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拷问“英雄缺位”的社会

李洪兴 《 环球人物 》(

    一个自信的民族,有两种自豪感不该被抹杀:一是文化的自豪感,二是英雄的自豪感。前者源于千百年来的创造积累,而后者则基于个体生命的精神传奇。

    2015年高考中,北京的作文考题,将视线投射到了“英雄”这个主题词上,要求考生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主题展开想象,引来不少关注,更让人思考关于英雄的时代话题。

    正如出题人对“英雄”的定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英雄是历史天空中的群星,他们标志着人类精神可能达到的高度,寄托着时代和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引领着人们将短暂的生命过得更有价值。

    而从国家与民族的角度来看,英雄更是建构“想象共同体”的符号。在天安门广场上,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对英雄事迹的追忆,能激发我们的崇高情感。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到舍生取义的夏明翰;从大义凛然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江姐,英雄是聚合人心的象征,是点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穹顶上的熠熠明灯。

    可以说,英雄承载着社会对理想人格的期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符号,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在英雄身上,浓缩着人们共同的历史记忆,也体现着时代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渴望。正因此,仰望英雄、崇敬英雄,也代表着共同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找回英雄记忆、捍卫英雄认同,我们的社会才能获得一个坚固的价值原点。

    从这个意义上看,恶搞英雄,也就是恶搞历史;消解英雄,也就是消解共识。然而,现实中,这样的“消解”与“矮化”并不鲜见。林则徐成了阻碍历史发展的罪人,狼牙山五壮士成了欺压百姓的“土八路”,雷锋的私生活遭遇种种夸张的“还原”,邱少云甚至成了某凉茶品牌恶意营销的手段……诚然,没有真相就没有信仰,但非理性质疑、情绪化宣泄,只会在损害英雄形象的同时,造成更多人精神的矮化。

    心中没有了丰碑,就难免会逃避崇高、拥抱庸俗;信念失去了标杆,就难免会随波逐流、走向虚无。有人曾动情地描述,“当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勇敢地站出来,他们将挑起为民族命运做不屈抗争的重担,并毫不吝啬地泼洒自己的鲜血。”为国献身、图存求强、抗击外敌、坚韧不屈……这些无一不是英雄们的共同标识。可是,如果都在质疑献身精神,谁还会把国家装在心里?如果不屈抗争也是儿戏,那么独立自强从何谈起?如果义利面前没有取舍,精神坐标不就失去了航向?属于历史的民族的英雄话题不是被传颂,而是被消解,英雄的精神丰碑倒下了,国民的信仰支柱不免也随之坍塌了。

    凡此种种,既折射虚浮躁动的社会心态,也凸显转型时期的群体焦虑。物质时代、商业社会,一切都可以明码标价,利益至上让“坐在宝马上哭”成为现实的选择。连爱情都难以幸免,更遑论为了抽象理念而奋斗的英雄。当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冲破精神堤坝,“理性经济人”就成了唯一物种;当感官刺激替代了精神享受、工具理性解构了价值追求,田园将芜的心灵又要如何重焕生机?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时代不是不需要英雄,而是更迫切地呼唤着英雄。否则,我们的历史将“较无生命与美学上的深度和纵深”,我们的人民将在信仰的缺失中体验到“口袋满当当、脑袋空荡荡”的失落。

    英国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社会是建立在英雄崇拜的基础上的”。“崇拜”虽不值得提倡,但“敬畏”是对英雄楷模最起码的致意。因为,对英雄的态度,决定着我们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决定着我们生命的厚度与高度。

拷问“英雄缺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