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这句描写松树的诗,出自唐初诗人宋之问。字句写得很有才华,人生志向从中看也相当高洁,可宋之问这个人,却引起了世人的质疑,因为他作为诗人的才学不假,但一生所为却为人们所不齿,千百年来都饱受诟病。
两次夺得皇家诗歌比赛第一名
宋之问的门第并不显赫,但他有一个相当发奋的父亲。据史书记载,他的父亲宋令文经过一番卓绝的努力,练得一手好书法,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有一身好武艺,世称“三绝”。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也都勤奋好学,结果各得父之一绝:宋之问专攻文词,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
文学才华对宋之问来说,是天生的。《旧唐书》中称他还是个少年时,就有了名声,尤其擅长五言诗。凭借这份过人的才华,上元二年(675年),年仅19岁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武则天把持朝政后,宋之问与“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被召入内文学馆,负责宫廷教育,后又入崇文馆充任学士。教学之余,宋之问的另一项任务就是陪同武则天游巡和宴会,这给了他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久视元年(700年)春天,武则天驾临洛阳龙门香山寺。女皇的心情不错,她兴致忽起,命随侍的大臣们即兴赋诗,还拿出一件锦袍,宣布说:“谁的诗先写成,这件锦袍就赏赐给谁。”侍臣们奋笔疾书,不一会儿功夫,左史东方虬就第一个交卷了。武则天拿过一看,是一首《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诗写得相当有意境,武则天很是赞赏,当即就把锦袍赏赐给了他。东方虬得意地把锦袍披在了身上,可还没坐稳,宋之问也把诗送到了武则天手上。这首题为《龙门应制》的诗写道:“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全诗长达四十二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完整地记叙了武则天访问龙门之事,盛赞其所建立的周朝万象更新。武则天一见,吟赏不已,又传给左右的大臣们观看,都以为这首诗“文理兼美”,莫不称善。然而作为最高奖项的锦袍只有一件,怎么办呢?武则天显然是个很任性的人,全然不顾“先成者赐以锦袍”的游戏规则,命人从东方虬身上夺回锦袍,披在了宋之问身上。由此,“夺锦才”就成为后人喻指才识超群之士的古谚。
宋之问一战成名,声誉远布。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于唐中宗,宋之问参加了又一场皇家诗歌大赛,主持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上官婉儿。
景龙三年(709年)正月,唐中宗临幸昆明池,命群臣赋诗,从中选一篇优秀作品。大家不敢怠慢,或吟或咏,下笔如飞,很快就有百余篇诗稿交了上来。上官婉儿在殿前的一座彩楼上,负责评判,大臣们都聚拢到了楼下,等待结果。不一会儿,纸落如飞,落选的诗作都被掷了下来,大家纷纷上前辨认,赶紧藏在怀中。最后只剩下沈佺(音同全)期和宋之问的诗还没有被扔下来。在当时,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时人有“沈宋”之说。过了一会儿,一张纸飘然而下,大家争着上前观看,乃是沈佺期的诗,宋之问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对于这样的结果,沈佺期当然有些不服。上官婉儿的回答是:“你们二人的诗功力相当,难分轩轾,然而你那首诗最后一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词气已竭,就不如宋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犹然绵绵不尽。”沈佺期听了,只好叹服。
凭借两次夺得皇家诗歌比赛第一名的佳绩,宋之问声名鹊起,成为初唐文坛的掌门人。
曾向武则天大胆示爱
有如此才名,无论是武则天还是唐中宗,都应该对宋之问倍加宠爱。可惜的是,武则天一直对宋之问很冷淡。
香山寺诗歌会夺冠后,宋之问被召进奉宸府,任左奉宸内供奉。他的顶头上司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宋之问对张氏兄弟倾心附媚,极为用心。张易之知道武则天雅好词赋,便也时常附庸风雅,无奈才气有限,常令宋之问捉笔代劳,宋之问不但不抗拒,反而深以为荣。
只是,宋之问的付出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武则天曾召一些文学之士作为自己的参谋班子,时人称之为“北门学士”,这是文人在政治上得以晋升的大好时机,宋之问对此很垂涎,于是也提出了申请,不料却未被批准。这让他十分郁闷,为什么张氏兄弟仅仅凭着一副好相貌,靠服侍皇帝就飞黄腾达,自己长得也很帅,又才华横溢,怎么就不被认可呢?思来想去,他写下了一首《明河篇》,呈给了武则天,诗末云:“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这件事记载于《本事诗》,有人说这只是宋之问在不得志时发发牢骚,也有人说这是他在借机向武则天大胆示爱,理由就是武则天见到此诗后,曾对著作郎、右史内供奉崔融说:我不是不知道宋之问是个有才华、懂情调的人,只是恨他有口臭罢了。这就很可疑了,如果仅仅是求为参谋,有学问就够了,你还管人家嘴里气味干什么呢?可见女皇的理解并不一般,看出了宋之问的心思。
得知这样的答复,宋之问有些无地自容,据说从此他一天刷几十次牙。不仅如此,上殿时还要口含鸡舌香。只可惜,女皇最终也没能看上他。
卷入一桩著作权疑案
宋之问不光在“情场”失意,在诗坛,还曾留下了一个恶名,这成了他在历史上遭人唾弃的另一桩罪证。
在《全唐诗》里,收录着两首几乎相同的诗,一首是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又名《白头吟》),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尤为出名。还有一首《有所思》,全诗除了将刘希夷诗中的“洛阳女儿”改成了“幽闺女儿”,余句完全相同,署名却变成了宋之问,这难免让人觉得奇怪,究竟谁才是原创者呢?
这件事,元代人辛文房写的《唐才子传》里记载得较为详细。原来刘希夷和宋之问并不是外人,他们是甥舅关系,宋之问虽然年龄比刘希夷小,但辈分却高,是刘希夷的舅舅。刘希夷也很有才华,与宋之问是同年进士。只是他为人落拓不羁,与时不合,所以那时并不为人所重,诗名不著。
有一天,宋之问读到刘希夷所写的《白头吟》,爱不释手,经询问知道刘希夷此诗未曾示人,没有公开发表,于是动了窃为己有之心,便苦求他将此诗转让给自己,刘希夷不好回绝,便答应了。谁知过后刘希夷终有不舍,又反悔了。宋之问极为生气,一冲动便让手下人把自己的外甥“土囊压杀”了。这是当时一种比较恐怖的杀人方法,就是用装满黄沙的麻袋压住被害人的胸口,使其窒息身亡。
当然,也有人怀疑此事的真伪,因为缺少可靠的证据,但《大唐新语》《刘宾客嘉话录》等唐代笔记,还是将矛头指向了宋之问,他们觉得宋之问完全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推测的依据,则是宋之问还曾干过卖友求荣的卑劣勾当。
神龙政变时,张昌宗、张易之被诛杀,宋之问因为过于讨好张氏兄弟,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市)参军。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勾结中宗皇后韦氏掌权后,趁着局势混乱,宋之问从泷州潜逃北上,长安也不敢回,蜷居于洛阳,藏身在朋友张仲之家。
驸马都尉王同皎等人当时也常来张仲之家。他们不满武氏子弟掌权,谈到武三思猜忌正士、独霸大权的种种劣行时,每每咬牙切齿,义愤填膺,还商量如何刺杀武三思,重振李氏。不料隔墙有耳,这些话全为宋之问窃听。
宋之问把这当成了自己东山再起的一次机会。他即刻派外甥李悛(音同圈)前往武三思处告发。结果张仲之、王同皎等人很快被捉拿“正法”,而宋之问不但未被追究从被贬地潜逃的罪责,还升了官。
这种恩将仇报的事都做得出,抢夺外甥的诗也不在话下了,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这桩著作权疑案中,许多人都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宋之问的对立面上。
年老后的转变
宋之问一生钻营,可每到关键时刻,却总是站错了队。
武则天当政时,他对宠臣张昌宗、张易之极其谄媚,“二张”一倒下,他就被流放了;武三思当权时,他不惜卖友求荣,以怨报德,可武三思也很快死去,他又失去了靠山;太平公主弄权时,他写诗吹捧:“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递南山作寿杯。此日侍臣将石去,共欢明主赐金回”;安乐公主崛起,他的颂诗马上呈上:“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宋之问如墙头草般,哪边风强,就倒向哪边,自以为左右逢源,却落了个谁也不待见。当唐中宗欲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毫不客气地揭发了他贪污受贿的丑事,宋之问被一贬再贬,一蹶不振。
宋之问曾经说:“下官少怀微尚,早事灵丘,践畴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树,情可何之。”表露了渴望功名利禄的心态,这成了他趋炎附势、不择手段的思想根源。
当然,“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看人还需要一分为二。宋之问虽然在做人上饱受质疑,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还是不能抹杀的。
对唐代诗歌来说,宋之问贡献不小。唐代散文家独孤及在《皇甫公集序》中认为:“至沈詹事(沈佺期)、宋考功(宋之问),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宋之问、沈佺期总结了之前文人在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规范了律诗的形式,使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成为唐代诗歌重要的奠基者。
特别需要肯定的是,宋之问在不断被贬的途中,经历了从宫廷的奢侈豪华到异乡飘零的巨大变化,他似乎看透了荣华富贵的虚幻,思想发生了转变,诗风也由过去的靡丽浮华、空洞无物变得情真意切,满怀去国怀乡的幽怨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如他的《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这首诗情景交融,音韵和谐,是五言律诗中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或许正是因为脱离了宫廷的羁绊,宋之问的独立人格得到了回归,他的诗也注入了新的血液,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旧唐书》中说:“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
然而,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时,朝廷政局的变化又将他逼上了绝境。唐睿宗复位后,以其狡诈阴险,恶贯满盈,没有悔悟之心为理由,将宋之问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先天元年( 712年),唐玄宗即位后,下诏将他赐死。宋之问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作为唐初的著名诗人,宋之问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缺乏一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风骨,这使他一生蒙羞,让人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