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花3年拍农民工的回家路

我想,必须要替这些农民工喊出声音,必须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他们的

范立欣(口述) 本刊记者 | 田亮(整理) 《 环球人物 》(

    智利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我们国家现在处在纪录片大发展的时代,不乏关注历史、动物、地理方面的优秀作品,但有一点遗憾——我们有相册了,但相册里装的都是“风景照”,不是“家庭照”。等我们的孩子懂事了,看到这个家传的相册,发现里面全是《故宫》、《舌尖上的中国》……过300年再拍这些,它依然在那。但农民工、“80后”、“90后”、富二代等,就这个时代有,这就需要纪录片体现它的力量和价值。

    被三组镜头触动

    上世纪末,我在电视台工作,常扛着摄像机外出拍摄。那时正是DV(数码摄像机)和纪录片风潮兴起的年代,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城里,很想知道这个国家最贴近土地的那一层——农村,到底在经历什么样的变革,便总拿着DV去拍与农村相关的素材。

    我拍的第一个完整纪录片讲的是一个农民工,他就住我家旁边,靠蹬三轮车挣钱。由于是黑车,他的车两三个月就会被没收一次。他整天担惊受怕,但没办法,因为要寄钱回家养两个孩子。我拍了一年,然后剪辑成25分钟的短片,那是我跟纪录片的第一次“恋爱”。这部片子大概只有五六个人看过。

    2003年12月,栏目组派我去拍春运的新闻。在整理素材时,3组镜头触动了我:一组是好多农民工在月台上从车窗爬进火车;另一组是南下的火车,画面上都是青山绿水;还有一组是北上的列车,看到的则是林海雪原。当时我就觉得身体好像被电击了一样——这些农民工从城市奔向四面八方,不久又要回来继续付出,为的就是一年之后能够再次踏上列车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城里人对他们则是一种漠然的态度,甚至鄙夷他们:嫌农民工随地吐痰,把城市的环境弄脏了;当他们一上公共汽车,城里人就躲得远远的……我想,必须要替这些回家的农民工喊出声音,必须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他们的。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2006年8月,已经辞掉电视台工作的我,一个人跑到广州,每天早上从广州东边坐地铁到西边的工厂区,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地找故事、找人物。

    我想找的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农民,回家光坐火车还不够,还要转汽车、三轮;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最好十四五岁,即将选择是继续上学,还是辍学打工。20多天过去了,我终于找到一对夫妇,男的叫张昌华,女的叫陈素琴,来自四川广安市大安镇回龙村。他们有一个16岁的女儿,叫张丽琴;还有一个儿子,都在老家读书。

    最开始,张昌华夫妇很害怕,担心我是骗子,问我要不要钱,我说:“不收钱,但也不会给你们钱,这个故事虽然讲的是你们,但折射的是整个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他们这才答应让我跟拍。

    张昌华很少说话,但自尊心很强。他不爱和我们一起吃饭,虽然每次都是我请客,而且吃的只是简单的街边小炒,他也觉得奢侈。不管我怎么跟他说,他还是会和我保持距离。整个拍摄过程中,不管自己的生活遇到多大困难,他从来没有张口向我寻求过帮助。

    是它驾驭我,而不是我驾驭它

    很快,第一个春节拍完了,我东拼西凑准备的30多万元也花光了。2007年年底,我找到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女制片人,她愿意投资,但开出了条件:投资30万元,要一半版权。我没有同意。她说:“你若无法同意,我只能不投资。”听完这句话,我声泪俱下:“那个农民工的女儿,已经辍学去广州打工了。农民工夫妇心急如焚,他们送孩子上大学的梦想就要破灭了。我砸锅卖铁也得把片子拍下去,等不了,错过这个时间,故事就没有了,前边的付出全部白费,我对不起这个故事。”这位制片人最后还是心软了:“那好,我私人借给你20万元,因为我看你这个小伙子是在认真地对待这个事情。”

    有了这笔钱,我们顺利拍完了2008年春节。对于所有在广州经历春运的人来说,那都是一段刻骨难忘的记忆。那一年,南方遭受大雪灾,没有火车进站,几万人滞留广州。张昌华一家三口在站里等了4天4夜,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无意当中,我听到张昌华和一个警察吵了起来。警察说:“你们这些外地人,都跑到我们广州来干什么呀?”原本安静的张昌华一下子爆发了:“我在你们广州打了十几年工,你们广州人对我们一点都不好。要不是我们广安的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广州现在说不定还不如我们四川好呢!”警察哑口无言。很可惜,由于技术问题,这个场面没有保留下来。

    第二天,我和摄影师跑到广场边的高架桥上拍火车站全景,看到的全是人头。跟着张昌华一家,他们的艰难、苦楚我们都看在眼里,能够体会一个农民工为孩子和家庭要付出多大代价,忍受多少委屈,而在这一刻,在这个镜头里,哪一个人又不是这样呢?我的心酸一下子乘了几万倍。跳出广州站,中国几亿农民工,哪一个又不是这样呢?如果再乘以几亿,这种酸楚已不是一个人的心能够承受得了的。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个故事已经不是我的作品了——是它驾驭我,而不是我驾驭它。

    火车站那一幕让我感觉到的是心酸,张昌华女儿的问题则让我感到了心痛。

    “90后”张丽琴是一个十分叛逆的女孩。她最喜欢外公,2003年外公去世后,她更叛逆了。张丽琴初三毕业那年,张昌华夫妇回老家,她都不喊爸爸、妈妈,仅用“你、我、他(她)”代替。这次来广州打工,也刻意和自己的同学在一个工厂,避开父母。

    回到四川后,张昌华想让她留下继续上学,她不愿意,还挑战父亲的权威,甚至在父亲面前自称“老子”。张昌华动手打了她。那个场景反射出很多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割裂和矛盾等。它让你不得不感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让上亿农民进到城里,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出巨大牺牲,想换来下一代人社会地位的上升。但是,这种牺牲恰恰不能被留守的孩子所认可。这到底是谁的错?

    人的境遇要能反射时代的精神和纹理

    《归途列车》除了得到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还得到了最佳商业报道奖。外国观众可能觉得这个片子反映了一个很深刻的全球化矛盾——东西方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奉行消费主义,然而他们消费的廉价产品凝聚着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汗水、泪水。我在国外放映时也谈过:“你身上穿的牛仔裤是几十、几百个终年见不到自己孩子的人做出来的,你觉得它真的只值30美元(约合187元人民币)吗?”“如果我们不反思、不改变,依然是买件衣服穿不了几天就扔掉,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体制的帮凶,而且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好的纪录片看重的是人性的价值,人的境遇要能反射时代的精神和纹理。一个导演应该是细腻的人,对生活保持好奇心,很细致地观察到整天出现但会被所有人忽视的细节。还要放得下很多普通人非常看重的东西,比如名利。接下来,我想拍一部“农二代”的片子,看他们能不能融入城市。可能拍摄过程又是一个3年,但无论付出多少,都值得。

葛浩文,帮莫言得奖的功臣
花3年拍农民工的回家路
王安石 给天下开错了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