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解玺璋,写70万字《梁启超传》

作品被认为是梁启超辞世80多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

本刊记者 尹洁 《 环球人物 》(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这是文学评论家、近代史研究者解玺璋的看法。他用4年时间写完的《梁启超传》被认为是梁启超辞世80多年来最为详尽、客观的传记。这部作品分上下两部,70多万字,呈现出了梁启超生前的种种是非曲直,折射出这位“饮冰室主人”身处的时代漩涡、风云底色。9月7日,初秋的北京,在一家清冷的咖啡馆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访了解玺璋,厚重的紫色窗帘透出微弱的晨曦,在他的脸上涂抹了一层淡淡的光泽。

    大学毕业论文写的就是梁启超

    “跟很多作家比,我的经历太简单了,从工厂考上大学,再分到报社,一直干到退休都是做编辑。我不太适合学新闻,跟生人接触我发憷。”解玺璋很认真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的无奈。

    1953年,解玺璋出生在北京。只上了两年半初中,就进了北京化工二厂当工人,每天操作仪表,生产硅材料。那是1970年,“文革”进行到中期。带他的师傅是从北大中文系下放到工厂的高材生,装了一肚子古典文学。“我最初背的古典诗词和文章都是他一句一句教的,我当时都没有见过那些书长什么样,他培养了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后来我开始大量阅读书籍,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研究文艺理论。”

    1977年恢复高考,解玺璋3个志愿全报了北大,且都与古代文化有关——古典文献学、图书馆学及考古学。那一年的本科分数线是280分,他虽然超了12分,但去北大仍不够,别的学校也去不成。半年后,他第二次参加高考,适逢人大新闻系招生,因为解玺璋在厂里负责办报,师傅对他说,你就考人大新闻系吧。

    就这样,在工厂里待了近9年的解玺璋成了人大新闻系的学生。“没学文学我不甘心,业余时间还在做古典文论的笔记、卡片,甚至在人大中文系旁听了一年中国古典文论的课。”他从《易经》开始一本一本地读,一直读到大学毕业。

    解玺璋最初读梁启超的作品,也是在大学里。“大学二年级学新闻史的时候,为了研究他的办报思想,我到北图报刊部,读了他在戊戌变法前办的《时务报》,还有其它一些书和文章。”在这些阅读基础上写的一篇论文获了奖,引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史泰斗方汉奇的注意,点名要指导解玺璋,于是他的毕业论文也写的是梁启超。

    1983年,解玺璋被分到北京日报,第一年在总编室。“那时上夜班还在抄卡片,领导有点不满意,说我不安心工作,于是我就偷着弄。”第二年他去了北京晚报,做副刊编辑,再后来有了孩子,抄卡片的工作就没能继续,停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上。之后的岁月里,由于编辑副刊,解玺璋接触了大量文史作者,他研究文学、戏剧、影视作品,写了大量文艺评论,读书的爱好也一直保持了下去。直到2008年,一家出版社找到他写梁启超。

    虽然这么多年来,对梁启超一直“情有独钟”,解玺璋仍然觉得自己当初答应写《梁启超传》有点鲁莽。“但接了就不能后退,而且我也有做学术的理想,所以就硬着头皮上阵,写得很是辛苦。”

    《梁启超传》解玺璋写了整整4年,从2008年春节后动笔,写到2012年春节,当年9月出版。其间,他换了2副老花镜,有时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主要是看资料,真正写的时间只占1/3。”

    无论喜欢与否,都该认真研究梁启超

    梁启超的身份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是政治家,从戊戌变法到进入北洋政府出任司法总长,一直积极入世;他是新闻人和政论家,在日本流亡14年创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倡导改良;他是教育家,在清华任教多年,9个子女均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他也是近代文学改革的先驱,所倡导的“诗界革命”对传统散文进行了从内容到形式的突破,一篇《少年中国说》传诵至今。“梁启超为大众所知是1895年‘公车上书’这段时间,1928年北伐成功,他1929年1月去世。中国近代的大变化就集中在这些年,而他几乎参与了这个时间段里的每一次重大历史活动。”解玺璋说。

    环球人物杂志:您之前提到梁启超难写,难在什么地方?

    解玺璋:他个人的经历比较复杂。晚清到民国的社会动荡也非常快,每10年、5年乃至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各种史料众说纷纭,所以很难把握。

    另外,这么多年来,我们对梁启超的评价是一种概念先行的方式,先在政治上定性,“保皇派”、“改良派”前面还要加一个“资产阶级”的帽子,很多评价都是负面的。而民间评价又多从道德操守出发,大多是流言蜚语,很难落实真假,必须找最原始的材料。

    环球人物杂志:书中大量引用了文献,为何没选择回忆、口述这样的资料?

    解玺璋:亲人子女的回忆感情色彩比较多,但事实上,他们对梁启超未必更了解,也未必有学者们考察得准确。写作时,我没有接触过任何梁家的人,只是看各种资料,包括书信、日记、学者考证等。我发现很多与他有接触的人的回忆也是不准确的,也要根据文献来核对。有时只提到一个人的字或号,甚至是个代称,为了找到真名实姓,也要花一两天时间。好在大部分资料都有正式出版物。我从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和网络上购买了很多早年的文史资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民国出版的都有。

    环球人物杂志:您眼中的梁启超是怎样的人?他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玺璋:他是一个积极入世、与时俱进的人,能够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今天的中国人不能忽略他,忽略的时间越长,未来付出的代价将会越大。

    我认为他最有价值的思想即通过渐进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联系到今天的社会状况,无论左右翼,无论喜欢与否,都该认真研究梁启超。民国成立后,中国并没有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没有渐进式改革的机会。直到今天,在微博上,激进的人物和言论更容易得到拥护,理性讲道理的人却可能遭到攻击,这跟梁启超当年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

    他的文章与今天的现实仍密切相关。如新民思想,他不仅要改造国民性,而且上升到民族构成的高度。他认为要革新一个政府、国家、民族,要先革新国民,先革新自己。做新国民的条件是什么?他认为首先是政治素质,民众要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对这个问题,他从思想、能力到态度,都有详细的论述。

    环球人物杂志:他改造国民性的方式是什么?

    解玺璋:教育。他注重对学生精神的培养,知识在其次。梁启超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讲过,现在不缺知识,缺的是精神。如果缺少人格,知识越多反而会带来更多问题,没有精神支撑,知识会把人压垮的。

    另一方面,他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他通过办报开启民智,认为人应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通过法律来体现。他非常重视立法,认为一个人要争取的基本权利是政治参与权与立法权。只有通过法律这种形式,才能把保护自己的方式固定下来,否则都是说说而已。

    环球人物杂志:梁启超过去一直顶着“保皇派”、“改良派”的帽子,对此,您怎么评价?

    解玺璋:梁启超的保皇是有条件的,在戊戌变法前,他们提出的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后来到了海外,主要是为了动员更多的华人华侨。当然其中也有康有为对光绪的报恩之情,但梁启超在这方面比较淡,他提君主立宪是为了用一种比较稳健的方式推进社会发展。他不希望发生战争,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流血,前后死几百万人。

    有人曾评价康梁二人的不同:康有为从激进到保守,看似变了,实则没变,只是过时;梁启超看似不断在变,其实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度,不断调整、纠正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比如说,宋教仁被刺后,黄兴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孙中山要通过二次革命,梁启超则认为应敢于说话,如果都不说话,或者都说一些情绪性的话是没意义的。借助合法程序表达人民的看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他当时认为,中国人的人格缺陷主要在于不能保护自身权利,因此他提出的新人格就是,我既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也不允许别人侵犯我的权利。他觉得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意识,这个国家是不得了的。他总是把国家和个人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到的历史可能都只是一个侧面

    就像很多在大变革时代站在潮头浪尖的人一样,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枢纽”式的存在,以他为原点,可以开枝散叶地拓展出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章太炎、胡适、徐志摩等一系列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人物。这些名字背后,覆盖了从甲午战败到北伐胜利的30多年间,中国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前所未有的震荡与变迁。同样,梁启超在历史书上也是一个“靶子”式的存在,根据不同立场,对他的评价不断变化,百年后仍无法盖棺论定。从梁启超身上,折射出的其实是对那段历史,对我们自己的看法。

    环球人物杂志:与其它单纯叙事的人物传记不太一样,您在书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评述,您怎么看待为名人做传时客观与主观的平衡?

    解玺璋:一些传记完全排除了作者个人的感情,看似客观,其实恰恰不客观。里面有先验主义的东西,似乎没有个人偏见,却有社会、集体的偏见。我觉得写人物传记不能完全排除对人物的感情,否则书不会好看。我是从经验主义出发,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写人物,甚至带着一种打抱不平的情绪来写梁启超,因为觉得以前对他的评价太差了。

    与此同时,我也用一些方法确保个人感情不泛滥:一是在语言上尽量不用形容词,叙述尽量节制。二是用大量原始资料支持叙述,引文之所以这么多,除了想说明材料的原始性外,就是因为以前传记中很多引用是断章取义的,所以我一定要引全,给读者完整的意思,避免片面。三是结构方式,书中每个章节都用“梁启超与某某人”的结构,通过不同人的眼睛看梁启超。读者可以组合、拼贴起来,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球人物杂志:这些年学术界、出版界都在努力,写一些相对有趣而尊重历史的书籍。您觉得历史著作应该更通俗化吗?

    解玺璋:目前大众化的写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严肃而通俗的,我比较赞同;另一种是猎奇式的,加入了个人想象,甚至道听途说来的材料,不加辩证地用在里面。这会给读者尤其是年轻人带来误导,因为他们看不到更多材料。

    历史研究需要一定的学术训练,就像法官审案时要有对证据的考察,判断来源合法不合法,真实不真实。

    环球人物杂志: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您怎么看这句话?

    解玺璋:我觉得他是从历史观的角度,而不是从历史文本的细节说的。对于史实我们可以有各种解读,这是不同的历史观,但史实本身要通过考古、文献考察,绝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落实到具体材料上,必须一是一,二是二。

    环球人物杂志:近来,很多史书都在重新解读历史人物,您怎么看待这种“翻案文章”?

    解玺璋:对历史来讲,不存在翻案的问题。一个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肯定是多方面的,主客观都有。不能用今天的立场、环境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我们在谈到一个人物时,一定要全面。主观上好大喜功的人,客观上可能开拓了疆土,如汉武帝。因此写史的人不能只强调人物的某一方面。事实上,正是人的多面性构成了历史的丰富与复杂。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信息渠道很多,面对不同的声音,人们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历史观?

    解玺璋:要有全面的观念,不要拘泥于某一方面、某一立场上。我们看到的历史可能都只是一个侧面,所以不要轻易下结论,要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不是怀疑别人,而是怀疑自己。

    现在的确信息渠道很多,很难要求人们一定如何,我的想法是应该给各种观点提供表达的机会,让民众在碰撞中辨别真伪。现在有些观点不能充分表达,特别是真正严肃的史学声音表达不够充分,而另一些观点又表达过度。我认为最好是众声喧哗,有辨别力的读者会从中发现可信的、有价值的东西。

解玺璋,写70万字《梁启超传》
宫崎骏,想要换个活法
费正清的大气和狡猾
山涛,竹林七贤里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