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冷战”冷不到哪里去

陶短房 《 环球人物 》(

    直到不久前,德国还是最热衷于跟俄罗斯发展和睦关系、反对对俄进行制裁的北约国家,但现在,德国媒体的风向标大拐弯。9月4日,北约峰会在英国举行,通过一系列明确针对俄罗斯的决策,德国《明镜周刊》连忙提醒大伙儿:“记住这一天,新冷战开始了。” 

    “新冷战”看起来够冷。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宣布俄罗斯是对手,“必须正视俄罗斯将我们视为对手的现实,并学会适应这一现实”。峰会的联合声明更是一副备战口吻,“致力于在北约—乌克兰特殊伙伴关系框架内支持乌克兰政府应对危机行为、协助乌克兰增强自卫能力”。

    行动比语言更说明问题。峰会上,北约决定加强快速反应部队,这支4000人的部队由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丹麦、挪威六国和英国联合组建,并获得海空军和特种部队支持,由英国负责运作和特种作战训练,其余六国轮流派出指挥官。北约将在对俄前沿国家和波兰设立5座武器物资仓库,配备一支两三天内即可投入战斗的轻装“矛锋”部队。一旦俄罗斯危及北约东部国家,“矛锋”就可以快速反应。

    北约几个大国更是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英国首相卡梅伦呼吁美国和欧盟继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尽管俄罗斯抢在峰会开幕前,促成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和基辅当局停火,摆出了寻求“体面降温”的姿态,但卡梅伦不想再跟着普京指东打西、明松暗紧的指挥棒打转了。法国也中止了向俄交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尽管法国早就收了俄罗斯的巨额定金,并且俄罗斯的接舰水兵早已抵达法国多日,但奥朗德显然不在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规矩了。各国还慷慨极了,一口气在伤兵恢复、网络安全、指挥通讯、后勤保障4个方面向乌克兰提供价值约1500万欧元的财政援助。

    看起来,正如一些欧洲传媒所言,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好斗姿态,将65岁高龄的慵懒北约惊醒了。此前漫长的13个年头里,北约这个庞然大物,将大把军事力量投入遥远的阿富汗战场,对近在肘腋的俄罗斯掉以轻心。显然,乌克兰发生的一切,让北约再也不敢“悠闲”下去。

    但是,时代变了,北约再也拉不开另一张“铁幕”了。当年,整个西方世界“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拉下“一道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铁桶般封锁住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别说经贸往来了,就是人员流动,都能用一堵柏林墙隔绝得严严实实。可现在呢?嗯,冬天就快来了,要不先商量下封锁俄罗斯输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显然不可能。在这个资源、能源、信息、人员都如蛛网般密集交错的时代,“铁幕”再没本事重现了。

    再说,俄罗斯也不具备苏联那种与北约“阵对阵”“军事集团对军事集团”的叫板能力了。尽管普京抱有“大国梦”,许多俄罗斯人也憧憬“昔日重来”,但他们已没有独立于全球体系之外的另一套经济体系。现在,支撑着俄罗斯经济起死回生,支撑着俄罗斯军事机器可以秀一下肌肉的,正是一条条油气管道。这种资源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严重依赖海外市场和全球化体系。这决定了俄罗斯和北约一样,无可奈何地成为蛛网上的一环,即使龃龉不断,也没法一刀两断。

    所以,这“新冷战”冷不到哪里去。其特点,与其说是一个“冷”字,不如说是一个“新”字。新就新在双方嘴上越喊越凶,心里却各有忌惮;政治冷淡越做越足,经济往来该热照热。这会成为今后国际舞台的常态。对俄罗斯来说,“能源大棒”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欧洲各国来说,自己经济滞涨、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哪有力气投入“乌克兰战场”;最强大的美国全球部署,多线分兵,也不希望“新冷战”牵扯住太多力量。

    犹记2010年北约峰会时,北约和俄罗斯暖意融融,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还应邀列席峰会。当时就有评论称,俄罗斯和北约存在太多基本利益的冲突,“再热也热不到哪里去”。4年后的今天,双方冷若冰霜,但他们之间存在太多的利益关联和顾忌,再冷也冷不到哪里去。套用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的那句话,必须正视“新冷战”的常态,并学会适应这一常态。

“新冷战”冷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