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安倍与普京的相见之难

陶短房 《 环球人物 》(

    4月28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不会应邀出席5月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二战“胜利日”70周年纪念暨阅兵活动,理由是“由于国会事宜及行程过于紧密无法调整”。

    所谓“行程过于紧密”,并非完全是借口:4月26日,安倍已动身前往美国访问,行程长达一周,到5月3日方返回日本,此后就日美间跨太平洋自由贸易协定(TPP)和日美安保防卫指针新修改版等和国会协商。但5月9日“胜利日”活动举行时,安倍回国已有一周,行程“过于紧密”或许有之,“无法调整”的说法则有些勉强。

    俄罗斯是去年12月向安倍发出邀请的,当时日方并未明确表态,坊间则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安倍自上任以来就一心想打开日俄关系这把“锁”,此前刚刚因为美国的压力,被迫取消了邀请俄总统普京于2014年秋访日的安排,如能出席“胜利日”活动,将是对这一“冒犯”很好的修补;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安倍的对俄政策不得不受到“保护伞”美国的掣肘,既然美国对俄“胜利日”活动不以为然,安倍就算满心想去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

    安倍的确有意和俄罗斯改善关系,个中缘由,不外乎希望和中俄关系“对冲”,希望参与俄远东开发并由此提振日本经济,以及希望在“北方领土”和日俄和约等“老大难”问题上获得突破,等等。为此,他于2013年4月底访俄,不仅成为10年中首次访俄的日本首相,并且在访问期间竭力淡化日俄在“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也就是在那次访问期间,安倍向普京发出访日邀请,并获得普京首肯。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初,日本政府也有意表现得和美欧立场有所距离,甚至一度暗示想介入调停。

    但这种对俄“吹暖风”的策略,很快受到了美俄关系冷却的影响。

    自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美俄关系就不断趋冷,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升级,则让彼此间矛盾趋于激化。普京对美国采取咄咄逼人的态度,而美国则驾轻就熟地联合盟国,对俄采取制裁、禁运、孤立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通过不流血手段削弱俄罗斯和普京的“杀伤力”,使之不再对美国构成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独立性相对更大的欧盟各国,迫于美方压力,也不得不在对俄政策上尽可能和美国步调一致,如欧盟对俄制裁几乎和美国“同步同调”,且主要国家领导人均以不同形式回避了“胜利日”活动,稍显特殊的是默克尔等采取“仅仅不参加阅兵、但参加其它活动”的方式两不得罪。这样一来,普京的“胜利日”阅兵变得越来越像一场“站队”。作为经济上对美国依附性更强、政治和军事上仰赖美国保护的日本,安倍就算有再多“自己的想法”,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的步伐走。

    正因如此,安倍不想在普京访日问题上出尔反尔,但他这么做了;日本也不情愿对俄实施制裁(这不符合日本经济利益),但同样也参加了。和这些相比,“胜利日”对安倍而言本就未必是“胜利”的象征,他原本就不见得心甘情愿去亮相,美国压力一来,自然就顺水推舟地就坡下驴了。

    当然,安倍内阁还是希望“戴着镣铐跳舞”,在不跳出美国人划定窠臼的前提下尽可能搞好日俄关系。因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菅义伟宣布,将由日本驻俄罗斯大使原田亲仁作为日本政府代表出席“胜利日”活动,并“考虑各方面因素”,为促成普京年内访日“继续努力”。

    抛开俄罗斯方面是否配合的因素,只要美国“依靠盟国、孤立俄罗斯”的路数保持不变,日本所能做到的“继续努力”着实有限。纵然普京访日成行,日俄之间能谈什么?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即便日本肯出大价钱“赎买”,普京也未必会松口。至于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合作,由于受到美国牵头对俄制裁的制约,日本除了“空口说白话”,还能干什么?

安倍与普京的相见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