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证监会宣布重启暂停了一年多的IPO(首次公开募集),于是,“打新股”就成了去年许多股民的一个理财主题。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一场包赚不赔的概率游戏。
所谓打新股,就是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如果中签,就以发行价买到了即将上市的股票。由于一般情况下股票上市后市场价会比发行价高,因此打新股几乎可以认为肯定赚钱。而且多数新股上市后会上演连续多日的“涨停秀”,收益相当可观。当然,一上市就破发的倒霉鬼也有,不过概率很小。
打新股的过程也不复杂。在申购日(T日)当天缴足申购款进行委托,T+1日,你的申购资金会被中国结算公司冻结,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进行配号。T+2日组织摇号抽签,T+3日公布中签结果,没有中签的申购款返回申购人账户。但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证监会要求,只有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才能参与打新股。你申购前20天持有股票的日均市值,就是你打新股的限额。
经常会有客户问我:打新股能不能作为一种常规的理财手段?这个问题我先不直接回答,先把正反两方的论据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正方:先从收益率看,沪深股市的历史上,参与新股申购,往往能够获得暴利。根据海通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1997年,申购新股的年收益率为95%,1998年为40%,2000年为20.67%,2001年虽然下降至9.79%,但仍是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数倍。远的不说,就看最近这一个月,股市虽然火爆,但论涨幅最大的还是新股。有11只上市不久的次新股涨幅翻倍,中科曙光2014年11月涨幅达359.84%、九强生物达到323.46%。
有人会说,打新股最大的问题是中签率太低,但在高回报下,即使是低中签率,收益率也是可观的。比如我的一个客户,用20万打新股,中了2万的股票,几天涨了一倍,也就是20万的本金赚了2万,收益率10%。这可是几天的收益率啊,如果换算成年化收益率,可不得了。
反方:行情较差的时候,打新股可能比炒股赚钱,但最近股市涨得好,打新股的诱惑就越来越小了。正方举的那个例子里,如果这个客户把20万全买了券商股,几天就能翻一番。我还有一个客户,前两天专门卖掉他持有的一只券商股打了几次新股,结果一次都没中,而那只券商股却疯涨,跟他卖掉时相比涨了两倍多,现在他懊悔得不得了。
正方说打新股中签率低,其实何止低,简直好比彩票中大奖,难!据统计,今年以来发行上市的新股中,网上中签率(主要针对散户)最低的只有0.28%,最高的也只有4.87%。网下中签率(主要针对机构)更惨,最低的只有0.06%,有65只新股中签率不到1%,其中7只中签率不到0.1%。正方例子中客户能有10%的中签率,简直是人品大爆发。更多的人,可能打一年新股都中不到一只,别说赚钱,连存款利息都赔掉了。
综合正反两方的观点,我认为,目前市场经过了一个月的大涨,正处于高位震荡中,风险已经远远高于前一个阶段。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从二级市场主动退出一部分资金,来进行新股申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但是,打新股绝不是一种可以常态化的投资手段,因为它有太多不确定因素。首先是新股申购发行政策始终飘忽不定,很有可能半年都不发一只新股,那就白等了。其次,就算政策稳定,打新股的过程完全就像赌博,成败丝毫不由你控制。也许有人会喜欢这种“神鬼莫测”的刺激感觉,而在我看来,任何一种理性的投资,都应该是科学的,是可以计算分析、推导预测的。而打新股这种碰运气的方法,并不属于理性投资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