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反浪费的风暴正席卷神州大地。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对公务用车的规定最引人瞩目,“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随即,各大媒体纷纷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为题,为中央的举措大声叫好。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曾撰文写道:中国的公车分为三类,省部级及以上的专车,从厅级到科员都可以坐的一般公务用车,以及执法执勤、特种技术等专用车,其中数量最多、浪费最大、影响面最广的就是一般公务用车。《条例》正是把笼统的“公车改革”细化到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要能把一般公务用车管住,中国公车就治理成功了。而且,这条规定不仅细化,还有一目了然的可操作性,“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短短8个字,含义清晰明确,措施简单直接,没有任何钻空子、打擦边球的余地。
长期以来,公众对公车超配、公车滥用的现象深恶痛绝。2012年,微博上最“火”的活动之一就是网友自发开展的“随手拍公车私用”。在此之前,就有人坚持在街头巷尾监督公车。比如,广州一位低保老人“区伯”6年用手机拍下100余辆公车私用的铁证,多次向广州市纪委监察室等部门实名举报;济南一位网友则花了3个多月拍下1000多张涉嫌公车私用的照片,引起济南市纪委关注,希望这位网友通过官方渠道向有关部门举报。
面对公众的关切,有关部门也曾作出种种努力,试图改革公车制度。有的地方出台过“公车货币化补贴”,有的地方试行过“公车GPS监管”,但结果总是令人失望。一些货币化补贴沦为“唐僧肉”,公务员们车没少用,钱还多拿;一些公车虽然安装了GPS系统,但管得住车管不住人,车停在某某办公楼门口,人却去了附近办私事……为何种种措施都落了空?究其原因,还是措施太大、太空、太虚,没有打中公车滥用的要害,自然就没有可操作性,也难以执行。
这次出台的《条例》,不仅仅是对公务用车,其中诸多章节对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做出了全面的规范。其中包括:办公经费要“全面实行公务卡制度”,国内出差“不得接受礼金、礼品和土特产品等”,出国或出境“不得违规乘坐民航包机,不得乘坐私人、企业和外国航空公司包机”,公务接待“严格按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开会“不得安排宴请,不得组织旅游以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活动,不得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办公楼“不得追求成为城市地标建筑,严禁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日常办公活动要“对产生的非涉密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促进循环利用”……其规定之细,已经细到了一张纸、一张卡,细到了出差坐什么车、开会吃什么饭,细到了土特产也不能收、纪念品也不能发。
正因为细,才能明明白白告诉各级党政机关:哪里是“红线”,哪些是“不准”;才能对各级公职人员形成切切实实的“硬约束”:这样做是“踩界”,那样做是“违规”。过去,“几百个文件管不住吃吃喝喝”,就是因为文件流于“假大空”,以至于反腐倡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人能找到空子可钻。回过头看,制度的执行力源于细则,惟其细,才能严;惟其严,才有威。
从此次《条例》细致入微的规定里,公众看到了权力中心反对浪费的坚定意志,看到了厉行节约的制度力量。用“制度约束权力”,对公款浪费正本清源,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让权力不能浪费、不敢浪费、不易浪费,遏制住手握权力者的口腹之欲、奢靡之望。这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对从源头上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