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普京反腐 拿下不少自己人

辞了职的副总理及议会高官,都曾是他长期的支持者

本刊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 张晓东 本刊特约记者 | 黄夕 《 环球人物 》(

    5月8日,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兼政府办公厅主任苏尔科夫忽然宣布辞职。一直以来,这位俄政府“三号人物”非常神秘,号称“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曾先后效力于3位总统,也是普京的爱将。他的下台,是梅德韦杰夫内阁组建一年来最大的人事动荡,震惊了俄罗斯朝野。

    根据俄总统普京签署的命令,苏尔科夫出于“个人意愿”辞职。据俄媒体报道,苏尔科夫辞职前一天,曾与普京发生争执,普京批评他在某个问题上执行力不够。而且那一天,普京刚刚签署了禁止政府官员拥有国外银行账户的法案。于是有人猜测,苏尔科夫辞职,可能是撞在了普京高调反腐的枪口上。

    普京高举反腐大旗

    腐败,毫无疑问是普京去年3月重新当选总统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国际透明组织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中,俄罗斯排名第133位,甚至不如非洲国家塞拉利昂和尼日尔。在反映企业国外行贿可能性的2011年“行贿指数”排名中,俄罗斯在28个参与国家中垫底。尤其不让人乐观的是,俄政府官员腐败的趋势日趋加剧。内务部经济安全和反腐败总局公布的2011年数据显示,俄官员当年平均每人受贿30万卢布(1卢布约合0.2元人民币),远高于2010年的6.1万卢布。俄侦查委员会莫斯科侦查总局局长雅科文科也透露,2012年,仅莫斯科一地就因腐败损失11.5亿卢布,追回的还不到1/4。梅德韦杰夫担任总统期间曾宣称大力反腐,但成效不佳。在卸任总统时,梅德韦杰夫坦承,反腐败行动成效不显著:“要说一事无成太夸张,但就结果而言,只有少许成效。”

    俄罗斯民众对国内的腐败盛行极为失望。2012年11月,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对46个俄联邦自治区、边疆区和共和国的1600名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的俄罗斯民众认为本国腐败程度极高。前不久,俄“新闻大陆”网站发起了一项名为“谁能帮助俄罗斯打击腐败”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民众选择“谁也不能”,5%的民众选择“国际法庭”,3%的民众选择“总统”,3%选择“司法机构”,还有1%选择“总理”和“国家杜马(俄议会下院)”。

    普京重任总统后,开始高调反腐,查处了一系列的腐败案件。2012年9个月内,俄罗斯联邦调查委员会为2.07万起腐败性质的案件立案,这比2011年全年还多7000起。同时,调查机构也收到3.36万起腐败行为的举报。此外,还有许多政府高级官员落马,如国防部部长谢尔久科夫因为牵涉腐败被免职查办;前农业部长、后曾担任总统顾问的斯克雷尼克因为农业部下属公司巨额资金流失被调查;普京的同班同学、联邦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安纳托利·斯捷尔秋克被逮捕,等等。这些人级别高,很多是“拔出萝卜带起泥”,涉及面甚广。

    为了从根子上管住腐败,普京在2012年底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在监督政府官员收入和财产的同时,开始监督这些官员、国有公司领导以及其家属的收入及开支。普京的心腹、俄总统办公厅主任伊万诺夫高调宣示,反腐败斗争“必须果断行动,不要顾及等级和头衔”,“我们没有不可以触及的人”。

    2012年,普京推出了新的反腐败法律《审查公务员消费占收入比例法》。这项法律规定,政府官员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支出如果超过此前3年内收入总额,将面临司法调查,相关财务信息将在政府网站公布并交给媒体,他们非法购置的财产将被法院冻结。在申报财产中弄虚作假的官员将被免职,甚至面临刑事指控。

    今年4月12日,俄罗斯政府网站公布了总统普京、总理梅德韦杰夫2012年的收入和家庭财产情况,公开名单还包括总统办公厅成员、政府官员和联邦委员会成员等。根据公开的官员家庭财产情况,总统普京2012年收入579万卢布,名下有一处公寓、一块地、一个车库和三辆俄罗斯产汽车,妻子柳德米拉·普京娜2012年收入为12.14万卢布,名下无其他财产。总理梅德韦杰夫2012年收入580万卢布,名下有一块地,一处公寓和三辆苏联产高尔基汽车,其妻子斯维特兰娜·梅德韦杰娃2012年没有收入,名下有一辆大众高尔夫汽车和两个停车位。

    全俄罗斯总计有超过500万的公务员,有130万人需按规定申报财产。2012年,根据总统办公厅的统计,对21万人进行了检查,发现了1.6万起违规事件,总共有322人因财产申报问题丢官。

    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账户

    普京这次签署的《禁止国家官员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拥有海外资产法》,是他反腐链条中的一个环节。2012年12月,他提出的这一法案在俄杜马通过了第一次审议。法案禁止政府官员拥有国外银行账户和有价证券。除政府官员外,该禁令适用人群还包括担任现职的法官、议员、军人、检察人员、内务部工作人员、市级行政长官,以及参与竞选总统、州长、联邦和地区杜马议员、联邦委员会议员候选人等。这些人除了不能在国外银行开设账户储存现金和贵重金属,还不能拥有一切形式的外国金融产品,包括有价证券和金融衍生品。以上人群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适用该法案。该法案虽然不禁止官员在国外拥有不动产,但要求他们必须进行申报并公开购买不动产的资金来源。通俗点说,就是在海外“房可以有,钱不能留”。

    2013年2月12日,普京将这一法律草案递交国家杜马进行第二次审议。5月7日,法案正式签署。按规定,从法案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适用人群中拥有国外账户者必须关闭账户,拥有外国发行的有价证券者必须割让,否则将被停职、免职或辞退。相关机构在总统授权下,可对适用人群中的任何人是否违法进行调查。“如果他们不信任自己国家的经济,他们还待在这里干什么?”普京在国家电视台和电台直播节目中回答民众提问时这样解释。

    对于这项新法案,多数俄罗斯人表示支持。他们甚至建议采取更强硬的限制并对违规者实施更严厉的惩罚。全俄民意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3%的俄罗斯人认为,这项法案可有效打击贪污腐败,减少资本外逃。一些政界人士也认为,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资产是非常积极、正确的一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表示,俄共认为,打击腐败的措施要更有活力、更有内容、更果断,俄共非常支持这个法案的签署。

    政治学家马克西莫夫认为,这项法令如果能得到很好实施,将会发挥显著作用。俄罗斯的腐败普遍存在是事实,很多钱进入个人的口袋,然后又转移到国外一个银行账户里。新的法律出台,有关机构就有可能监控账户,并对腐败行为进行监督,这扼住了官员腐败的渠道。政治学家列米佐夫则表示,这一法令在国家层面发出了要深入、系统反腐的信号。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过去那种惯性思维,即将腐败看成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灾难”,人们对其无能为力。

    不过,也有俄罗斯人表示,这项法案的初衷虽然好,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要切断官员海外藏匿资产的通道并不容易,因为那些贪官总能找到方法绕过禁令。一些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认为,现在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法案没有意义,受查处的只是替罪羊。有媒体甚至认为,大多数官员都能隐藏实际收入和财产,当局只不过在上演反腐战的闹剧。

    导致民众信心不足的一个原因,在于俄当局在执行反腐各项法案时力度不够。俄罗斯从来不缺少各类反腐败法令,从限制官员的海外资产到控制官员子女海外留学,甚至连官员的婚姻都有相应的法律约束,但官员腐败还是没有杜绝。因此,许多人对新近出台的这项法令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持观望态度。

    也有人认为,这个法案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俄罗斯司法腐败问题能不能解决,这个根子上的问题解决不了,任何反腐法案都难以实施。学者尤拉索夫表示,俄司法机关的不独立和检察机关的脆弱,导致司法腐败严重。权大于法的情况普遍存在,上级的电话往往就决定了一个判决。还有些法官在索贿、受贿,怎么指望他去公正审判其他腐败官员?

    “当局可能不再保护自己人了”

    不管新法案未来如何,颁布实施后,它还是令不少政坛高官、议员慌了神。3个月时间有限,这些人面临着要么放弃大量的海外财产,要么放弃政治权力的选择。近来,俄议会上院已经有多位议员放弃议员资格,其中包括“统一俄罗斯党”议员尼古拉·奥利尚斯基这样的富豪。在国家杜马,也连续有多名议员因各种指控离职,其中,议员道德委员会主席、政坛元老级人物别赫金的辞职,也是因为海外资产的曝光。

    别赫金出生于1950年,20世纪末就进入杜马,长期占据要职,是统俄党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普京的长期支持者。今年2月12日,反对派领袖、以“网络反腐”出名的纳瓦内依在自己的博客中称,别赫金的儿子阿列克谢2007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购买了一套价格超过54万美元的海滨公寓,迈阿密当地政府网站上就有别赫金签名的报税资料和房产证。

    纳瓦内依公布的材料显示,别赫金在2008年8月4日将该公寓的一半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却没有在收入申报时依法报告这一信息。2012年4月4日,别赫金父子又在同一栋楼购买了总值约127万美元的房产。2012年12月,别赫金把自己名下的房产产权赠送给儿子。纳瓦内依认为,别赫金这是想隐瞒自己的房产所有权。他同时认定,别赫金的正常收入难以负担如此豪宅。纳瓦内依说,别赫金是俄杜马议员职业操守规定的起草者,该规定要求议员必须如实申报自己的收入、财产和债务,但他明显违反了“自己起草的规定”。

    别赫金否认了这些材料的真实性,称他本人没有海外房产,但同时他承认,这些房产是他儿子的。今年2月12日,他让副手代行道德委员会主席一职,直到调查结束。2月20日,他在杜马例会上主动请辞,并表示:“现在网络上有很多有争议的材料,我自己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但为了不让这些无理指责给我们的政党蒙上阴影,我将辞职。”他宣布,准备休假前往美国,以获取其本人在美国没有不动产的证据,洗清自己的不白之冤。

    海外媒体普遍认为,别赫金房产疑云被揭露并不是巧合。今年2月下旬,正好是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账户法案提交杜马第二次审查的时候,纳瓦内依的爆料引发了舆论对别赫金的压力,而这种压力的真正源头可能就是普京,他就是要别赫金这样的高官辞上一两个,以显示新一轮反腐是要动真格的。俄政治学家斯维亚杰科夫也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别赫金辞职是“出现了一只白乌鸦”,因为俄罗斯以前很少有人因为丑闻而引咎辞职,别赫金开创了一个“先河”。俄政治技术中心副总裁马卡尔金则认为,俄政坛精英们现在可能正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因为新的“游戏规则”让他们捉摸不透。以前,只要你支持政府,服从领导,就不会有任何问题,谁管你财产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情况略显不同,“当局可能不再保护自己人了”。

    副总理走得也不是时候

    普京签署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账户法案的第二天,俄副总理苏尔科夫就辞职,自然也引起外界不少揣测。苏尔科夫此前确实曾拥有海外资产,2012年12月,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账户法案在杜马通过第一次审查后,苏尔科夫曾逐步将海外资产转移到国内。不过据媒体报道,苏尔科夫虽然遵从了这项法令,但他对此并不赞同。

    也有分析称,导致苏尔科夫去职的更直接原因,可能是他管理的斯科尔科沃创业基金会出了问题,俄总统新闻发言人后来对此予以否认,但许多人相信,苏尔科夫辞职绝不仅仅是“与普京无法达成共识”那么简单。

    苏尔科夫是俄政府履行总统令委员会负责人,同时负责管理政府所属的斯科尔科沃创业基金会。2013年2月,该基金会因内部两名高级官员涉嫌挪用80万美元遭到调查;4月,又有人指认该基金会向国家杜马成员伊利亚·波诺马廖夫非法提供75万美元。同样在4月,俄侦查委员会对该基金会进行搜查,并以违规使用资金为名,对基金会副总裁别利秋科夫提起刑事诉讼。作为斯科尔科沃基金会管理者,苏尔科夫多次公开维护基金会,指责有关方面的调查有损斯基金会声誉。

    当然,也有人认为,苏尔科夫的辞职,根子上是因为普京和他多年来形成的互相信任度降低了,这里面有基金会涉嫌腐败的因素,也有苏尔科夫对禁止官员拥有海外账户态度不积极的因素,而这令高调反腐的普京无法容忍。

    普京为什么反腐

    对普京而言,这次大举反腐,已经不仅仅是争取民心的政治姿态,而是迫切的现实需求。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俄经济增速比预期还要低,资金外流加速。为了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现代化,俄罗斯现在正想尽一切办法招商引资。4月中旬,俄罗斯政府副总理舒瓦洛夫曾率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到中国招商,这是前所未有的举动。之后,普京也借访问德国之机率领大公司老总参加世界最大工业展——汉诺威工业展,并利用主宾国身份使劲吆喝,鼓励德国企业家投资俄罗斯。

    然而,想要吸引外国资本,本国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健全相关的投资法律,办事程序透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4月2日公布的报告称,腐败仍是外国对俄投资的主要障碍。尽管俄2008年就成立了反腐委员会,但迄今取得的进展不大。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就成为俄政府不得不下大气力做的一件事情。

    当然,也有评论认为,普京此次大举反腐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彭博社最新发表的一篇社论对普京反腐的动机和效果表示怀疑。评论称,如果普京意识不到自己方法的缺陷,那么反腐就会流于一阵风的运动。因为没有一个官僚机构能够有效地自我监督,只有非国有组织与举报者积极参与,才能成功地遏制腐败。但现在,普京似乎只想把自己塑造成俄唯一的反腐勇士,揭露不诚实的官员仍然是克里姆林宫的特权。这样的偶像式反腐能走多远,令人怀疑。

普京反腐 拿下不少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