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差不多先生”误事误国

吕晓勋 《 环球人物 》(

    “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这是95年前胡适创作的《差不多先生传》中主人公的人生信条。这位名叫“差不多”的先生,“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最终因为找错了医生而一命呜呼。故事虽然滑稽可笑,但“差不多先生”马马虎虎、敷衍度日的处事方式,今天仍是不少人的现实写照。

    现在,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放宽对企业的环保设施要求,放松对施工建筑的质量监督,至于环评达标与否,质量是否过关,“差不多就行”;食品出现质量问题,煤矿出现透水事故,有些人先防着媒体来曝光,至于消费者安全与否,工人有没有生命危险,“没死几个人就行”……日常工作中,一些官员就是奉行“差不多原则”的行家里手。他们习惯了大而化之,“差不多就行了”是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干事以过得去、应付得了上面为标准。“应该没问题”是他们心照不宣的麻醉剂,遇事不想办法彻底解决,习惯得过且过,忽视矛盾。“摆平就是水平”更是他们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这种大而化之、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对于干事业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慢性毒品。“差不多”就是不到位,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大碍,但正如古人所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其实是埋下了地雷。如果从中央到地方,每一级官员都以“差不多”心态混日子,甚至捣糨糊,层层累积“差不多”,最后该是个多么大的误差!

    有人以性格大大咧咧进行辩解,有人以马虎粗心作为托词,这都是荒唐的借口。说到底,那些大而化之,把“差不多就行”挂在嘴上的人,一是怕辛苦,二是怕负责。标准高了,工作自然就难了,一旦有了畏难情绪,就会拿出“差不多”的口头禅,想蒙混过关;要求严了,完不成任务怎么办?影响了个人发展怎么办?一事当前先想自己的得失,自然只想做表面文章,追求大概过得去,不讲实际成效。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种种差不多,缺少的就是“认真”这两个字,以及这两个字所包含的对事业的责任心。

    “差不多先生”的出现,也有现实根源。在一些地方,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干多干少一个样,出现了“多干不讨好、糊弄升得快”的怪象;因为监督体系不完善,问责不到位,干好干坏没区别,懒散庸奢也能蒙混过关;由于工作风气不正派,认真做事反而被看做是异类。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官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开始懈怠,糊涂度日的惰性潜滋暗长。长此以往,再有激情、再想干事业的人,意志也会被消磨,年华也会被蹉跎。 

    诚然,工作中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绝对的精益求精,那是吹毛求疵,但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对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虎了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这都是基本的职业道德。更何况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句句指向现实存在的作风问题,无一不是“差不多”的敌人,足以给“差不多先生”们敲响警钟。

    前段时间,在严管作风的背景之下,“为官不易”的说法流传开来。实际上,所谓为官不易,只是这些“差不多先生” 们为官不易。划出了红线,吃点喝点拿点不再是无所谓了;有了硬标准,工作也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本届中央领导基本的执政思路之一。对于“差不多先生”们,制度不仅是个笼子,更是一把尺子。既用制度约束权力,也用制度衡量权力,才能真正达到规范权力的效果。

    20世纪早期,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能不能远离“差不多”心态,能不能戒掉大而化之的毛病,关系着一轮改革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事业兴衰,更关系一个民族的强弱。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下,官员们亟须少一些“差不多”“就这样”,多一点敢作敢为、做好做细的奋斗精神,这是身份使然,更是职责所系。

“差不多先生”误事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