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印度新山地军,重点应对中国

编制9万人,具有特种部队性质,预计耗资6468亿卢比

田聿 《 环球人物 》(

    8月23日,印度新任国防部长贾特利视察西孟加拉邦巴纳格尔,那里正在组建印度陆军新的山地打击军(简称山地军)——第17军。这位集防长和财长于一身的大员详细了解了该军的组建和战备情况。

    据《印度时报》披露,印度正在组建的17军,具有特种部队某种性质,即在高海拔地区具有“山地快速反应作战”能力,其目的是为了“捍卫北部边境,应对中国军力迅速增长的挑战”。该军编制为9万人,总耗资将达到6468亿卢比(约合660亿元人民币)。目前,该军已有22支主力部队和附属部队组建完毕,预计全部建成要到2018或2019年。

    分析人士指出,虽说近几年中印军事交流不断加强,边界问题磋商也有进展,但印度组建17军的行动表明,该国对中国的战备丝毫没有放松。

    17军的编制和配置

    印军于1947年印巴分治后建立,目前,印度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127万,居世界第四位,其中陆军约104万,已有3个打击军,即第1军、第2军和第21军,全部部署在印巴边境附近地区。

    17军的组建,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当年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的《2012—2027年印度陆军综合远景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前,将一个完全成熟的“山地打击军”部署到印中边境。参与该规划制定的前印度陆军参谋长V.K·辛格曾公开表示,为了对抗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力量,印度国防部很有必要改变自身防务重点,改变以往重点针对巴基斯坦的军力部署与作战准备。消息人士透露,种种迹象表明,印度陆军试图迅速升级与中国接壤的印控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以便能有效地进行作战。

    据美国《防务新闻》披露,印度在组建17军前,已于2009年和2010年向靠近中印边界的利卡巴利和米萨马里两地派驻了两个步兵师,约3.6万兵力。

    从印军现有建制来看,新组建的17军仍会沿用既有的常规打击军模式,以两个山地步兵师和两个山地装甲师为骨干作战力量,并配属一定比例的工兵、炮兵、直升机和勤务分队。考虑到山区地形限制兵力展开,战时17军仍可能以山步师或更小的山步旅为单位投入行动。因此,具体分析印度山步师的编制特点和作战特征就显得更加重要。

    以印军王牌第21山步师为例,该师现有兵力约1.7万人,包括3个山步旅、1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1个通信团、1个勤务营等。从编制上可以看出,印军山地部队极为重视工兵和通信兵的配属,特别是在师级部队里配置一个通信团在世界上也是独此一家。印军山步师武器以轻武器、火炮和轻型装甲车辆为主。受地形限制,印军山步师炮兵只装备105毫米和130毫米两种口径重炮,印度国产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为11公里,战斗射速5发/分钟,被认为是山地军炮战对决的骨干装备。

    事实上,炮兵有可能成为影响中印地面军力对比的重要因素,印度曾紧急向美国购买140门M777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希望17军能用直升机吊运或转移M777榴弹炮,获取高海拔地区炮火优势,以增强印军山地作战能力。

    最怕被穿插包围

    山地作战自古有之,但最早的山地作战部队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是由瑞士联邦建立的,随后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纷纷效仿。到一战开始的1914年,意大利已组建了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地部队。当时的山地战技术还处于雏形阶段,没有可靠的攀岩技术,只能在地形相对容易到达的山区进行。山地战要消耗极大的体力,所以山地部队通常都是选拔能吃苦耐劳的山地青年组成,其要求和训练也比普通的野战部队更严格。随着登山技术和军事技术快速发展,现今的山地部队军事装备技术含量高,成为能决战千里之外的重要兵种之一。

    印军的山地部队组建后,积极按照“冷启动”理论施训,以期对边境上出现的突发事态作出快速反应。所谓“冷启动”,是印度陆军于2004年确立的新作战理论,要求印度陆军像电脑冷启动一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迅速完成部队的集结和部署,并在第一时间向敌方发起打击行动。该理论还提出,要具备“同时打赢印巴、印中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

    根据“冷启动”战略的具体要求,近年来,印军各山步师加大进攻作战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演练,如现任第21师师长S.S·杰格少将曾多次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印军山步师特意将“进攻战斗”分成准备、突破、混战、纵深进攻和追击5个阶段,比国外陆军的“进攻战斗”多出个“混战”环节。印军的解释是,在己方突破敌方前沿防御后,必然会遭到敌方预备队竭力反抗,以期封堵缺口,驱逐进攻部队;己方则力图坚守突破口,因而双方势必形成反复的拉锯战。印军将这一阶段称为“混战”,并定位为“进攻作战”的决定性阶段。为此,印军山地部队要求各级指挥官在“混战”阶段要加强指挥,集中机动兵力和武器抗击敌人反击,巩固和扩大突破口,为尽快转入“纵深进攻”创造条件。

    而在防御作战方面,印军山步师总结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中国军队连续穿插包围的教训,非常重视据守要地,通过坚守关键卡口来控制道路,以破坏对方军队穿插迂回、分割围歼的战略意图。在组织防御时,印军山步师通常沿假想敌可能通行的道路靠前梯次配置兵力,避免不分主次地分兵把守所有通道,重点扼守对整个防御体系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的战术要点,实施有重点的防御。

    值得关注的是,印军高层已明确表示,17军将是“冷启动”战略的重要实施者。如果山地作战部队在规模和空中机动部署方面获得优势,就能抗衡中国因青藏铁路运行所带来的“快速集结和后勤补给优势”。

    被人瞧不起的“耗材”

    据印度亚洲新闻社披露,印军山地部队成员主要来自米特里特种训练学校毕业生或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兵,少数来自内政部控制下的准军事部队,无论战术素养还是装备都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报道还指出,大多数指挥官甚至把山地兵当“重武器替代品”或“高级轻步兵”使用,造成山地兵在频繁的反暴乱行动中遭受无意义的损耗和死伤。曾有印度媒体对山地部队缺乏战斗热情、官兵中弥漫着严重的雇佣气氛等问题提出批评,甚至将山地兵称为“低级耗材”,不堪与先进国家一战。

    印度官方也曾想为山地部队寻找“教头”。2004年,美印达成联合反恐协议,印度以此为幌子,邀请美军第10山地师教官充当客座教授,专门向印度官兵传授先进山地战术。然而,美国教官回国后普遍反映,印度军人都天生感觉良好,尽管他们在掌握特种山地作战技巧和战术配合方面相当愚笨,却始终自以为是,“印度人操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英语和教官争辩,这就造成新的问题——印度人经常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曲解原意”。美国教官甚至不屑地说,“与其用这样的兵和中国军队对抗,还不如主动(和中国)搞好关系算了”。

    事实上,印度军方在中印关系上是很纠结的。一方面,印度对中国有非法领土要求;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中国强大有恐惧心理。近年来,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中印关系虽然有改善,但要据此让印军消除对中国军队的芥蒂恐怕为时尚早。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的印度裔研究员库马尔·辛格在其《加强军事外交:中印军事关系的未来?》一文中指出,印度政府和军方的对华政策基调存在“分裂”,一方面强调合作,一方面暗做对华军事准备……考虑到中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增强,印度需要用军事现代化来补充其现行不足。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够与中国进行亚太地区实力与影响力的竞争游戏。

印度新山地军,重点应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