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一个巨变时代。但是,战国巨变的主体和主要动力是什么呢?于此我想我们将不得不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游士”——即在战国时期成为一个流动阶层的“士”的活动,尤其是他们“游仕”的活动。这个特征是与后代如此不同,甚至我倾向于将战国时代称之为一个“游士时代”。
所谓“士”,曾经是封建时代贵族的最下一级,但后来凡有一定技能的人——尤其是政治和文化涵义上的技能,这类人也都可以被称之为“士”。所谓“游”,一个含义是指上下的“游动”,即垂直的社会流动,这是不言而喻的,战国的“士”常常一步登天,但也常常一朝落难。但这还不是我想观察的重点,一种垂直的向上流动也是后来的中国通过察举和科举所实现了的,而且它能保持稳定。我这里想考察的“游”更重要的是指在各国之间的游动,即一种“横移”或“漫游”。这种士人在列国之间如此大规模游动,且对社会变革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游士”是战国时代所独有的。
我之所以称战国时代为“游士时代”的标准,是与我考察从西周到春秋的“世袭社会”、从秦汉至晚清的“选举社会”的标准一致的:即一是从社会上层资源(权钱名)的分配或个人出头的主要通道来看;二是从战国时代巨变的主体、动力和主要活动形式来看。
换言之,首先,我不是仅注意最高权力,而是更注意一般的政治权力,以及财富、名望的分配;不是只注意政治上层的运作,而是更注意政治与社会的联系,上下之间的联系。
其次,我更注意从变化的角度着眼:君主制度在战国之前和战国之后都同样存在,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如果只是从君主制度这一最高政治权力的层面看,是不能充分显示出战国前后的巨大社会变动的。但是,在战国时代,列国诸侯君主作为社会上层资源——职位、权力、身份、钱财、土地、封号,尤其是官爵的最高把控者,是将这些资源大量地分配给流动的、外来的士人、客卿,而不是分配给自家的亲戚或者本国人。 这一点和战国之前很不一样,战国之前的优越资源主要是分配给自己的宗室和贵族,那时的社会是一个“世家的社会”;这一点和战国之后的王朝也很不一样,那时的优越资源主要是分配给由固定制度选拔和监督的本国官员。 把资源分配给客卿、游士,原因不难理解。因为这是必须的:在列国抗争,生死存亡之秋,不能不唯“才”是举,而不管这“才”是来自何处,处于何种身份。所以说,各国诸侯重用游士也是社会形势所迫。 于是,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个有各种才能(当然主要是政治、军事和外交才能)的人们适逢其会的时代,尤其是冒险家的乐园。君主即便不用某些人,也不敢轻易承担杀“士”的恶名,最多是驱逐或冷遇。而那些“士”也有颇大的活动空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