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贝特朗,环球飞行靠太阳

他来自科学冒险的传奇家族,祖父飞得最高,父亲潜得最深

□ 本刊记者 凌云 《 环球人物 》(

    瑞士探险家贝特朗的祖父奥古斯特想飞得最高,他做到了——1931年成为首位到达大气平流层的人。贝特朗的父亲雅克想潜得最深,他也做到了——1960年成为首位到达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沟底的人。贝特朗则想“不加油”“零排放”地绕着地球飞一圈——2015年4月,他正在飞。

    贝特朗和同伴波许博格驾驶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首次环球飞行之旅,已经到了中国境内。飞机完全靠太阳能驱动,用波许博格的话说,“起飞时电池是空的,落地时都充满了电,这感觉太爽了”。

    神奇的飞机

    “阳光动力”2号是架神奇的飞机。它机翼长72米,超过波音747,机翼上装有17248片头发丝粗细的超轻薄高效太阳能电池,多余电量可储存在633公斤重的锂离子电池内,供夜间和阴雨天飞行。飞机重2.3吨,主体使用了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又轻又结实。它的最大飞行高度8500米,最高时速140公里,平均时速70公里。

    贝特朗的环球之旅始于3月9日,预计耗时5个月,行程3.5万公里,共停留12个城市,包括重庆和南京。他们还将飞越太平洋,横穿美国,越过大西洋,经过南欧和非洲回到出发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

    驾驶“阳光动力”2号充满挑战。飞机上没空调,白天要飞到八九千米的高度以避开气流、并充分利用太阳能,此时气温可升至摄氏30度。晚上则降到1500米高度半滑翔飞行以节约能源,机舱内的气温可能降至零度以下。飞行员要穿绝缘服装保暖。飞机座舱只有3.8立方米,飞行员休息时将座椅放平,如厕时将座椅掀开——座椅下有马桶,但不能冲水。飞机可以在地面遥控情况下飞行20分钟,这就是飞行员睡一觉的时间长度。所以,飞行员一天要睡10次,另外,就靠做瑜伽和冥想来放松。飞机太轻,全靠飞行员目视飞行,加上速度慢,飞行范围的上方700米、下方400米、水平5公里内不能有其他飞机,以免产生剧烈颠簸。飞机所有操纵反应都很慢,连开发者贝特朗起初都觉得它“很难缠”,不过,它飞行时很安静,贝特朗半开玩笑地说:“在座舱里甚至能听见街上人群的欢呼声”。

    传奇的家族

    贝特朗来自一个传奇家族。他的祖父奥古斯特毕业于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曾经与爱因斯坦合作设计电学测量仪器。后来,奥古斯特成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学教授,并连续5次参加科学界极具盛名的索尔维会议,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科学界名流相聚。爱因斯坦请他帮忙搜集宇宙射线数据。1931年,奥古斯特和助手基弗一起,在德国奥格斯堡乘气球上升到15781米高空,是当时飞得最高的人。在那个高度,他完成了爱因斯坦嘱托的工作。

    高空飞行时,奥古斯特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耐压舱。后来,他的兴趣转向海洋,将耐压舱改造用于深海潜水。1937年,他发明了能承受较大水压的钢制深海潜艇。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潜艇10年后才建造完成,曾创造当时的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后来,他又造了一艘深海潜艇特里雅斯特号,并在1957年卖给美国海军。

    1960年,也就是奥古斯特去世前两年,特里雅斯特号载着他的儿子雅克和美国海军军官沃尔什,下潜到海面下1.1万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他们在世界的底部停留了30分钟,直到玻璃观察窗因水压破裂才上浮。雅克在海底看到了生命的存在,这最终促成了禁止向深海倾倒核废料的禁令出台。他后来造过4艘潜艇,包括1964年搭载游客潜入日内瓦湖的世界第一艘游客潜艇。2009年,86岁的雅克去世,他的儿子贝特朗发表声明,称父亲为“20世纪最后的伟大探险家之一,比任何人都下潜得更深,真正的尼莫船长”。尼莫船长是儒勒·凡尔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角色。

    在贝特朗眼里,父亲雅克“传给我好奇心、怀疑教条的勇气、对自由意志的信仰和面对未知领域的信心”。他说,家族对他的影响与其说是遗传,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我感受到,要让不可能的事情发生,把新的想法变成现实;不是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把别人不敢想的事定为目标。”

    驾驶“阳光动力”2号飞到重庆后,贝特朗向中学生们发表演讲说:“我的飞行梦想也是在像你们这个年纪时萌芽的。所以,当你们有梦想时一定要去尝试。” 他很早就对滑翔飞行充满兴趣,16岁成为欧洲特技飞行冠军,还创造了世界滑翔飞行高度纪录。21岁,他开始了首次热气球飞行。

    1999年3月21日,41岁的贝特朗和英国人琼斯乘坐的气球降落在埃及,为期19天21小时47分钟的首次气球不间断环球飞行圆满成功。出发前,他曾到过巴黎,凡尔纳的曾孙朱尔斯送他一本凡尔纳藏书《她的一生》(莫泊桑所著长篇小说),并告诉他,这次冒险值得一试。朱尔斯说:“需要有人去做这样的事,这是大家的梦想。”

    追逐梦想的人

    在贝特朗眼里,梦想之旅没有终点。气球上的环球之旅是他“20世纪的最后一次冒险”。太阳能飞机上的环球之旅,则是他“21世纪的第一次冒险”。

    2003年11月,贝特朗和瑞士空军前飞行员波许博格共同组建了“阳光动力”团队,着手开发太阳能飞机。他期待着通过这一项目,与世界各地的人分享清洁能源的理念,体验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改善。如今,这个团队已发展到上百人,并得到众多企业的支持。

    2009年,“阳光动力”1号机首飞。次年,首次完成26小时不着陆飞行,这是人类首次实现载人太阳能飞机跨夜飞行。2014年,2号机首飞。来自8个国家的12家企业为2号机提供了太阳能板、电池等多种配件,既是支持,也是在测试新产品。贝特朗说:“我们的飞机上没有携带一滴燃油。它能带来新的产业、新的就业机会,在未来改善我们的生活。”他期待着未来能制造出价格便宜、能重复利用的太阳能无人机,在高空连续飞行6个月,以替代人造卫星。

    贝特朗的本职工作是精神科医生,但在他看来,当医生和探险并不矛盾,两者都是在探索未知世界。在精神治疗中,他经常采用冥想或者催眠方法,探索患者的心灵。而探索外部世界则被他看作激发创造力的一种方式。他说,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是一种痛苦,“如果你懂得去探索世界,生活会充满乐趣”。

    贝特朗有3个女儿,其中一个正在上海留学,学的是法律。他希望孩子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认识世界。他说,家族的下一代并不一定要玩气球、潜水或飞行,无论做哪一行,只要能够跳出惯性思维,都有可能成为各自领域的先行者。

“没有上升渠道,理想就成了毒药”
农业专家胡靖谈超级稻争议
贝特朗,环球飞行靠太阳
克拉克森,毁誉都在一张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