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有人骂他是个讨厌的“高丽棒子”,也有人说他“希望中国变得更好”

金宰贤:“中国像西瓜,从外面看不透”

本刊记者 | 田亮 《 环球人物 》(

    上海虹泉路一带,是韩国人聚居区,到处是卖韩国商品的超市和韩式餐厅。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与金宰贤在约定的一家咖啡馆见面后,他嫌太吵,又带记者去了另一家相对安静的咖啡馆。与记者并行过马路时,他将手臂挡在记者前面,意在让记者注意行驶的车辆。

    “我很讨厌过马路时开车和骑车的人,尤其是骑电动车的,他们根本没把行人和路灯放在眼里。每当这时候,只好让着他们,但我很气愤。”金宰贤告诉记者。他个子不高,1米7出头,穿一件休闲式西装,戴一副黑边眼镜,操着一口流利的“韩式”普通话,让人很容易判断出他是个韩国人。目前金宰贤正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谈话中,他最喜欢强调的3个字是:“我觉得”。

    今年5月,他在出版的新书《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中罗列了诸多对中国的不满和批评,在微博上招来骂声一片:既然你那么不喜欢中国,滚回韩国去算了!金宰贤却心平气和地说:“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读过我的文章,只是看到了书和文章的标题。而能够完整阅读我文章的网友,大多数会认可我的观点。”专栏作家老愚这样评价作为“中国观察家”的金宰贤:他试图充当中韩民众之间的沟通者,低调、和善,他的建议及批评,顾及中国人的感受,内心希望中国变得更好。

    小学时开始看儿童版《三国演义》

    今年39岁的金宰贤,出生于韩国南部海港城市马山,在一个普通的韩国家庭中长大,父母是公司里的管理人员。“韩国也属于汉字文化圈,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像英国和欧美国家喜欢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典故一样,它们虽然不是一个国家,但同属一个文化圈。”金宰贤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读《三国演义》,“它一直是韩国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我们家有大概10本儿童版的”。

    上高中时,金宰贤开始喜欢读《论语》、《庄子》、《史记》等典籍,“《道德经》太难了,读过但看不懂”。他当时就相信,中国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怀着对中国的美好憧憬,金宰贤选择了高丽大学的中文专业。1998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进入北京语言学院(现为北京语言大学)进修汉语。5个星期的学习结束后,他背起背包到中国各地旅游了半个月,从北京坐火车到了上海,又去了苏杭、少林寺、西安。“当时我在旅途中见到的中国人,都对我特别友好。那是迄今为止我在中国度过的最愉快的两个星期。”

    来中国之前,金宰贤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了解得并不深入,“除了看古书、典籍外,还曾经通过电影了解中国,比如通过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我了解到了中国的二胡、戏曲等等”。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金宰贤在这一年来到中国青岛的一家韩国公司从事贸易工作,从此,他开始正式在中国生活,看到了更多的中国电影、书籍和网络民意。2006年9月起,金宰贤在北京大学读了两年MBA,之后在上海的一家韩国公司从事投资咨询方面的工作,2009年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方向是公司财务。2010年5月,他开始在FT中文网上发表文章,正式进入到一个“观察家”的角色。

    9年的观察,让他总结出了10个不喜欢中国的理由:中国房价太高;过马路没有章法;景区门票价格疯涨;乌龟网速;看病难、看病贵;中国人不喜欢说“对不起”;花钱不等于能得到优质服务;影院里不能看《肉蒲团》;好货贵,但便宜没好货;到底能吃什么?“我这几天还在逐个思考这10个理由,发现一个都没变,每个问题都继续存在着。”金宰贤的话语中有种真诚的忧虑。

    但也有让他欣慰的事,他的读者越来越多,学校里的很多学生都想和他当面进行探讨,还有在韩国留学的中国人想趁他回韩国的机会约他见面。“希望将来有一天,我的常识和我遇到的中国人的常识会是一致的。”金宰贤说。

    “韩国甚至全世界都离不开中国”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看过你文章的中国人认为你是个不喜欢中国的“高丽棒子”,但另一方面,你在中国工作生活了9年。你对中国到底怎么看?

    金宰贤:我知道我对中国的批评,也引起很多中国网民的批评。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不关心也不希望中国发展的话,我绝不批评中国的任何事情。

    环球人物杂志:在生活中,你有中国朋友吗?你和他们相处得好吗?

    金宰贤:我的中国朋友数量远远超过我其他国家的朋友,当你拥有的一个国家的朋友越多,你就越会关心和喜欢上这个国家。我和我的中国朋友相处都很好,不会有争吵,他们都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有一次,当我谈到“中国的孔子”时,旁边的一位中国朋友就开玩笑地说:“孔子不是你们韩国的吗?”或许也有人讨厌我,但没人对我说出口。

    环球人物杂志:你说过“中国像西瓜,皮和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颜色,从外面根本看不透肉是什么颜色的”,这么多年的深入观察,你觉得你现在了解中国吗?

    金宰贤:中国地大物博,维度和变量都很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只能是盲人摸象,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国。我不可能知道中国的所有事情,但在谈论一个问题前,我会调查和学习。我觉得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注重专业性。

    环球人物杂志:在中国生活的这9年间,你觉得中国有什么变化吗?

    金宰贤:最根本的变化就是GDP提高了很多,中国人的收入也提高了很多。快速发展也带来一些其他变化,拜金主义蔓延得更加厉害,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追求更加不平衡。为了未来的健康发展,中国迫切需要重建一个良好的价值观。

    环球人物杂志:你在首尔、北京、上海都生活过,最喜欢哪个城市?

    金宰贤:我毕竟是个韩国人,最喜欢的还是首尔,我在那里生活很方便,城市也很干净。我最喜欢的中国城市是北京,因为那里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故宫、国子监、雍和宫……我都去过。上海似乎就是一个普通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不足。

    环球人物杂志:明年博士毕业后,你还会继续留在中国工作吗?

    金宰贤: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好说,要视到时的情况和机会而定。哪怕我将来在韩国工作,也会经常来中国,反正我离不开中国,韩国甚至全世界都离不开中国。

    “屈原当然是中国人”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的文化界把你定义为一名“来自韩国的中国观察家”,你认为恰当吗?日本留学生加藤嘉一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文章,在中国年轻人中引起很大反响。你了解他吗?

    金宰贤:我很高兴自己能成为一名观察家。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现在很多外国人都在关注、研究中国,我也是其中一分子。每个“中国观察家”都可以给中国人和关心中国的人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不同视角。

    拿加藤嘉一来说,我觉得他是在代表自己的国家思考,他是学习政治的,以后要考虑在日本从政,但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我比他更会站在世界公民的立场考虑中国的问题。中国的发展不仅会纵向影响中国的未来,也会横向影响整个世界,包括韩国。

    邓小平说过白猫黑猫论,我要说的是,不管是自家养的猫,还是别人家的猫,只要能抓耗子就是好猫,但现在好像外来的猫还不太多。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评论说你的观察是肤浅的,只看到了最表面的一层。

    金宰贤:我注意到了有些人的这种说法。我觉得,我只能说到这个层面。外国的观察家用外国语言表达自己的深层次想法时不会受到限制,但如果用中文表达,就会受到限制。

    环球人物杂志:近几年来,中韩两国之间经常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有韩国学者说孔子是韩国人,还将端午节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6月23日就是端午节,你认为屈原是哪国人?

    金宰贤:对于韩国非主流媒体对类似事情的报道,我首先感到非常遗憾。屈原当然是中国人。很多中国人认为韩国抢夺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但其实韩国申报的是“江陵端午祭”,它是由该地区的祭礼、舞蹈和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的,与中国人吃粽子纪念屈原完全是两码事。对韩国而言,中国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国家,韩国人也过春节和中秋节,这是比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更重要的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是东亚文化的共同分母。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中国人因为类似事件对韩国产生愤恨并加以批评。你如何理解中国人的这种反应?

    金宰贤:我第一次来中国时,觉得中国人非常热情,没想到现在会发展到这样一个境地。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部分中国人需要发泄,韩国人成了他们发泄或嘲笑的对象。我想这股潮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跟各国的民族主义有关。当两国之间产生矛盾时,我会从三个角度考虑问题:中国的角度、韩国的角度和我认为是正确的角度。我尽量客观地看待一些事情。

    中国跟韩国好比经常吵架的夫妻,双方的利益很相近,所以会产生一些误会。正因为我们的共同点太多,所以才会产生比其他国家更多的误解和矛盾。

    环球人物杂志:在你看来,韩国人对中国又是怎么看的?

    金宰贤:韩国人很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东周列国、三国演义、长城、故宫、兵马俑……这些也是东亚文化的元素,我们离不开。但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中国看得到,所以我觉得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我发现很多中国城市在发展起来之前都不一样,发展起来之后都会同质化,反而损害了自己原本所具有的传统的味道,也会降低韩国人对中国的兴趣。

    其实,韩国人对中国的情绪是挺矛盾的。韩国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这一处境让韩国警惕。

    环球人物杂志:有媒体曾以1.2万中国人为对象,调查“不太喜欢哪个国家”,结果,回答“韩国”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40.1%。对此,你是什么心态?

    金宰贤:我从未想过韩国会成为中国人最讨厌的国家,这让我十分心酸。我想这是因为韩国极个别人说出了中国民众不喜欢听的话,但这并不代表大多数韩国人的观点。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网络上有人说我是个讨厌的“高丽棒子”,因为我写了一些令人讨厌的文章。我写文章,喜欢写有态度的,能改变某些事情的文章,所以我写出了一些问题,而好的现象就没必要写出来。我觉得,中国和韩国之间应该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沟通。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往往为了安全起见会做最坏的打算,但如果我们能好好沟通,双方之间的误解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国家之间,有如朋友之间一样,沟通才是硬道理。

    环球人物杂志:你是愤青吗?

    金宰贤:我不是。如果每个人都能换位思考的话,就不会有愤青。

    金宰贤微博上的自我介绍中写着:实事求是,和而不同。这是金宰贤面对中国的态度,也是他希望得到的,中国人对他的态度。

金宰贤:“中国像西瓜,从外面看不透”
美国金牌主持,“毒舌”年代的厚道人
真实的镖局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