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寺院的规矩

明海 《 环球人物 》(

    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规矩。大概来说,佛教有3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信仰,这来自于释迦牟尼佛的觉悟、生命的觉醒和体验;第二个层面是佛教文化,我们在寺院看到的建筑、佛像、壁画等,这些都是表现和传播佛法内涵的手段;第三个是社会层面,佛教传播要用各种工具——语言、文字、塑像,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礼仪,同时佛教也有实体,像寺院、佛教协会等也有一定的形态、组织和规章制度,也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风俗。

    我们了解佛教,除了要了解信仰的内涵,也要了解佛教文化。佛教有个词叫“像教”,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人生境界,要通过外在的形式、现象传达出来,并影响和熏陶我们的心。有的人有误解,觉得佛教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在内心,所以有的人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些想法是有些极端的。因为离开这些外在形式,你说你心中有佛祖吗?好像说不上,谁能证明?所以心中要想有,先要从外面的形式开始。比如我们在寺院里过堂(吃饭),需要有师父先把饭做出来,盛到碗里,然后给我们行堂(服务),如果说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东西,他就拿个空盆,在我们面前走一下,我们看一下就饱了,会吗?不可能。所以形式跟内容不可分,寺院的这些礼仪在佛教中很重要。

    佛教传到汉地两千多年,已经和中国文化融合、本土化了。现在我们汉传佛教寺院里的很多仪轨,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精神和做法,比如儒家礼仪。由于历史的变迁,有些传统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没有了,但还好在佛教、道教里还保留了一些。

    据说宋朝时,理学家程颢到寺院,看到寺院里师父们吃饭的情景——好几百人吃饭,没有一点声音。不由地感叹:“三代礼乐,尽在此中!”因为儒家有个关于礼乐的理想,就是恢复古礼,当年孔子都觉得这个很难实现,程颢没想到在宋朝、在佛教的寺院里有这种合乎礼乐精神的场景。所以,他虽然是儒家的知识分子,不是佛教徒,对佛教甚至还有批评,但他看到这场面时,还是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

    有时候,我会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我想如果按照传统精神,在新时代建立一套在公共场合关于服装、身体语言等礼仪方面的规范,应该对大家都有好处。这不仅仅是好看,有时一些身体姿势,也会影响心态。我们拜佛的时候,一合掌,心就很专一,对吧?如果见到佛不合掌,把两个手抱在脑袋后面,试试看是什么感觉?还有见到佛像我们鞠躬、问讯、磕头,身体趴在地下,心里会有不一样的真切的感受。有的人不愿意,凭什么我要对这个石头或木头刻的像磕头?他不懂得,这是教育的艺术——自我熏陶,熏陶内心和气质。经常拜佛的人,他的身体很柔和、很好使唤,他的气质很温顺、很和畅。一个人走出来,他的身体、气质会把他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有的人是粗粗拉拉的,跟一块有棱角的石头一样,没有磨垢抛光;有的人看起来很舒服,是经过打磨的,英文里叫 gentleman,女士也可以叫 gentlewoman吧,就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文化的熏陶和打磨。

    这些规矩,还有两个作用。首先,方便管理。在团队里,身体语言比较统一时,自然会有一种管理的氛围和效能。在寺院,有些要求是与整个团队的集体活动有关系的,比方我们进佛殿,在佛殿里怎么站,东边还是西边,这些都是根据经验,集体活动的时候,这样做最合理,不这样做,就会出麻烦。其次,这种统一性有宣传公关的作用。别人到这里一看,多整齐啊,肃然起敬。实际上这种统一凸显了这个集体的和谐与团结,是一个活的LOGO。所以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如果想突出自己的形象,也可以从寺院礼仪方面借鉴。

寺院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