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美国冷处理钓鱼岛
本刊记者田亮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期间,美方的接待显得很低调。
朝日电视台报道称,安倍访美没有收到预期的“热烈欢迎”,21日到达美国的当晚,没有任何安排,而安倍住在离白宫只有1分钟路程的酒店,奥巴马当晚也没有任何公务安排,却没有请安倍吃晚饭。访问期间,具有实质性的活动只有两场:22日上午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题为《日本回来了》的演讲。除此以外,记者见面会被压缩,美国媒体没有直播画面。最让安倍感到失望的是,对于钓鱼岛问题,奥巴马只字未提。在首脑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对于日本记者有关钓鱼岛争端的问题,奥巴马采取了完全“无视”的态度。这让日本方面很不爽,不时发出抱怨声。
当前,有关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中国海监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方采取措施,主动出击,日舰机近距离跟踪干扰,媒体有关钓鱼岛问题擦枪走火的议论不断。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很想拉美国为自己火中取栗。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政治研究室主任王屏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日本最想知道的是,日中之间如果因钓鱼岛爆发战争,美国是否能为其流血,但美国目前还走不到这一步。《华尔街日报》2月19日刊登“致安倍晋三的一封公开信”,要求其做出承诺“告诉奥巴马先生你绝不会开第一枪,不会危及平民生命”。此前,《华盛顿邮报》刊登社论支持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
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冷落”日本,是因为美国不想把自己绑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想和中国鱼死网破。美国有意提高日本的防卫能力,加强日美之间的同盟关系,但美国在其中必须起主导作用。美国通过向日本出售武器,可对日本进行一些控制。
美国这么做的背景,是美日地位现在还不对等,美国是高高在上的老大哥,不可能任“日本小弟”随意要挟。安倍晋三希望提高日本在日美同盟当中的地位。可美国最多能做到的是给日本松松绑,但想要达到对等,恐怕美国会不高兴。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竭力拉日本加入,日本并没有说立刻加入,只是说开始磋商、谈判,跟之前民主党政府的态度并无太大区别。
王屏认为,美国不想让日本把中日关系搞得一塌糊涂,也有其经济考虑。美国希望在中国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在华利益最大化。日本也不想一味帮美国经济复苏而加入该协定,反而把日本自己的经济搞乱。双方都在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总之,安倍访美不能说成功,但也不能说失败。
观点二
不要轻信美国“冷落”安倍
温宪
在安倍遇冷的数个证据中,奥巴马没有在公开场合对钓鱼岛问题表态成为主要立论。然而,前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格林2月25日说,尽管奥巴马在公开场合对钓鱼岛问题缄口不言,但是在与安倍的闭门会晤中,他与安倍就钓鱼岛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安倍从美方得到了他所期待的表态。现为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的格林还称,在双方会见记者时突显钓鱼岛问题并非适当做法,“奥巴马在这一问题上处理得非常好。”虽然格林现在并未在奥巴马政府内任职,但其消息源自白宫内的老熟人,此说不可不予关注。
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美三方一直在展开分寸感极强的外交博弈。在这一问题上,中、日为当事国,美国之所以介入其间,概因其在此问题上有着无法摆脱的历史与现实干系。中国在与日本据理力争的同时,要求美国严守中立立场。日本仗其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极力拉美国明确选边站,为日本撑腰。美国明里表态中立,但暗里早已选边站队,话里话外全冲着中国来。换言之,在由钓鱼岛问题引申开的战略利益考虑中,美国更看重与日本的盟友关系。
奥巴马之所以此次未在公开场合对钓鱼岛问题表态,更多地出于外交策略的把握。尽管早已在钓鱼岛问题上选边站队,但在美国全球外交的大盘中,东亚地区领土争端并非美国核心利益急务。在早已被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搞得精疲力竭之时,美国政府、国会虽已以多种形式称钓鱼岛问题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但其本意应不愿为钓鱼岛之争卷入军事冲突。美国之所以在钓鱼岛问题上下其手,阴阳两面,还源于其不能不顾及中国的反应。当今的中美关系有着全球性意义,而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又有“原罪”之嫌。美国在此问题上过度刺激中国并不符合其根本利益。审时度势之后,美国对于此次首脑会晤选择了“慎言”一策。
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仍将两边敲打,左右逢源,力争将钓鱼岛争端维持在美国看来的可控范围内。美国的阴损之处在于,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锋对其而言有“坐山观虎斗”之利,客观上发挥着牵制和遏制中国之效。在调整后的美国亚太战略中,日本名列重要盟友之位,与中国相比,亲疏关系不言自明。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国人心中应有数,定力亦应更强。既不要因美日拉紧而过度反应,也不要看到一点外交假象而渲染“冷落”。
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是最终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根本保证。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更为自信、平和与坚定应为题中应有之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进程中,有理、有利、有节仍为需继续悉心把握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