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跳出人生的庸常(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

李浩燃 《 环球人物 》(

    人们喜欢用“多元、多样、多变”来形容今日中国的思想动态。这当然是可喜的,参差多态的观点竞争意味着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然而,其中的一些观念,诸如“我不关心”“我不相信”“不关我事”,也预示着价值的危机。当一部分人“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时,精神贫瘠的病症“不治将恐深”。

    正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4个词,来得正是时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恢弘的三重奏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这4个关键词,不仅体现着价值观的基础音色,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同时直指人生的真实图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自古就是受人推崇的理念,是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诺千金”“善人者,人亦善之”,耳熟能详的典故,是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流淌着的道德血液。如何承续这些优良传统,有效对接日常生活,是现代公民不得不“慎思之、明辨之”的实际问题。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在个性张扬、活力迸发的现代中国,每个人“隐藏的精华”都应被鼓励发掘,每个人“自己的气味”都应被倡导释放。但这有一项重要前提,就是坚守共同的价值准则,不能任由欲望的魔鬼恣意冲撞。

    这样的魔鬼几乎在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投下了阴影——小小的“爱心伞”频频失踪,令人慨叹人心不古、诚信缺失;老人即使佩戴上“扶我卡”,人们依然要在“扶还是不扶”这样简单的选择前徘徊;变质肉等事件屡被曝光,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击穿心理底线……我们的责任感与同情心,我们的忠诚与美德,为什么突然被丢掉了?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道德标准,那么一个人能不能把握好自己的路,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其价值观念。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百态、众声喧哗的观点主张,靠什么分清是非、站稳脚跟?说到底,还是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之为人,总是需要精神的支撑、道德的指引、价值的导航。正因如此,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而浑然不觉;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身患绝症仍往返奔波;扎根施甸林场22年的杨善洲,甘以赤子之心换山河披绿……这些尘封的印记,闪耀着精神信仰的光辉,感人至深也催人省思。反观现实,有的人崇尚“精致的利己主义”,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有的人凡事只讲物质利益,认为精神、信仰虚无缥缈,对原则、价值嗤之以鼻……这多么可悲,又多么可怕。

    有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高大上”了,离自己很遥远,难以触碰。其实,将之落细、落小、落实,就体现在一言一行的点滴中,蕴藏在一次次平凡的选择里。安徽桐城有条远近闻名的“六尺巷”。清代两户相邻人家最初因宅基问题起争执,后双方把围墙各退三尺,巷子因故得名,美谈流传至今。今天,“姜汤大姐”韩无盐常年坚持免费为旅客送去热腾腾姜汤,驼背老人邝日麟义务清扫校园十几年、独自抚养智障的女儿20年,义工高正荣多年坚持照顾福利院孤寡老人和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新时期的道德榜样,为我们树立起身边的行动标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高高在上、无处安放的口号。只要我们化大为小,对道德的定义更清晰一些,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一些,何愁跳不出生活的庸常,看不到人生的远方?

    鲁迅有一句名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一个个“你我他”,便是这“民魂”的勾勒者。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区间,每一个人从我做起、自现在开始,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始终葆有美好的精神追求,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我们所实现的也必将超越我们所期待的。

跳出人生的庸常(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