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论文之外,另需上升通道

井桥夕 《 环球人物 》(

    日前,一家美国知名学术机构撤销了43篇伪造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其中41篇出自中国作者之手,作者单位涉及38家国内知名医科院校及三甲医院。所谓“同行评审”,是同一领域的其他学者来评某一学术成果,不少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以此作为选稿依据。说白了,这次大面积造假,就是一些中国医生为了发论文提交了假评审。

    比起其他的学术不端,医生造假更令我们蒙羞,也更让人难以接受。北大历史系女博士“抄袭门”闹得再大,其被撤销博士学位一事引起的争议再多,其负面影响也多在学术层面和道德层面。医生职业却有其特殊性,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直接联系着普罗大众的切身安危和心理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医生论文大规模造假的破坏性已经超出道德范畴,需要我们从制度层面深思症结。

    如论者指出,目前医生的晋升、职称评定除了学历要求外,还规定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可实际中,许多医生被拥挤的门诊、爆满的病房、连轴转的手术台所包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研究。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很多医术高超,能娴熟处置疑难杂症和突发状况的医生,到了职称评定时,发现论文还不够,或者评不上;或者临时抱佛脚做点“伪科研”;或者道德之弦一松就走上造假之路。与此同时,不乏头顶教授光环的医生却看不好病。由是观之,评价体系整体跑偏了,才是医生被“逼上梁山”的制度诱因。

    类似的尴尬,远不止医生职业。

    不少高校的一线教师,不管教学多么尽职尽责,拿不出几篇科研论文,到最后还是难以“闯关”。曾认识某著名高等学府企业管理系的一位老师,讲课勤勤恳恳,学生口碑不错,就是科研上“差点劲儿”,到头来只是个中级职称的“讲师”。这种单一导向,让不少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甚至淡出了教学的岗位,出现了“教师不教”的怪现象。放眼望去,整个技术类职业,如新闻、出版、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类似的制度歪曲。

    正是这种扭曲的评价体系,催生了大面积的论文造假黑市。治理之道,显然要改革评价体系,拿出具体的实践性指标来。医生对临床病情的熟练程度和处理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程度和培育实效,才是直接联系实践的指标,也更能准确、全面地评价技术人才,有利于真才实学者的脱颖而出,评出来的职称更让人服气,从根本上规避“全民科研、全民造假”。

    更长远地看,这也是技术人才职业生涯规划的改革。专业技术人才不是官、不是商,不能以权、以钱傍身,必须以一技之长安身,以真才实学立命。社会应该予以他们一条适合自身成长的通道。这种通道需要成功时有激励,失败时有保障,能催人奋进,也能让人在淡然中安心业务。有企业单独为科研人员划出一条晋升通道,譬如专家平台等,这值得效仿,应当成为下一步医改、教改的重头戏。

    让擅长技艺者回归本业,我们的社会才能不再浮躁,造假的黑市场也就自然没有吸引力。这场改革也是触动利益的又一场硬仗。一方面,不少人习惯了从现在的评价模式中受益,生怕剥去皇帝的新衣,就剩一个人吹笙,成了南郭先生。另一方面,多年以来形成的评审格局,已经粘连着无数利益相关方。斩断“李鬼”背后的利益链,方可釜底抽薪。

    我们常说,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才能出大师。然而,社会最需要的,可能还真不一定是大师,而是身边熟悉的一些“小师”。比如,一个按两下颈椎,便可缓解病人疼痛的大夫;一位让学生们津津乐道、相伴成长的老师;一位慧眼识珠,发掘出新人新作的编辑;一位察于细节,让高精机器起死回生的工程师……对他们和她们,我们不妨把功利性的制度缩水些,把保护性的制度蓬松些,如此,社会的张力才更饱满,生活中的安全感才更多些。

论文之外,另需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