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郭晓东,1974年生于山东临沂,200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因主演电影《暖》而受到关注,之后出演了多部颇具影响力的影视作品。
关于演员郭晓东的经历,导演霍建起的描述最具代表性:“一个农村孩子考上北大清华不稀奇,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却很稀奇。”这个从沂蒙山区的乡间小道走出来的农村娃,不但考上了电影学院表演系,还成为了如今国内颇具知名度的明星。
前一阵子,由娄烨执导、郭晓东主演的电影《推拿》在国内上映。这部影片在去年台湾金马奖上捧得6个奖项,在艺术上收获了极大的肯定。但是,影院经理们似乎并不买账,《推拿》排片稀少,票房欠佳。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聊起这事,郭晓东不免有些遗憾,但当记者称赞他在片中的表现时,看得出他真心感激:“我相信好电影不会被抛弃,因为时间会记得我们。”
跨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
《推拿》根据作家毕飞宇的同名原著改编,讲述的是一个盲人按摩中心发生的故事。这是一台关注盲人世界的“群戏”,郭晓东在其中扮演了主要人物之一的 “王大夫”,“盲人不好演,想要演出他们的内心感受,对我来说是特别难的一点”。
尽管早就看过原著,也曾和娄烨导演合作过,但接演这部戏之前,郭晓东还是犹豫了一阵子,因为他觉得自己很难了解盲人是如何去感知世界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它能捕捉每个细节,你所有的疏忽都会在大银幕上被放大。”后来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才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去尝试。
这部戏用了很多非职业演员来出演,扮演他女友小孔的张磊就是一位真正的盲姑娘。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张磊大部分时间里非常被动,郭晓东一开始也不知道如何与她交流,搭戏时“要时时刻刻带着她走,感觉非常吃力”。但渐渐地,他感受到了这种表演过程中独有的感动,比如张磊偶尔会蹦出一两句剧本上没有的台词——有一次,她一手牵着郭晓东的手,一手拿着导盲棍在地上敲着,突然说:“我现在就是个鬼。”这种“神来一笔”,常常让郭晓东感到震撼。
于是,郭晓东学会放下之前的表演经验,重新回到表演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当你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一个黑暗世界的时候,会觉得是完全用心在生活。我跟盲人演员们在一起交流,好像是迈过了连接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的桥梁。”
片中有一场王大夫的自残戏,是影片的一个高潮。这场戏,郭晓东拍了整整3天。这场戏展现的场景是,王大夫不成器的弟弟欠下赌债,流氓上门逼债。王大夫拿出辛苦攒下的结婚钱,后来被逼急了,拿起刀子在胸膛上一刀又一刀地划。这血腥暴力的一幕在郭晓东看来,是 “沉积在太平洋中心火山的爆发”,是王大夫这个压抑的人物宣示自己尊严的一种呐喊。“这个时候,他代表的恰恰是来自黑暗世界的一道光。”
拍摄时,一开始,郭晓东还想着这一条过去了,下一条该怎么演,谁知一演就演了3天。演到后来头脑一片空白,他的情绪几近崩溃。到了第三天,他决定什么都不去想,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这样,在现场迸发出了新能量,终于得到导演的肯定,娄烨对他说:“恭喜你,这场戏你拿下来了。”郭晓东整个人立刻就瘫软了。
“我了解娄导,他最后用的,还是我早先拍的。他不过要寻找更多不一样的状态。”尽管被“虐”得不轻,郭晓东还是这样对记者说。他和娄烨的惺惺相惜还表现在,他第一次看到剪辑完的成片,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完成的戏份最终被剪得所剩无几,他仍然会说:“作为郭晓东本人我很遗憾,电影中我的分量变得那么轻。但我尊重导演的选择,这仍然是一部很牛的电影。”
父母给了他精神支柱
考上电影学院之前,郭晓东一直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因为家境贫寒,他初二时因为交不起34元的学费就辍学了,他干过清洁工、建筑工、邮递员、服务员,因为从小有一份对文艺的热爱,他来到北京。最先想当一名歌手,经常半夜骑着自行车跑去歌厅找工作,但都给人轰了出来。为了维持生活,他干起了跑龙套的活儿,在这个过程中萌发了对表演的热爱。
混得最惨的时候,是1993年第一次考电影学院失败后的那段日子:他在自己租的地下室里生着病,几天就靠一包方便面度过,觉得自己就要死了。从现实到理想之间,需要跨过多少道障碍,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坚守,在当今娱乐圈里可能很少有人比郭晓东了解得更清楚了。
后来他孤注一掷,打算再考一次试试,考不上就赶紧回老家。结果在1996年,他通过了电影学院的三道考试,成为了赵薇、陈坤、黄晓明的同班同学。“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老天爷特别眷顾我。”郭晓东对记者说。
当年,他是表演系里唯一一个农村孩子,和其他同学经济上的悬殊让他感受到巨大的落差。第一年上学的1万元学费,别的同学交上去的都是一整叠崭新的人民币,郭晓东交上去的则是一书包毛票,这些钱都是父母跟左邻右舍东拼西凑借来的。
表演系的学生谁不爱美?但郭晓东没钱打扮,连温饱都成问题。学校里很多人问他是哪个系的,猜文学系、摄影系、管理系的都有,硬是没人相信他是表演系的。全班组织AA制聚餐,他从来不去。这样的日子是灰暗的,郭晓东的内心变得极度自卑,“当时也有想过,为什么我的父母没有钱?如果我家也有钱,就不用受这份罪了”。
郭晓东毕业论文的主题是“论演员的自卑心理”,他写道:“自卑情绪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鞭策你成为前进的动力,或者拖住你成为前行的累赘,让你黯然失色,迷失自己。”幸而他没有选择扭曲、堕落、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正视自己,坦然面对压力,并且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机会,4年里上课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一次。
“人和人是不能比的,父母从小就这么教育我。”回忆起来,他认为是父母从小在他的内心埋下了正能量的种子。“他们让我笃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善人欺天不欺’‘吃亏是福’这些古老的美德。当我离开家乡进入演艺圈,这些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东西反而成了我最好的精神支柱。”
愿意为艺术片奉献一切
毕业后,郭晓东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最初几年还是找不着戏拍,一年中有大半年在家闲着。真正让他打开演艺事业局面的,是导演霍建起。在他的电影《蓝色爱情》里,郭晓东扮演了一个小角色。拍完这个戏,导演说了句“以后找机会再合作”,郭晓东以为这只是随口说说的客套话,但没想到下一部戏《暖》真的找他来演男主角。
《暖》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表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学子,回到故乡与初恋情人“暖”再度相逢的故事。郭晓东从农村到城市的经历,帮助他恰如其分地把握和诠释这个人物的复杂情感。影片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奖,郭晓东也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每个人都有一部天方夜谭,这次我自己就是这部‘夜谭’的男主角。”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时,他在一篇日记里写道。
之后郭晓东接演了多部影视剧。在《大校的女儿》和《新结婚时代》中,他两度和编剧王海鸰合作,这也成就了迄今为止他最具代表性的两部电视剧。不论是对求之不得的爱侣默默无悔守护一生的姜士安,还是在大都市里面临婚姻问题的“凤凰男”何建国,郭晓东的细腻表演都令观众动容,尤其是那个隐忍、倔强,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苦苦寻找自己位置的何建国,让郭晓东甚至成了“凤凰男”的代言人。
同时,郭晓东也在电影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他在《剑雨》《江山美人》等主流商业电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参演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这样的主旋律大制作。他演过居家好男人,也演过中共地下党;演过大反派,也演过民族大英雄。他说:“我希望能像水一样,放在每个容器里都能适应不同的形状。”
而有人却把他形容成了白开水,不解风情,平和中庸。在花样美男和丑男各领风骚的影坛,长相稳重笃诚的郭晓东似乎显得过于木讷了。不过,白开水也有沸腾的时候。当拍摄他钟爱的艺术电影时,他愿意奉献一切,追求最淋漓尽致的表演,就像他不会避讳《推拿》中大尺度的激情戏,“要看影片是以情为主还是以欲为主,以情为主的是好故事,以欲为主的一定是滥片,我不屑一顾”。
郭晓东说,他的愿望是当一个不下岗的电影工人,“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走在大街上不用被别人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