主义政治家,默克尔一贯善于根据民意调整政策。“9·2”事件发生前,德国反对接纳难民的声浪不小,她曾当众拒绝一位巴勒斯坦难民小女孩的恳求。但这次,公众普遍同情难民,既希望连任又希望摆脱“冷漠无情”形象的默克尔,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英法情况则不同:法国执政的社会党向来主张宽容对待难民,但奥朗德上台后,面对国内反难民的舆论,不得不主张控制。此次事件让难民获得大量同情分,社会党政府就借机“回摆”;英国则正相反,执政的保守党素来对接纳难民不感冒,但迫于“政治正确”的压力,不得不“意思意思”。加拿大本来就是难民接收大户,但此前公众对难民挤占福利不满,迫使政府推出所谓G5原则,要求境外难民至少得到5位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担保。小库尔迪住在加拿大的姑姑就是因为凑不齐5个担保者,库尔迪一家才冒险“下海”并酿成悲剧。换言之,加拿大对悲剧负有间接责任。因此,事发后各政党纷纷表态显示“政治正确”。

    而美国则相反:“9·2”事件的“催泪效应”并不显著,社会对难民冲击波普遍不满,总统选战期间一些候选人为迎合民意,竞相抛出在边界修筑“长城”、阻止难民入境的竞选噱头。在这种背景下,当然不会有人去倡导接纳更多难民。

    “难童催泪弹”的效应注定是短暂的,接纳大量难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宗教磨合却是长期的。一旦催泪效应不再,现实纠纷频发,情况又会如何?其实,现在欧洲就已经出现不同声音,英国反对接纳更多难民的民调又掉头向上,法国也出现了公开表示要“选择性接纳难民”的市镇长官。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州长泽霍夫呼吁默克尔“慎重考虑”,东部各州更接连发生针对难民庇护所的袭击事件。默克尔已经表示,此次的慷慨不过是“救急的权宜之计”。

    可想而知,一旦人们忘记了那张催人泪下的照片,舆情、选情都可能逆转,那些在“催泪弹”下秀出的慷慨,恐怕又会发生变化。

难民潮前的慷慨与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