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泰国政变将军,人在囧途

82年20次,这个国家走不出政变怪圈

□ 本刊驻泰国特派记者 杨讴 □ 陆建人(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 环球人物 》(

    在遭受长达7个月的政治动荡与街头示威折磨后,5月20日,泰国军方实施全面戒严。22日,陆军司令巴育·占奥差(下文称巴育)又宣布全面接管国家权力。从1932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至今82年间,泰国已发生20次军事政变。巴育这次披挂上阵,再次证明泰国深陷“政变—成立新政府—危机—政变”的历史怪圈不能自拔。

    当民主进程遭遇政变之囧,巴育与以往的政变将军一样,只能不断强调发动政变实属无奈,“不是恋栈权力,只为保护泰国人民的尊严”。这些政变将军究竟是泰国民主的守护者还是掘墓人?恐怕谁都难以给出完整的答案。

    泰国版“鸿门宴”

    5月20日凌晨,巴育出动军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戒严。许多普通民众一觉醒来,窗外局势已然大变——全副武装的士兵在全国重要关口设卡,曼谷20多个重要据点也有军人驻守,大批士兵还包围了“红衫军”集会地,要求双方示威者停留在目前位置,不准离开。很快,巴育宣布解散看守政府设立的维持安全秩序中心,设立军方管理的维护和平与秩序指挥中心来处理国家事务。

    21日下午,巴育召集看守内阁新总理尼瓦探隆、反政府示威领导人素贴·特素班、支持政府的“红衫军”领导人乍都蓬·蓬攀及有关各方负责人到位于曼谷的陆军俱乐部会谈。结果毫无悬念:这么多“政敌”聚在一起,显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

    第二轮会谈于次日下午举行。这一次,陆军俱乐部周边部署了更多荷枪实弹的军人,与会人员也被要求将手机留在会议室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议员回忆,会谈期间,素贴和乍都蓬进行了45分钟秘密会谈,随后,两人又与巴育在角落进行了短暂会谈。巴育后来问司法部长猜格森·尼蒂西里:“看守政府是否依然坚持不辞职?”猜格森答道:“不会辞职。”

    这一态度让巴育很快做出回应:“对不起,从此刻起,我接手权力。”短短一句话语惊四座。随后,他走向会议室大门,并转身告诫在场各位“别离开这个房间”。几乎就在他离开的同时,士兵蜂拥而入,封锁了出口。陆军俱乐部外,一些装甲车也封锁了出入口。当地媒体报道称,除上议院和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外,其他派别的代表都被军方用汽车送往陆军俱乐部附近的兵营。现实版的“鸿门宴”,在泰国真实上演。

    北京时间当天下午5时许,巴育通过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布“暂时中止”宪法并解散看守政府,成立由陆海空三军及警察组成的国家维护稳定委员会(下文称维稳委员会),并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宵禁,“任何人不得在22时至次日5时间外出”。军方还进一步指示,包括外国驻泰国新闻机构在内的所有电台、电视台一律停止播放其他节目,只允许播放军方发布的内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泰国设立的调频台也在被禁止之列。

    军方宣布接管权力后,反对派示威者领导人宣布停止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支持者打点行装回家。曼谷各大商场及城铁等公共交通因此提前结束营业,部分路段也因军人的出现发生堵塞。

    5月23日上午,巴育出任代理总理,并要求前总理英拉等数十人到指定地点报到,共商局势。在与巴育谈了大约半小时后,英拉被士兵带走,送往一处不明地点。军方当天还禁止包括英拉在内的155名重要政客和政治活动人士离境。26日,据泰国军方高层人士透露,英拉已不再遭军方拘留。29日,尼瓦探隆等33名前政要被释放。

    高压之下,泰国民众的生活却相对平静。虽然所有电视台、电台反复播送维稳委员会公告及爱国歌曲,100多个网站也在随后被关闭,但平面媒体、手机等其他传播方式并未受到影响。23日一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像往常一样到楼下取报纸时,发现当天的报纸已按时送达;走上街头,揽客的摩托车司机已在街边候客;路边的小贩开始摆摊,商场也正常营业。一位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军方出手的确能有效结束混乱。5月24日,一些民众在曼谷街头举行集会,抗议军事政变。不过,由于示威人群群龙无首,难成规模,军方也没有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

    按泰国传统,军事政变必须获得国王认可才算合法。5月23日,巴育曾计划前往泰国华欣的王宫拜见国王普密蓬,就军方行动作出解释,却被拒绝接见。不过3天后,他身着一身白色戎装,精神抖擞地在陆军总部接过国王的谕令,出任维稳委员会主席。

    泰国君主制的强硬捍卫者

    时至今日,若得不到军方支持,泰国任何一届政府都难以在政坛站稳。泰国媒体称,尽管巴育与前任陆军司令阿努蓬相比更为强硬,但近几年来,他仍然避免越过职权范围,对民选政府也表现出谨慎的尊重。不过,随着政治陷入混乱,原定今年9月退休的巴育决定出面收拾乱局。《曼谷邮报》称,他的退休期限可能推迟至下次大选。显然,在泰国当前多变的局势中,巴育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巴育1954年3月出生在泰国东北部呵叻府,有一对孪生女儿,弟弟也是一名高级军官。1969年,巴育毕业于泰国军官预备学校12级。入伍初期,他与早自己两届的阿努蓬成为好友。之后,二人曾一起服役于第21步兵团的王室卫队。1980年,巴育成为王后诗丽吉的护卫,由于对王室忠心耿耿,被西方媒体称为“泰国君主制的强硬捍卫者”。正是在卫队服役期间,巴育与阿努蓬互相支持、照应。阿努蓬升任第2步兵师指挥官时,他如影随形;阿努蓬担任第1军区司令后,他在军中的职位也水涨船高。

    2001年开始,他信出任泰国总理。作为军官预备学校10级毕业生,他信对自己的许多同窗委以重用。一时间,军官预备学校10级在泰国政坛迅速崛起。按照军队传统,这意味着12级毕业生前途暗淡。

    不过,2006年的政变改变了巴育被边缘化的命运:在阿努蓬与蒙特里争夺陆军司令一职的过程中,巴育联合诸多已在各师任指挥官的12级同学,一举将阿努蓬推上了军队权力之巅,而他本人也在此后被擢升泰国第一军司令,负责管理国家中央地区,包括曼谷。

    很快,巴育进入国家立法院,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任要职,并曾在国家电力公司、石油公共有限公司等重量级企业出任董事会成员。2009年,巴育开始担任陆军副司令,2010年10月又晋升为陆军司令,开始掌管陆军大印。

    熟悉巴育的人曾回忆:“从一开始,他就说过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陆军司令,而是对政治有很多看法的陆军司令。”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阵营对巴育的评价各不相同。“红衫军”及为泰党的大部分议员觉得巴育虽坚定拒绝他信回国,但也是个值得争取的盟友;反对派示威者及民主党人士认为他是一位职业军人,一直致力于服务国家;在不少政府高官眼中,他则是前军事强人阿努蓬指定的接班人。

    在身边人眼中,巴育性格温和,广受尊敬。尽管十分保守,但坚持自我。之前,巴育从不表态是否要公开介入政治事务,面对媒体也是惜言如金,常用“(你)不要问,(我)不会说”等寥寥数语打发了事。此次政变后,他一反常态,变得强硬起来。面对媒体的提问,他表现得不耐烦。一次,当被问及是否在非常时期实施宵禁,他反问:“你想我这么做吗?”记者回答:“这也许是个好主意。”“那我就先对所有媒体实施宵禁。”巴育说。

    “黄袍佛国”的不和谐音符

    泰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面积51.3万平方公里,2013年全国人口约为6825万,其中超过1000万居住在曼谷。泰国共有30多个民族,其中泰族、老挝族约占70%,华族14%,马来族2.3%,其余是高棉族、孟族等民族。泰语是官方语言。

    泰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国。14世纪初,泰国历史上最长久的阿瑜陀耶王国兴起。当时,泰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孟泰,中国明王朝则称其为暹(音同仙)罗。到19世纪中叶,泰国官方也开始用暹罗称呼自己国家,1939年改称泰国。在泰语中,“泰”意为“自由”,“泰国”即是“自由之国”。如今,泰国是东盟十国中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经济体。

    泰国是世界著名的佛教之国,人称“黄袍佛国”。从公元前3世纪佛教由印度传入泰国至今,数百年来,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和居民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泰国宪法规定,泰国国王必须是佛教徒,且是佛教的守护人。法律虽未明文规定佛教为国教,但佛教徒占全国人口95%以上,佛教实际具有国教地位。如今,泰国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庙和身披黄袍的僧侣,寺庙成为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在农村,寺庙更成为农民通过念佛诵经学习文化知识的“学校”。

    佛教礼仪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庆典、军队阅兵式,小到婚礼喜宴、店铺开张,都有僧侣到场诵经祝福,丧葬祭祀更少不了僧侣诵经超度;与人见面时,也多以合掌礼互相问候。在泰国,只要是男子,无论是国王还是平民,一生中必须剃度出家一次,少则7天,多则3月。由于佛教的影响,泰国民众大多生性温和,社会相对和谐。

    然而,这个佛教盛行的国度,政权之路却磕磕绊绊。泰国现行的君主立宪制起源于1932年。当年6月,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留学归国青年和军官组成民党,推翻了拉玛七世王朝及其封建专制制度。不过,革命并不彻底。当晚,政变者便向国王呈递“迎王奏章”,说明政变目的不是要推翻国王,而是恳请他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拉玛七世乘机迫使民党让步,要回王权,成为三军统帅,集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于一身,并拥有豁免权。自此,泰国开始实行独特的君主立宪制,王室保留了相当大的统治权,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王权虽然至上,政局却不稳。据统计,到2014年5月,82年中,泰国颁布过18部宪法,举行过25次大选,28位总理相继组建了49届内阁,其中军人政府24届,军人为主的政府8届,两者合计长达51年。文官政府共17届但任期都很短,合计31年。政变平均每4年一次,最密集时数月一次,且大多数取得成功,这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

    触碰军队利益是政变根源

    泰国军人为何频频干政?这固然与泰国的政治权力结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等诸因素密切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军队自身的因素。

    首先,泰国历来有军队凌驾于政府之上的传统。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后,军队仍保留较大的独立职权。

    其二,泰国军方从未接受西方“文官至上”价值观,反而认为军队是政治的参与者、民主的保卫者,并因此形成政治使命感。一旦文人政府治国无方,腐败无能,或不能有效应对政治、经济危机,军队便出面完成“政治使命”,通过政变收拾残局。

    还有,陆军在农村建立的人数众多的国民防务志愿队和国家安全后备军等组织,也成了军队的民间支持者。陆军还拥有自己的电台、电视台,能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夺权的合法性造势。这些优势是任何政党不能相比的。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军队可以干政,但政府不能干涉军队”的局面。那些与军队意见相左的政府总理,往往被军人推翻。他信一家就是最近的例子。

    2001年他信上台后,曾力主推动军队“去政治化”。他根本不按惯例与王室和枢密院商量,擅自在军队高层和要害岗位上大量提拔、安插亲信。尤其严重的是,他未经枢密院主席炳·廷素拉暖(下文称炳)将军的同意,将掌握实权的陆军司令素拉育调至武装部队总司令这一虚职,继而任命自己的堂兄采西为陆军司令,瓦解了由炳和素拉育主导的军方权力体系……一系列举动,严重触犯了军队利益,直接威胁到军方高层的权力和政治地位,必然引起军队报复。

    2006年9月,泰国军方发动政变,他信被迫下台。不过,他信家族经过多年积累,获得大批底层民众拥护,其所领导的为泰党也始终在国会占据压倒性优势。他信后来流亡,其妹妹英拉却在2011年的大选中获胜,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2013年11月,英拉政府试图通过一项特赦法案,为他信回国扫清障碍。此举引发民主党极力反对。他们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英拉政府下台,并重新进行大选。重压之下,英拉政府宣布收回特赦法案,解散议会,并于2014年2月重新举行议会选举。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汶调职案。2011年9月,英拉就任总理后不久,曾将时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他汶调任国务院事务部顾问。他汶不服,将英拉告上泰中央行政法庭。2014年3月,27名国会上议院议员上书宪法法院,要求就英拉在他汶调职案中是否违宪作出裁决。5月7日,宪法法院裁决英拉违宪,宣布终止其总理职务。一天后,泰国反贪委员会经投票决定,对英拉在“大米收购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渎职、玩忽职守等罪名提起起诉,英拉被迫下台。随后,各方力量针锋相对。难以化解的政治僵局,为军方接管国家政权创造了条件。

    不同的将军,类似的模式

    经过多年发展,泰国军事政变模式也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特点:

    首先,政变成功后,军事当局有时会选出一位文官或退役将军出任总理,内阁职位也多由文人出任,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代理人政府,幕后操控的还是军人。如2006年政变后,军事当局就推出前陆军司令素拉育出任临时总理,然后再颁布宪法,组织大选,还政于民。

    其次,为争取广泛支持,军方主要控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通常采取威慑、收买、笼络等方式。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基本不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

    第三,相比其他国家,泰国军事政变通常流血较少甚至不流血,政变成功后,一般也不会大开杀戒,失败者一般可以流亡国外保命。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很多军人信仰佛教有关。还有,一旦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军方会被国王严厉惩罚,而王室在泰国的地位至高无上,这也是军方相对克制的原因之一。

    对军事政变者,泰国民众也有不同的评价。作为1932年立宪革命的参与者,陆军少校披汶是将泰国从君主立宪制引向军人专制的重要人物。革命结束后,他进入第一届内阁参政,次年6月晋升上校。1934年9月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和国防部长。1938年,披汶以强硬手段迫使温和派军人披耶辞去总理职务,自己取而代之。上任不久,他便血洗1932年革命中的将领和政敌,掌握了核心权力。他强化军人独裁,一人兼任内政部长、国防部长、陆军司令等要职,并以消灭共产主义为名扩充军队,将泰国带上军人独裁道路。披汶颁布了泰国历史上首部《戒严法》,实施严格的新闻审查,压制言论自由,外交方面则同日本结盟,并向盟军宣战。同时,他首开东南亚反华排华运动先例,取缔华文学校和报章,声称要像德国人对待犹太人那样对待华人与华商。

    披汶的一系列举动,遭到国内民主势力的强烈反对。日本战败后,披汶政府很快倒台。他本人于1945年10月被定罪为战犯锒铛入狱,后获假释,暂时结束了政治生涯,回乡务农,等待时机。

    此后,在美国的干预下,披汶重返政坛。1947年11月,他领导军方发动政变,推出文人宽出任总理。次年4月,因不满宽政府修宪,身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披汶武力胁迫宽下台,自己担任总理,直至1957年9月被国防部长沙立推翻。此后,他一直逃亡日本,1964年6月病死于东京。

    沙立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泰国军事专制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上台源于军队内部权利的争夺。1947年,原本只是中级军官的沙立因参加披汶发动的军事政变得到提拔,此后又两次帮披汶平息叛乱,在军中威望骤增。

    1957年,披汶因大选舞弊遭到民众大规模抗议。为稳定局势,同时将民众怒火从自己身上引开,他提拔沙立为国防部长,令其镇压学生和民众。识破这一诡计后,沙立干脆选择站到学生一边,并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披汶。

    此后,沙立以推动民主为名,在幕后组建了一届短暂的过渡政府,但因局势动荡,不到半年便宣告结束。为赴美国治疗肝病,沙立只能指定副手他侬将军出任总理,但他侬内阁很快陷入政党恶斗,沙立也不得不回国操控政局。1958年10月,沙立再度发动政变,废除宪法,清除上百名异己,自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陆军司令、警察总监等要职,并于次年2月抱病担任总理,独揽军政大权。

    在美国治病期间,沙立将泰国政治与美式民主进行对比,认为照搬西方民主模式未必会给国家带来安定,于是主张建立“泰式民主”,即依靠军人强势政府维护稳定、发展经济。他还一改披汶限制王权的做法,将国王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1963年,沙立病死在任上。

    沙立独裁名声不好。他拥有秘密账户,任上共挥霍国家预算资金5400万泰铢(按现行汇率,1泰铢约合人民币0.19元),死后留下28.74亿泰铢巨额财产、8000英亩地产及50多个情妇。沙立当政期间,其官僚机构每年平均贪污2.72亿泰铢,军政高官几乎个个都是百万富翁。沙立的军人独裁政权开创了政府高官大规模贪污的先河,对泰国民主造成极大伤害。

    也有口碑不错的军人执政者。陆军司令炳就不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1980年2月,时任总理江萨被军方抛弃,被迫辞职。作为军方实权人物,炳顺理成章地接管总理职务,开始了长达8年半的温和治理时代。

    炳为人正直清廉,平易近人,在军民中都享有崇高威望。他不参加任何党派,也非议员,却善于联合各种力量稳定政治、发展经济。他倚重国王,通过取得王室信任提升执政合法性,还曾借助国王的力量,挫败1981年、1985年两次军事政变,在军中确立了绝对的领袖地位。

    作为泰国军人中难得一见的不搞独裁的领袖,炳鼓励政党发展,将主要政党都纳入政府,通过各个政党的支持来巩固执政地位。他长袖善舞,防止内阁中一党坐大,并通过制订新的政党条例,限制小党分散国会议席,保证泰国政局的稳定。

    炳任内举行的3次大选,次序良好,基本都按选举结果组阁,并让文人官僚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炳为泰国民主化奠定了基础,他的一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泰国经济的发展,使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起飞,成为引人注目的亚洲“第五条小龙”。

    1988年7月大选之后,炳看到泰国民主政治已成大势所趋,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坚决辞去了总理职位。其后,他加入枢密院任主席,得到国王的绝对信赖。直到今天,94岁高龄的他仍在泰国政、军两界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

    民主没有近路可抄

    动荡和军事政变带给泰国很多负面影响。5月政变后,巴育曾在某次政府部门和独立机构会议上表示:“泰国示威集会持续7个月,就仿佛(我)自己病了7个月。”事实上,“生病”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整个泰国。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泰国本轮动乱已导致28人死亡,700多人受伤。泰国旅游及其他经济指标也都受到严重影响。泰国官方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政治危机已导致泰国经济濒临衰退,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比去年最后一季萎缩了2.1%。

    除了人员伤亡和经济衰退,泰国的国际形象也多少受损。国际社会对泰国局势普遍表示关注,呼吁泰国早日恢复民主。美国国务卿克里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将对美泰关系造成“负面影响”。5月23日,美国务院宣布暂停向泰国提供350万美元军事援助,作为对泰国军方政变的惩罚措施。次日,美国防部也表示,美军将取消与泰军的训练及演习,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上将原定访泰行程和泰国空军司令的访美行程也将被取消。

    欧盟也发表声明,敦促泰国军方遵守民主国家的宪法准则,期望泰国能回归正常的民主轨道。此外,德国、法国和英国都发表声明谴责此次政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则呼吁泰国立即恢复到宪法框架下的民主、平民政府统治。中国外交部在第一时间表示,中国和泰国是友好邻国,中方希望看到泰国的社会秩序能尽快恢复正常。

    眼下,人们最关注的是军方的下一步举措是什么。5月23日,巴育曾公布政变后的行动路线图:维稳——成立临时政府吸收各党派人士加入——进行大选。由于军方此前宣布暂停实施2007年宪法,下一步他们首先要做的可能就是修宪。分析人士指出,军方不会长期执政,而会在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后举行大选,而这些工作却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当地时间30日晚,巴育对维和委员会的三步治国方案进行了阐述:首阶段需2至3个月,目标是达成政治和解,确保国家恢复安全稳定;接下来用约1年时间,成立立法委员会和改革委员会,选出临时总理、委任内阁、草拟新宪法;最后是全国大选,估计最快在15个月举行。

    看惯了几十年的政坛风雨,泰国民众倒是显得比较淡定。由于军队能靠强力让社会恢复稳定,军事政变并未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得到部分民众的支持。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泰国军事政变的理由。巴育也曾说,“要阻止泰国沦为又一个乌克兰或埃及”,这说明他也看到了持续动荡和军事专制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后果。

    当然,泰国以及乌克兰、埃及的动荡也在不断印证一个事实:民主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没有近路可抄。通过政变上台的将军们虽然大权在握,但面对国内外民主呼声,他们也是身在囧途。如果找不到稳定的制度保障社会的利益分配,限制政治人物的野心,不同利益阶层的矛盾就不易化解,政局动荡的隐患也就难以消除。

泰国政变将军,人在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