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纪念是一种使命

《 环球人物 》(

    □ 约阿希姆·高克(德国总统)

    70年之前的今天,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996年,德国将这一天设立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时任总统罗曼·赫尔佐克曾说,不纪念就无法战胜过去的罪恶,也无法面对未来。

    自那以后,许多亲历者曾在这里发言,也请允许我以一位亲历者的故事开始今天的演讲。在那场大屠杀中,他没有幸存下来,可他的日记留了下来,我说的是威利·科恩。他出身于富有的德国犹太商人家庭,“一战”时还获得铁十字勋章。在纳粹政权下,科恩失去了工作,朋友自杀,亲戚移民,但仍深爱祖国。可他遭到了最惨痛的背叛,1941年11月25日,科恩一家成了第一批被驱逐的犹太人,登上列车走向死亡。

    在这场屠杀中,犹太人不再被当作有血有肉的人,而成了魔鬼代言人。最让我们惊骇的是,古往今来,从未有一个国家这样大规模、系统地污名化和隔离一个种群,还设立了集中营这种杀戮机器。

    纪念过去,分享记忆,让一个社会更加团结。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已然存在的过往是留有痕迹的,我们的后辈也将铭记于心。我们从中学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沉默既不会掩盖赤裸裸的罪行,也不会隐藏赤裸裸的愧疚。

    战后,德国很少有人回顾历史,为的是不想让自己觉得愧疚和耻辱。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反思,追随罪恶的领导人却不愿正视结果时,是不是也成了罪犯的同谋?70年代,电视剧《大屠杀》让德国人被一个犹太家庭的命运打动了,公众开始从受害者的视角审视历史。此后,纪念纳粹受害者,成为德国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没有奥斯维辛,就没有德国的认同感。我们把过去的罪行写入了历史课本,通过这种方式,德国再次赢得了信任。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纪念日有可能会固化为一个空壳;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可能会变得冷漠。

    我不禁想起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解放60周年时托马斯?比尔根塔尔的发言。他从奥斯维辛到萨克森豪森的死亡行军中幸存了下来,当年才11岁。战后,他移民美国,成为了一名国际法和人权律师,还作为国际法庭的法官参与审理种族灭绝案件。

    比尔根塔尔问:奥斯维辛之后,“永远不再”的誓言有多少是真心的?从那以后,种族灭绝不是再三发生吗?柬埔寨、卢旺达是怎么回事?斯雷布雷尼察又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还可以问:叙利亚和伊拉克是怎么回事?正如比尔根塔尔所说,当这个世界说“永远不再”的时候,却对下一次大屠杀闭上了眼睛。

    1948年联合国通过《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苦涩的现实:惩戒少有震慑力,预防没有到位,杀戮一旦抬头就很难停止……我们不是万能的,但我们必须承担道德义务。即便无法完全灭绝罪恶,我们仍可以共同行动,让它不要兴风作浪。

    在经历了独裁统治的黑暗,在愧疚、耻辱和悔恨之余,我们心中的信念明如白昼,而且依此而行。当我们重建法律尊严时,我们做到了;当我们对受害者心怀同情时,我们做到了。今天,当我们站出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排外主义和暴力行为时,当我们为那些因迫害、战争与恐怖主义而被迫逃亡的人提供庇护时,我们做到了。

    光有纪念日,我们的道德义务远未完成。纪念是一种使命,这使命让我们去保护所有的人,保护每一个人的权利。

    今天我们提及这些,是希望所有人对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和谐相处有新的理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既有个体尊严又能团结互助的社会中。

    (此文为高克1月27日在“纳粹受害者纪念日”的讲话,文章有删节,杨扬译)

纪念是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