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世界舞坛身价最高,崇尚自由特立独行

希薇·纪莲,不当只会模仿的木偶

本刊记者 | 王乐然 《 环球人物 》(

    “希薇·纪莲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舞者”,这是世人给予纪莲的所有赞美中最具概括性的一句。11月12日晚的中国国家大剧院里,当纪莲的最后一场独舞《再会》结束,幕布缓缓落下时,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纪莲多达6次的谢幕再次诠释了这句话。

    希薇·纪莲是一位天生的舞者,即使以芭蕾的苛刻标准衡量,她的身体条件也是超乎寻常的优异:修长而灵活的美腿和强劲的肌肉力量让她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本。她特立独行,却是众多大牌编导最心仪的合作者;她是当今世界舞坛身价最高的女星,又是全球各大剧院争相邀约的巨星。在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芭蕾人物后,她又进军现代舞,在2012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希薇·纪莲被授予金狮终生成就奖。

    《泰晤士报》首席舞蹈评论家黛布拉·布雷恩谈起纪莲的成功时说:“纪莲是真正的无人能及,因为她是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舞者。”

    六千英里之外来的芭蕾舞者

    纪莲此次来华,是她阔别中国舞台长达13年之后的再次亮相,演出的作品《六千英里之外》是她与当今最重要的三个舞蹈编导马兹·艾克、威廉佛塞斯和伊利基利安合作的结晶。

    虽然现代舞蹈作品并不以展示技术技巧见长,但是在《六千英里之外》中,纪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身体能力依旧令人震惊,轻盈的跳跃、完美的平衡、极强的爆发力,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经年近47岁的舞者。岁月对舞蹈家来说是残忍的,尤其是对芭蕾舞者。只有天赋极高,又兼备极强耐力与至深领悟力的舞者才能突破层层艰难,在芭蕾的世界里成为不老的经典。至今,能达到此程度的舞者不足10人,而其中既能保持绝佳的技巧水准,又能打破古典芭蕾的苑囿,舞出一条新路的舞者,恐怕只有希薇·纪莲一个。

    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现场,所有观众都屏气凝神,跟随这个舞蹈精灵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神奇之旅。《六千英里之外》让人们领略了希薇·纪莲在现代舞领域的风采,充满创意,充满精神的力量。 

    纪莲对作品拥有非凡的领悟力,她的合作者遍布世界各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台湾著名的编舞家林怀民就曾为纪莲编舞。她从这些优秀的艺术家身上获取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她曾在一出舞剧中,把武术与芭蕾完美结合在一起,纪莲表示,“我就是喜欢新鲜的东西,比如武术,看到就想要学习。”

    在跳舞的时候,羞涩不属于我 

    林怀民曾说过,他眼中的纪莲是“一位集脆弱的小孩与掌握自身命运之战士于一身的舞者”。

    林怀民的眼光很精准,因为他看到了这位叱咤舞坛的女神作为一位普通人的内心世界。纪莲的确是脆弱的,以至于在47岁的年纪,她仍未能彻底摆脱害羞的性格。“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即使是出去买面包这样的小事也是一个超级大的考验。如果一个陌生人和我说话,我会感觉被入侵一般很不自在。”

    在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时,红发黑衣的纪莲再次谈及自己在台上台下截然不同的表现,她盯着空气中某个未知的点,慢慢地说:“我什么时候害羞呢?可能跟3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一起谈话的时候,又或者是在这样一个小厅里面与陌生人见面的时候,这些场景都会让我有羞涩的感觉;但是一旦站上舞台,那些感觉就全没有了。这就是我,连我自己都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或许是个谜吧。”

    纪莲196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机修工,母亲则是体操教练。在母亲的培养下,纪莲从小练习体操,被寄厚望于日后在奥运会赛场上一展身手。11岁那年,她来到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短期进修,其间深深爱上了芭蕾舞,老师们也对这颗芭蕾舞苗子惊叹不已:当别的舞蹈演员弯腰穿舞鞋时,她却在头顶上系鞋带。更重要的是,她还拥有过人的体魄、聪慧的头脑和肯吃苦的决心。纪莲就此踏上芭蕾之路。

    她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在舞台上旋转时的感觉:“我发现我能通过舞蹈这种方式表达我用所有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虽然我在不工作的时候,还是会因为胆怯而逃离人群,但至少在跳舞的时候,羞涩已经不属于我。”

    16岁时,纪莲加入了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两年后便赢得瓦尔纳国际芭蕾舞大赛金奖,这次得奖使她受到舞蹈巨星鲁道夫·努里耶夫的赏识,从而成为巴黎歌剧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席。

    所有的一切,只为跳得更好

    就像是回到海洋的鱼,舞蹈,让纪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剧院邀请纪莲演出。正当她事业如日中天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89年, 因为巴黎歌剧院不愿更改与其签订的合同,限制了她接受国外邀请出国演出的机会,纪莲毅然提交辞呈,转投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她的举动令整个法国舞界震惊,继而愤怒。媒体甚至对她冠以“被宠坏的明星”、“法国的问题人物”等恶名。 提到那段经历,纪莲说:“一个舞者的生涯是短暂的,我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实现自我,这就是我离开的原因。我不能让别人来支配我的时间,我不能去穿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衣服,如果那样我肯定跳不好,我只是想跳得更好而已。”有意思的是,当初和她打得不可开交的巴黎歌剧院铁腕艺术总监努里耶夫,多年之后却感慨:“纪莲是唯一可能成为我妻子的女人。” 

    那场斗争,纪莲是最大的赢家。她以“客座首席艺术家”的身份加入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只要保证每年25场演出,她可以接受任何其他剧院的邀请。自此,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为她敞开了大门,她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让人们看到了舞蹈更多的可能性。

    不料没过多久,她又开始了和英国保守派芭蕾的斗争。在艺术风格保守的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特立独行的纪莲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人们难以容忍一个如此不遵守英国古典芭蕾规范的舞者。她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更是引来周遭一片质疑声,嫉妒的人嘲笑她为“跳踢踏舞的提线木偶”。

    英国人叫她“Miss No(不小姐)”,可纪莲不为所动,她永远昂首前行,并最终使规则适应了她。“命运如同一列火车,当它飞驰过身边,你可以选择上不上车,说不还是说是。”

    就在星光无限之时,纪莲却已经开始反思古典芭蕾,转而进军现代舞。因为她需要更自由的舞台,去探索更多可能性,去追问舞蹈的意义,寻找舞者的自我。采访中纪莲说:“我反对的不是古典,而是守旧。我觉得很遗憾,无聊、缺乏激情和智慧正在蚕食古典芭蕾。我不想充当叛逆者的代表,但是如果你不发表你的意见,就只是个被动的木偶。对我来说,模仿——无论是在芭蕾舞或现代舞——从来不够。一个舞蹈得有生命,有个性。”

    由于纪莲叛逆的性格和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的先锋意识,人们总是拿她和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相比。而事实上,与其说她是一个颠覆者,倒不如说她是一个探索者,一直在寻找舞蹈的价值才是她真正的追求。

    纪莲至今单身。在接受采访时她说,她不认为婚姻有那么重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和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夫妻本质是一样的,她不觉得有任何人、任何事是可以长久依靠的。在中国的这台演出,被她定名为《六千英里之外》,因为她坚信:我们无需与敬仰和喜欢的人时刻相伴。她将这台演出送给天下所有志趣相投的人。

希薇·纪莲,不当只会模仿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