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京城最后的修笔师傅

60年来,张广义修好了50万支钢笔,他的店铺是钢笔爱好者、收藏者心中的圣地

本刊记者 | 姜璐璐 《 环球人物 》(

    如果不是特意寻访,在车水马龙的北京东四南大街,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广义修笔店”这间不起眼的小门脸。

    推门进屋,几乎让人以为穿越到上世纪80年代:逼仄的空间、老式的柜台、古董般的台灯、砖头式收音机,墙上贴满褪色的奖状、报纸和照片。屋里没有暖气,只有一台老旧的暖风机,为这间小屋多少增添了一丝暖意。

    柜台后,82岁高龄的张广义正一手拿着钢笔,一手拿着放大镜,在台灯下仔细“诊断”。“这两根要修,”张师傅抬起头,把剩下的几支笔交还给顾客,“这些都没毛病,回家拿三四十度的温水泡,冲洗干净就好使了。”片刻工夫,两支笔便修好了。“小毛病,也没换配件,不收钱。”张师傅说。“那哪儿成呢。”顾客掏出钱执意要给,推来让去,最终没拗过张师傅,只得接过修好的笔,又道了谢,推门离开。

    “这也是老顾客了。”尽管年过耄耋,张师傅的动作、言语却相当敏捷,不显老态。“我80多岁了,还有人需要我,这就挺不错的了。”

    一半老主顾,一半生面孔

    因为年事已高,张师傅修笔店每天的营业时间只有下午3点到5点两个小时。“这不比开饭馆,一到饭点准有人来。有时候,一直不来人;有的时候,连看的带买的,还有参观的,得排队,说不准。”

    这一天,恰好赶上了人多排队的日子。顾客陆续登门,小店一时间显得有些拥挤。“好久没过来了,今天路过,没别的事,就进来看看您。”一位年过六旬的女士一进门便热络地和张师傅寒暄起来,随后又扭头告诉记者,“小时候我就住在这儿,老上张师傅这儿来修钢笔,这都快50年的老情谊了。张师傅年轻时长得可精神了,那手艺,没的说。”“我这也算是‘臭名远扬’了。”张师傅也笑道,又叮嘱着对方“天冷,慢走,有空再来”。

    在生活相对拮据的五六十年代,钢笔是一件珍贵的文具。当时很多文具店里,都会有修钢笔的师傅,修钢笔、换笔尖也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经历。张师傅的老主顾中,有些人至今还在坚持用钢笔写字,因为信任张师傅的眼光和人品,他们不但会来这里修笔,也来这里买笔。张师傅说,正因为这样,他对店里的钢笔质量把关很严,生怕辜负了大家的信任。一次,他发现一种名牌钢笔的畅销型号质量明显下降,就再也不进这种型号的钢笔了。“人家花不少钱买的钢笔,没多久就使坏了,心里多别扭。”

    “现在到店里来的顾客,一半是老主顾,另一半是生面孔。”张师傅说,这些生面孔,有些是朋友介绍来的;有的是看到报道慕名而来,带着钢笔请他“妙手回春”;还有人是出于好奇,想来参观参观。

    每次媒体报道后,修笔店总会小小地热闹一阵。这也让张师傅体验了一把“为盛名所累”的困扰。“好多人大老远专门来找我,还有人在外省市、国外,托朋友带笔过来的。我就怕修不了,让人家白来一趟。”专程来修笔的人拿来的常常是十几年、几十年前的老钢笔,其中大多是高级进口钢笔。如今,这些笔的配件都找不到了。为了不让顾客失望,张师傅只好找出自己多年精心收藏的老钢笔,拆下上面的配件。“现在我手里一支好的老钢笔都没留下。”他有点惋惜。

    难以割舍的钢笔情缘

    张师傅与钢笔的缘分,要追溯到65年前。1947年,17岁的他开始跟随父亲一起卖钢笔。顾客的旧笔出了毛病,也会带来让他们帮着修。就这样,张师傅从更换小零件开始,摸索着换笔尖,为摔弯的笔尖“整形”。如今店里那张摆满修笔物件和废旧钢笔的桌子,见证了他60余年的修笔生涯。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张师傅的店搬进了东安市场,后来又搬到了东四。一块刷成白色的木板写上“广义修笔店”当作招牌,一用就是30年。“文革”结束后,全社会兴起学习文化知识的潮流,修笔行业也迎来一个高峰。张师傅记得,那时常常早上还没开门,外面就已排着二三十位顾客。因为手艺高超、服务态度好,他获得过“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全国商业系统劳动模范”等一大堆荣誉。

    几十年来,东四大街经历了数次改造,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这家朴素的修笔店里,时光仿佛静止了,两扇小门一关,便隔绝了大街上人潮涌动的喧嚣。

    张师傅说,这60多年来,经他手修好的笔不下50万支。他修过的最贵的笔,是一位女士带来的一支价值近3万元的万宝龙镶钻金笔,笔尖不慎摔弯了。这名女士咨询专卖店后,被告知要寄回原产地,需要半年左右才能修好寄回,费用大概要3000元。而张师傅只收了她200元。

    从90年代后期,用钢笔的人越来越少,张师傅的生意也逐渐清淡下来。电脑的普及,更让传统的文字书写方式边缘化。北京曾有的上百家修笔门市部,到现在,只剩下张师傅的广义修笔店了。

    眼看着修笔行业不可逆转地衰落,张师傅心中倍感落寞,但他从未想过停业。东四南大街是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段,这些年来,不断有商户找到张师傅,出一年10万元的高价租他的店面,却被他一一回绝:“这不是钱的事。”

    和钢笔打了一辈子交道,张师傅对钢笔的感情,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在他店里出售的钢笔,除了一些高档礼品笔,大多式样简单、朴素。外面常见的那些花花绿绿的钢笔,在他眼中,是“哄小孩用的,不是给人好好写字的”。每位顾客离开时,他也总不忘交代一通钢笔的使用、保养注意事项,“不管贵贱,都得爱惜。”

    一天挣了5元钱

    几年前,有位顾客从外地特意赶来,想让张师傅给他的派克金笔“点笔尖”。“我朋友说,您给他点过一次笔尖,钢笔用了30年还好用,我想请您也给我点一点。”

    点笔尖,是张师傅当年的得意绝活。在钢笔尖上,有一颗比小米粒还小的圆珠,圆珠掉了,钢笔就不能用了。要修好钢笔,就要把圆珠粘到笔尖上,再在圆珠上开出缝。这道工艺在笔厂里都是激光加工,张师傅则是通过点焊手工操作。

    一向不让顾客失望的张师傅,这次却不得不拒绝了顾客的要求,“20年前我就点不了了。”长期点焊,让张师傅患上了视网膜炎,这项绝技再无法施展了。

    张师傅的子女都没有传习他的手艺,他收过徒弟,但时间不长,就没人愿意学了。他自嘲道:“学这个,不如摆一自行车修理摊。谁愿意让自家孩子学这个呢?”

    让他略感欣慰的是,近些年来,很多年轻人也常来他的小店。其中有不少是硬笔书法爱好者,而且很多成了回头客,即便不修笔、买笔,也会来看望他,陪他说说话。

    张师傅不知道,在很多钢笔爱好者、收藏者的心目中,这间小小的店铺俨然是一处圣地。在网络上,很多人常常会提起他的名字,他们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敬仰”。这份敬仰,不仅仅是因为他高超的技巧。为了每天准时开张营业,82岁的张师傅一生没有离开过北京,即便在北京,他去过的地方也寥寥可数。被评为全国劳模时,他曾被邀请到外地旅行,但因为怕让顾客白跑一趟,他也拒绝了。

    采访当日,记者在小店里坐了两个小时,其间张师傅检查了20多支笔,其中有5支被他诊断为“修不了”,还有十几支“不用修,泡泡温水就好了”,前前后后一共只修了3支笔,其中2支没收钱,另一支换了个配件,收费5元。无论收费与否,每个顾客临走前,他都会说上一句:“要有问题,您再来找我。”

    送走最后一位顾客,张师傅打开了收音机。抬起头,就能看到墙上挂满的褪色的奖状、锦旗,以及包括吴祖光、王铁成在内的社会文化名人赠给他的书法作品。挂在工作台正上方的,是一面“先进个体劳动者”锦旗和一张“信得过个体户”奖状——在这里,“信得过”不再是轻飘飘的3个字,而是一份长达60余年的尊敬和信任。

袁厉害:想接孩子们回家
反枪斗士遭万人驱逐
韩德云:财产公开就像给官员照X光
京城最后的修笔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