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公益项目创始人余志海接受本刊专访

贫困孩子最缺乏的是信息沟通

本刊记者 尹洁 《 环球人物 》(

    个人简介

    余志海,网名安猪,1973年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创立“多背一公斤”公益网站,后创办“爱聚公益”社会企业机构,致力于帮助贫困乡村教育。他还是国内最早提出“微公益”概念的人之一。

    10年前,余志海去河北一个乡村小学做志愿者。他问二三年级的孩子:“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孩子们一脸茫然。余志海换了个说法:“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这次回答比较一致——进城打工。这在当地是非常好的选择,另一个出路是当农民。

    眼界决定世界。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们,也适用于余志海。那时的他想不出来,公益除了捐钱、捐物、当志愿者以外,还有什么其他方式?他寄希望于积少成多,于是创立了“多背一公斤”公益项目。现在,余志海已经对公益有了更切实的思考和更成熟的运作模式,其中凝结着10年来的徘徊与摸索,还有1600多所乡村学校赋予他的动力。

    激发出孩子们自我改变的意识

    余志海曾经是个驴友。大学毕业后,他就职于电信公司和IT公司,业余时间经常去西南地区旅行,接触到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2004年,一个朋友对他讲述了旅途中的见闻:一位在某贫困地区支教的老师,请路过的驴友向另一个村子的同行带两句话:“你并不孤独。”“坚持就是胜利。”从中,余志海听出了深深的寂寞。就在那一年,他建立了“多背一公斤”网站,一边收集乡村学校的信息,一边号召驴友们在出行时多背一公斤书籍、文具或衣物,送给沿途遇到的贫困学校的孩子们。

    两年后,“多背一公斤”的参与人数越来越多,余志海的时间和精力不够用了。他纠结了两三个月,决定辞职。余志海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当时,他已经有了一个想法,用市场化的方式运行公益项目,而不是单纯依靠个人的无偿奉献。但具体通过什么方式最终实现市场化运作,他并不清楚。

    2006年9月,他开始招募员工,建立团队。最初,他们为一些公司做公益活动策划执行。“情况不好的时候,发工资都很困难。”

    另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与贫困地区孩子接触多了,余志海发现他们缺乏的并不单是钱和物资。2005年,他在云南某贫困山区一所初中旁听了一节语文课,讲的是《钱塘江观潮》。老师讲课前先说了一段话,大意是:我们离钱塘江非常远,老师也没有出过大山,你们尽量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钱塘江大潮是什么样子吧。

    “早期的公益活动更多是捐助,但我逐渐发现,贫困孩子最缺乏的是信息沟通。真正能影响和改变他们的,是与外界平等的信息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我改变意识。”余志海对记者说。

    还有各种实际问题:乡村学校除了物资外,更需要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副科普遍不受重视,美术、音乐甚至没办法上;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城市打工,家庭教育跟不上……那时,无论是政府还是公益机构对这些问题,都没找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就想,是否可以用一些更简单的办法,设计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具,帮助乡村老师解决问题。”

    “一公斤盒子”

    2008年,余志海建立了社会企业“爱聚公益”,主要从事教育公益产品的创新设计。后来,他听从朋友的建议,针对不同的问题,设计一些专题性的教学盒子,让企业或个人赞助购买,再捐给乡村学校。

    这个被命名为“一公斤盒子”的工具包,包含了教学材料、活动教案,可以针对不同问题对孩子们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有不少乡村教师反映,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不高,余志海他们就有意识地去设计一些增加学习乐趣的环节。“我们专门设计了一种盒子,用于语文课或阅读活动上的角色扮演。以一个故事为蓝本,让孩子们选择故事中的不同角色,然后他们自己用盒子里的材料制作相关的道具或头饰,再进行表演。”

    “一公斤盒子”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以前企业只是捐钱、拍照、发媒体,现在他们的员工可以直接参与进来,这也成为一次团队建设活动。”孩子们的创意作品对企业也有宣传价值。“比如有汽车企业会和我们一起,就交通安全问题设计一些教具,教孩子们辨别不同场景,如在马路上、十字路口、公交车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

    余志海坚持“快乐公益”的原则,力求通过设计,把专业的内容变得生动、好玩,让孩子们喜欢参与。“我们设计过一个减灾防灾知识的盒子,是与壹基金合作的。现在大家都意识到,防灾比救灾更重要,在防灾中投入一块钱,能在救灾中节约六七块钱。尤其是在山区,大雨山洪可能会对孩子们造成直接伤害,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就想,应该在早期帮他们规避伤害,而不是在灾害后捐钱捐物。”这个救灾盒子包含了几个关键内容,“一是灾害对身体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二是如何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三是根据地形设计逃生路线,并进行演练。整个设计都是以学生体验为中心,说教的东西很少,我们就是把知识变成一个个好玩又有用的活动。”

    目前,全国已有500多个学校使用过“一公斤盒子”,覆盖了25个省市自治区。

    第一代公益者,慢慢找到方向

    “我们拉着一辆沉重的车,顶着风,上了一个坡。”一位公益人士曾这样形容自己走过的路。这或许是中国第一代公益者的普遍感受。尽管路途艰难,许多人仍然坚持走下去,“除非走不动了”。

    余志海就是这样走下来的。从“多背一公斤”到“一公斤盒子”,他走过了10年。很多和他同时代的公益组织已经销声匿迹。而他自己对中国公益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10年前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志愿者,那时强调无偿奉献精神。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NGO(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开始进入公众视野,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开始成立。”

    2009年,他在中国最早提出了“微公益”的理念。与NGO不同,微公益更强调普通人的力量。2010年,微博兴起,一大批微公益也风起云涌,“老兵回家”、“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微公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余志海曾说,自己不看好传统的NGO化操作。但当记者采访中重新提起这个话题时,他却说:“这个话我收回吧。现在我觉得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价值,这跟他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以及所处的环境相关。这会让我们思考自己是谁,我们喜欢和适应什么样的方式。不管你是NGO、社会企业、商业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可以造福社会。我现在非常强调公益的多元化发展。”

    但有一点,他一直都很坚持,那就是:公益项目要可持续地发展,不能依赖于长期的捐助和奉献,适度的市场化、产业化能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一些新出现的团队往往会利用一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媒体,带来一些创新的项目。”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积极的尝试。

    “多背一公斤”这个项目曾经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一公斤盒子”的名气显然不如前者大。“你会不会感到有点失落?”记者问余志海,他回答说:“现在,我们把已‘多背一公斤’授权给一些志愿者团队做,因为这个项目相对比较轻松,更适合时间有限、公益经验不太多的人;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教材、设备、教育活动的设计上。”

    他希望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实现产业化运作。“你提供产品要有竞争力,同时自身的使命是为公益服务。”

    “你一直提倡快乐公益,你自己快乐吗?”记者问。一向理性的余志勇沉吟了一下:“是的,虽然有时也很有压力。” 

贫困孩子最缺乏的是信息沟通
晨雾:我对高考有话说
无人驾驶汽车发明者,来自最差学校
神秘富豪,藏了钞票让你找
英法“白富美”在派对上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