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是学者、影评家,也是剧作家、制片人

焦雄屏:“电影原创力在开倒车”

□ 本刊记者 赵晓兰 《 环球人物 》(

    焦雄屏素有“台湾电影教母”之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眼前的她,温和而亲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焦雄屏就活跃在华语电影的舞台,她是教书匠、媒体人、出版人、电影策展人、翻译家,也是很多优秀电影的幕后推手。对于“教母”这个称号,她自己并不喜欢:“这纯粹是一个误会,是外界的谣传,我只是为华语电影做一些辅助和服务性的工作。”

    “谁家没有一套老焦的书?”

    焦雄屏的父母是台湾“渡海一代”,因为与故土亲人天各一方,郁结心中,所以他们在家里从来不和焦雄屏说在大陆生活的事情。焦雄屏是看了三四十年代的老电影,才从中了解到父母生活过的年代,父母也借着电影和她说到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父亲说:“演员白杨啊,我和她吃过饭!”母亲说:“我喜欢大明星阮玲玉,后来她自杀了!”

    电影对焦雄屏来说,不仅是艺术形式,而且代表了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斩不断的乡土之根。

    上大学时,焦雄屏读的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后来又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电影学博士学位。1981年,她回到台湾教书,发现当时的电影专业简直一片“荒芜”。在课堂上教学,她连本合适的教科书都找不到,只能拿着一本英文版的《认识电影》给学生讲课,告诉他们这句是什么意思,那句又是什么意思。教着教着,就发现自己是在教英文,而不是教电影。“算了,我还是把它翻译过来吧。”抱着这样的想法,她的很多译著纷纷出炉。

    在台湾,焦雄屏策划的台湾远流“电影馆”丛书和麦田电影丛书是大学电影课程最好的教材。在内地,也有无数搞电影和爱电影的,以收藏这两套书为荣,导演姜文说:“(搞电影的)谁家没有一套老焦的书呢?”

    焦雄屏的影评文字流传极广。台湾作家张大春曾说道:“焦雄屏的影评曾经激发了不只一个时代的青年投身电影,在极其仓促而艰困的环境中把影像当作事业。”她还善于借用当时文学界的力量,白先勇、陈映真、蒋勋等都被她拉到电影阵营。

    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电影,充斥着两种类型。一种是被称为“三厅电影”(发生在客厅、舞厅、咖啡厅)的琼瑶片,另一种是黑帮暴力电影,充满着无谓的打打杀杀。以焦雄屏为首的评论界对此非常不满,强烈要求电影反映当代生活,“要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我们自己”。正是在评论界的压力下,台湾中影公司开始起用新人,杨德昌、侯孝贤等人就这样开始崭露头角。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从璞玉变成艺术珍品”

    台湾进入“百花齐放”的新电影时期后,焦雄屏的力量更是彰显出来。她与那批年轻创作人惺惺相惜,互相讨论,互相批评。侯孝贤后来回忆:“这是第一次有人和我严肃地探讨电影。”当时,侯孝贤烫着一头卷发,十分土气,他对吃洋墨水的焦雄屏抛出的一大串电影专有名词充满了不悦,但焦雄屏的话给了侯孝贤实实在在的启发,他反思了自己此前的创作。后来,侯孝贤走上了风格化的创作道路,也开始走向了全世界。

    侯孝贤的大师之路与焦雄屏的国际推广不无关系。早在台湾新电影崛起之前,焦雄屏就在国际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参加学术研讨、当评委。她了解西方思潮,了解国际市场对电影的需求,懂得怎样让台湾本土电影同国际接轨。

    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获得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是台湾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大奖。参展过程中,焦雄屏在国外媒体和评审中对影片背景做了普及,减少了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隔阂。更重要的是,她还帮助塑造影片的形象,让外国观众了解镜头中融入的中国诗词意境。

    “一部电影的获奖,除了电影本身,你还需要帮它去做很多事情。电影的文化意义需要人去发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从璞玉变成闪闪发光的艺术珍品。”在焦雄屏等人的助推之下,台湾新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不少关注。她对记者说:“我们是承袭乡土文学的一代,从小说中吸取对本土的认识,对环境的热爱。我们就是要倡导用电影反映当代生活。”

    但也有不少人批评说,台湾新电影个人风格太强了,和观众疏离。焦雄屏对此的回应毫不客气:“一个一辈子没看过好电影的人,天天看好莱坞的人,他看任何一个节奏慢一点的电影都觉得是疏离的。他也一定看不懂黑泽明,看不懂小津安二郎。他的艺术细胞没有打开,没法吸收。这样的观众对电影的理解认知程度太低。”

    “有责任感的电影人不应该只提供最低层的感官享受”

    通过参加国外的电影节,焦雄屏结识了很多内地电影人,有第四代导演的代表吴天明、吴子牛,第五代导演的代表田壮壮、张艺谋等。两岸电影人围坐一团,彻夜交流,每次总有说不完的话。“通过电影和不同时代的人结缘,我觉得我很幸运。我也是通过看不同时代的电影建构起我心目中的中国。”她说。

    近10年来,焦雄屏瞄准电影界的新变化,开始运作新的电影系列。在内地,她监制了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在台湾,她监制青年导演易智言的《蓝色大门》、林正盛的《爱你爱我》、徐小明的《五月之恋》等电影。《十七岁的单车》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蓝色大门》则唤醒了濒临崩溃的台湾本土电影产业,也开启了台湾青春片创作的潮流。桂纶镁、陈柏霖、彭于晏、高圆圆……一大批新星因为这些影片成长起来。

    如今内地电影产业到了突飞猛进的阶段,焦雄屏对其中的问题看得很清楚:“产业膨胀得太快,是全世界的奇迹,但电影的文化层次却不高,原创力在开倒车,跟拍、模仿一窝蜂。在非常艰困的时代,总有一些伟大的作品变成经典。但现在这个时代,钱堆积得越来越高,真正史诗般的经典之作却越来越少。观众已经换代了,有责任感的电影人不应该只提供最低层的感官享受。应该有一些电影人,不随波逐流,拍出一些兼具商业性和人文性的优秀电影。这样华语电影才能不断地生出新的生命力,延续曾经有过的辉煌传统。”

    赵薇、徐峥、韩寒、郭敬明……对这些新科导演的涌现,焦雄屏倒是很乐观:“这个情况很像当年台湾新电影运动兴起的时候,换代的迹象非常明显。”

    新形势下,花甲之年的焦雄屏每月都奔波在台湾和内地间,忙碌地从事着和电影相关的各种事务。她还在互联网策划了一档节目,名字叫做《聚焦》,请来张艺谋、冯小刚、章子怡、吴宇森等中国电影界的大腕做深度对谈。有人夸她精力旺盛、能力超群,她说:“电影这个专业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耕耘,我只是一个不逃避责任的人。”

田晓菲: “《金瓶梅》充满了神性”
焦雄屏:“电影原创力在开倒车”
韩国虎妈:家长是最好的学校
谢道韫,豪门里走出来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