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候,国家能源局爆出了其成立以来最大的腐败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被免去职务。
时隔一年后,国家能源局波澜再起。5月23日晚,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许永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前,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核电司司长郝卫平已经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这意味着,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已经有4名国家能源局高官相继落马,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烧坏了4台点钞机
在公众眼中,能源领域的反腐风暴是从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刘铁男开始的。2013年5月,刘铁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此后,发改委内部通报称,刘铁男已查明的非法所得超过1.5亿元。
刘铁男案发后,国家能源局内部曾专门下发反腐倡廉工作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发挥廉政表率作用,“管好自己、管好家人和亲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然而,对一些常年贪腐的官员来说,这纸文件来得太晚了。
2014年清明节前,中纪委驻发改委纪检组与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谈话后,他被带走调查。据公开披露的报道,魏鹏远被带走时,家中发现上亿现金。由于现金太多——钞票叠起来的高度约等于44个姚明,执法人员调去的16台点钞机被烧坏了4台。
魏鹏远早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该校被称为煤炭业的“黄埔军校”,神华、中煤、同煤等多位高管都毕业于此。魏鹏远毕业后先后进入北京煤炭设计院、煤炭工业部计划司、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煤炭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工作。
魏鹏远的落马令很多国家能源局内部人士大跌眼镜。据说,魏鹏远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上班。因为平时衣着简朴,穿的衬衣、裤子一看就是便宜货,在开会或者考察时,魏鹏远经常会显得很“土气”。有人认为,魏鹏远不在乎外表与其常年郁郁不得志有关。“他不太会做人。”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魏鹏远人缘不好,在国家能源局内部过得小心翼翼。比如,1993年,能源部被取消之后,煤炭的主管权主要移交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当时分管煤炭工作的是副司长吴吟。2002年开始启动的机构改革撤消了经贸委,原经贸委行业规划司的部分职能被合并到国家发改委,而吴吟也调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仍主管煤炭工作,是时任发改委煤炭处处长魏鹏远的顶头上司。据一位内部人士称,魏鹏远与吴吟关系紧张,魏鹏远还曾越级给吴吟“提意见”。此后,魏鹏远在发改委煤炭处处长位置一坐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2008年8月,国家能源局挂牌成立,魏鹏远调任煤炭司副司长,负责项目改造、煤矿基建的审批和核准工作。此时,原本由发改委产业司和基建司负责的涉及技改等审批核准的职能也合并到煤炭司。据消息人士透露,在任煤炭司副司长期间,魏鹏远批了多个煤炭项目,可能是这个过程中出了问题。魏本人在一家煤矿设计公司持有股份,利用项目审批的机会为该公司介绍项目设计、工程承包机会,从中获得利益输送。此外,魏鹏远利用审批权干预项目单位施工建设、设备采购等招标,招标成功后,获得回扣。“他严卡审批项目更是在行业内周知。不做工作不批。”上述知情人士说。
有媒体报道,魏鹏远在生活作风上有问题。据一位在煤炭行业工作多年的人士透露,魏鹏远是1996年左右进入国家计委的,2000年以前他因为嫖娼被抓,被当时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一位领导保下。“魏鹏远一直被控制使用,2009年左右才入党,副司长享受正处级待遇可能也与此有关。”该人士称,听到魏鹏远被调查的消息时,凭直觉这事儿小不了,“他胆量太大。国家机关要有问责制,出了这种丑闻还能继续升迁,说明用人制度出了问题,一方面打苍蝇,另一方面也要打苍蝇滋生的土壤和环境。”
魏鹏远不是裸官。一位接近能源局的人士告诉记者,魏鹏远的孩子曾留学国外,现已回国工作。其家人是否参与腐败,目前尚不清楚。
3人都曾主政电力
此次国家能源局被调查的4人,除魏鹏远外,其余3人许永盛、郝卫平、王骏曾经主政电力,并有多达10年以上的职务和工作上的交集。因此一些业内人士怀疑,这次从能源局副局长到核心司正副司长的集体落马,是继石油系窝案后,能源系统内的又一大窝案。
根据公开简历,48岁的许永盛1987年7月到国家计委工作,历任投资司计划处副处长,地方处副处长,基础产业发展司综合处处长。2003年到国家发改委工作,历任能源局综合处处长,能源局助理巡视员,能源局副局长。5年后,升任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2012年12月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截至记者发稿时,国家能源局网站上“局领导”一栏中,许永盛名字仍然在列,但相关内容已经全部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许永盛是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时,担任副司长的正是郝卫平。
据了解,郝卫平及其妻子早已被边控。4月15日傍晚,郝卫平的妻子准备从首都机场出境被发现,有关部门人员直接去了郝卫平家,随后将郝卫平带走。
郝卫平长期在国家发改委从事电力管理工作,2004年成为电力处处长,2008年国家能源局成立时升为电力司副司长。2013年3月国家能源局与电监会合并成立新国家能源局,5月郝卫平才改任核电司司长。而郝卫平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在3月17日陪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调研。之后,他还曾于4月3日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调研指导工作。
据熟悉郝卫平的人士披露,郝卫平以前任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1998年电力改革时发改委缺少人手,就把他借调到电力处,“当时还是个小伙子,人很纯朴”。2002年,郝卫平因工作出色,被提升为电力处处长。而他之前的处长,也就是郝卫平的顶头上司王骏则升任国家计委基础司副司长,后成为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
在能源圈,王骏曾以“懂行”博得口碑,被称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起草人”。2000年之前,电改呼声高企,但决策层面一直未有动作。直到2000年5月5日,时任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司电力处处长的王骏,在《经济学消息报》上发表了题为《令人沮丧的电力改革》的文章。此文得到决策层重视,文章发表一个月后,高层拍板,电改主导权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转到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随后,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任组长的电力体制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开始酝酿新电改方案,而负责方案起草工作的正是王骏。
在新能源领域,王骏也很有见地。王骏任一把手的“新能源司”,具体职责涉及 “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组织拟订新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等”。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王骏很喜欢写文章阐述自己对新能源的理解与政策思路,平时在各种活动上却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上述研究人员曾给记者提供过王骏撰写的《新能源发展探讨》。该文章中,王骏在谈到关于政府补贴政策实施方式问题时表示,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国家补贴资源配置要通过行政审批实现,这样做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
对于王骏落马,新能源业内人士都感到有些意外,一些与王骏熟悉的记者甚至忍不住为之惋惜。有记者说,落马前一天,王骏还约记者到能源局办公室探讨问题,说明王骏与媒体关系不错。
靠“路条”圈钱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魏鹏远等4人所犯何事,但业内人士猜测,他们被调查的原因与刘铁男的落马都离不开两个字——项目。
2004年,国务院实行投资体制改革,投资项目由审批制变为以跑“路条”为标志的核准制。所谓“路条”是指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拿到“路条”即意味着能源项目纳入国家能源局规划之列,才算拿到准生证。但准生证的到手,往往耗时很长。以电厂项目为例,一个电力项目核准包括电网规划、输电工程、变电站建设、自备电厂建设、“上大压小”工程以及小火电机组关停等。电厂项目从筹划到建设获批,中间环节很多,一整套手续至少需要耗时两年。同时,煤电等能源项目投资额巨大,核准上马的效率对于投资人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项目越早上马,造成某种既定事实,就越有助于投资人建立与公众、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在博弈时的对话优势。投资人于是会想方设法通过一切方式来加快审批。因而,有人说,新制度只是换了个名字,本质上没有太大改变。
国家能源局的官员也非常了解自己手中权力的重要性。刘铁男有一句名言:“人家请咱们,咱们不要出去吃喝,副省长请我,我根本不理他们,如果是书记、省长请我吃饭,我觉得这个面子还是得给的。”能源局内部人士曾评价刘铁男:项目审批不做工作不画圈。这与魏鹏远的做法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只有地方主动做工作,才有从他们手中获得审批的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5月11日至12日,重庆邀请刘铁男考察项目,10多天后,能源局正式下发重庆万州发电项目、安稳电厂扩建和合川二期第二台机组等3个新建电源项目共398万千瓦的“路条”,而此前这些项目被拖了1年之久。
这也就不难理解,煤电等领域的主管官员为何容易腐败。在现行能源项目审批制度下,地方发改委将本地项目获得能源局“路条”作为头等事宜,进京做工作、汇报衔接成为常态,并安排专人负责重点项目的跟踪和协调。在能源局办公大楼的楼门外,常年放着几把椅子,上面坐着到这里“跑项目”的人。而手握重权的能源局官员,根本不用想着怎么索贿,怎么寻租,只需要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
审批权力滋生腐败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能源局贪官的这种不作为,其实就是对权力的乱作为,或是有目的的不作为。主要原因是官员权力过大,招标审批一个人说了算,极易形成暗箱操作。
刘铁男落马后,有关部门曾特别提出管住权力,规范行政审批。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能源改革方案、重大能源政策、重点能源工程项目,依法公开听取群众意见,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但这一要求真正落实起来,还是很难。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透露,现在“项目审批流程不公开透明,需要企业、地方部门跑办公室跟踪催促,人为干预情况依然严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认为,现行制度的不合理滋生了腐败。“投资人是因为有钱可赚才经营项目,对项目的风险与盈利情况已有一定把握,那么政府的审批就有些多余,对审批权力的滥用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正如经常提到的寻租理论,夸大政府权力,以过度的干预和不当的管制,为少数有特权者获得超额收入创造了机会,贿赂就来了。”在任建明看来,绝大部分审批制度应该被废除。只要项目具备了政府颁布的条件,就应该发执照。即便在短时间内难以大面积废止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权力,政府也应该收紧审批权,特别是在金融、能源等权力膨胀的领域。此外,政府还应对项目做好备案,加强事中与事后的监管,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比如不久前发生的韩国“岁月”号沉船事故,该船在审批中是符合客运条件的,但此后的使用中是否被改装、违反操作规定却不得而知,最后由于过度超载等原因导致倾覆,造成巨大悲剧。同样,政府在审批后,并不了解受批项目在经营中具体做了什么,所以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项目的监管。
任建明说,像能源局这样拥有审批权的政府职能部门还有很多,接下来对审批黑幕的揭露可能会延伸到发改委系统和拥有此类审批权的部门。如此看来,此类反腐只是刚开了个头,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领域的官员和国企高管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