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俄内阁里的“80后”和“70后”

专家称,他们的闯劲,对俄经济发展非常关键

本刊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 张晓东 本刊记者 | 刘畅 《 环球人物 》(

    5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任命新一届政府成员。这份名单出炉不易,用了普京和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半个多月的时间,普京为此还推掉了5月18日在美国戴维营举行的G8峰会。

    据俄总统办公厅新闻局发言人称,总统令颁布当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梅德韦杰夫。普京说:“根据宪法和我们事先达成的共识,你提名的所有内阁候选人,我与他们都一一见了面。我已正式签署命令,愿你和你的同事们工作顺利。我认为,我们在新政府中安排新面孔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份由1名总理、7名副总理及21名部长组成的名单中,有3/4的成员为新面孔,有近一半成员是1970年前后出生的,成员年轻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最年轻的通讯与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古拉·尼基福罗夫出生于1982年,副总理阿尔卡季·德沃尔科维奇出生于1972年,开放政府联络部部长米哈伊尔·阿贝佐夫出生于1972年,能源部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出生于1971年。

    老师眼中百年一遇的好学生

    新任通讯与大众传媒部部长尼基福罗夫是位典型的高帅富“80后”,也是新内阁成员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一位。即便在接受总统任命时,他也随身带着iPad,以便随时与网民互动。当选部长后,尼基福罗夫第一时间在微博网站Twitter上开通了自己的页面,用微博向网民征询建议,并回复网友评论。

    在伏尔加河中游,有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这就是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首都喀山,那里曾留下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列宁等人的足迹。1982年6月24日,尼基福罗夫就出生在喀山。

    在喀山,曾经教过尼基福罗夫的中小学老师对他今天的成就一点也不惊奇。启蒙老师伊琳娜面对记者毫不掩饰内心的激动,她说:“像科里亚(尼基福罗夫的昵称)这样的学生百年才能遇到一个,他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非常独立。您想象一下,一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像锥子一样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认真听讲,那会是什么样。他对老师的提问总是回答得令人称奇。”

    随着年龄增加,尼基福罗夫在学业上的表现日益出色。喀山市139中学教务主任奥丽佳曾经是尼基福罗夫的老师,她告诉记者,很早就看出尼基福罗夫会有一个远大的未来,是一只必将高飞的鸟。她说:“我和其他老师都一致认为,他肯定会被招到莫斯科去。这是一个聪明、充满魅力的小伙子,在数学,特别是信息学上根本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奥丽佳举了一个例子,尼基福罗夫读七年级的时候,喀山市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天才少年科技大赛,在那次大赛上,尼基福罗夫演示了自己编写的电脑游戏。“1996年,一般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鼠标,什么是键盘,他已经能够开发电脑游戏了!”提起自己的学生,奥丽佳至今还是那么骄傲。

    当同龄人还在球场上疯跑时,尼基福罗夫已经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了。九年级的时候,他与同样痴迷于信息技术的同伴合伙开办了一家公司,为同学们提供互联网服务,铺设校园局域网,批发路由器卖给同学们。尼基福罗夫后来回忆中学时候的经历说:“当年那些活动没有什么收入,但是积累了商业经营、人员管理和预算等方面的经验,这是无价之宝。”

    1999年,17岁的尼基福罗夫高中毕业,获得金质奖章,以“俄罗斯年度学生”荣誉称号被保送进喀山国立大学经济系。这时候,世界先进国家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尼基福罗夫察觉到计算机浪潮就要在俄罗斯兴起,于是投资创建了计算机网站喀山网(Kazan Portal,俄罗斯首批本地化网站之一)。在两年时间里,他的网站访问量翻了好几倍,实现了盈利。也正因此,他受到了政府的关注。

    这些商业活动并没有影响到尼基福罗夫的学业,喀山大学统计系教授古泽尔对记者回忆说:“尼基福罗夫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的学生,有着超出常人的思维,做每件事都很有创新。2002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这是尼基福罗夫的实践课。为了方便调查,他竟把片区所有家庭的电话号码搞到手,在入户调查之前,先打电话以确保家里有人,这样就不至于扑空。”

    2004年大学毕业后,尼基福罗夫进入喀山市现代因特网技术公司,任副总裁。这时,先进国家正在积极打造电子政府,鞑靼斯坦共和国也不例外。时任鞑靼共和国总理办公厅主任的明尼汉诺夫,很早就有意创建电子政府,也一直在物色这方面的人才。

    尼基福罗夫就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出现的正确的人,明尼汉诺夫无疑是他的伯乐。2005年8月,尼基福罗夫出任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理信息技术顾问一职,主要从事开发电子政府工作。这期间,他领导并推广实施了几个大型项目,使得大部分公共服务可以通过电子形式提供给民众。

    时任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新闻局长的库兹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尼基福罗夫是俄计算机领域最具先进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电子政府计划的制定者。在尼基福罗夫的带领下,靼鞑斯坦共和国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水平领先全国,目前仍是其他联邦共和国学习的榜样。

    凭借这一突出的成就,尼基福罗夫很早就被当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看中,2009年进入俄罗斯总统人才后备库100人名单。2010年4月,尼基福罗夫出任鞑靼斯坦共和国副总理兼信息化与通讯部部长。

    在很多人看来,尼基福罗夫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成就,对急于建设电子与开放政府的俄联邦政府来说太有用了。公正俄罗斯党议员波诺马廖夫说:“对尼基福罗夫的任命是期待之中和唯一没有争议的,他的工作业绩在联邦共和国是人所共知的。”

    虽然尼基福罗夫年纪轻轻就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他并没有耽误自己的婚姻大事,如今,他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

    三位“70后”,各有各的路

    内阁中还有三位“70后”同样引人关注,他们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开放政府联络部部长阿贝佐夫以及能源部部长诺瓦克。

    德沃尔科维奇是新政府主席团成员,具体负责经济、工业、运输、农业和自然资源,可算是年轻、位高、权重。

    1972年3月26日,德沃尔科维奇出生于莫斯科,父亲是国际象棋领域的国际级裁判。也许是遗传,德沃尔科维奇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惊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业成绩一直优秀。1994年,德沃尔科维奇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专业是经济控制论,后赴美深造。1997年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当年回国。

    随后的3年时间里,德沃尔科维奇进入俄罗斯财政部经济专家组,成为联邦政府智囊。2000年,他作为专家进入联邦政府战略制定中心,该机构曾经走出了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许多官员,包括曾任经济发展部部长的格尔曼·格列夫。在战略制定中心工作期间,德沃尔科维奇参与制定了《21世纪头十年俄罗斯经济战略》等文件。

    2000年8月,德沃尔科维奇进入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先做顾问,半年之后就任副部长,时年29岁。在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任上,德沃尔科维奇分管宏观经济分析、金融局以及投资政策局。这期间,他参与制定了俄罗斯经济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比如土地法典、海关法典和劳动法典。

    2004年4月,德沃尔科维奇领导总统专家局。2008年5月,梅德韦杰夫总统上任,德沃尔科维奇被任命为总统经济助理。此外,德沃尔科维奇还担任了一些社会职务,如俄罗斯国际象棋联盟监事会监事。

    德沃尔科维奇持有自由主义经济观点,支持国家尽可能少地干预经济,反对强化国有公司和国有银行。对于这位“70后”副总理,俄罗斯分析家说,他用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换取了仕途的顺利,当然,获得了普梅二人的信任也十分重要。德沃尔科维奇许多观点虽不足以左右决策,但得到了普梅二人的支持。德沃尔科维奇已婚,育有两子。

    部长中乃至整个内阁成员中最富有的,应该是新成立的开放政府联络部部长米哈伊尔·阿贝佐夫。1972年6月3日,阿贝佐夫出生于白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首都明斯克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可以说出身寒门,但是他以自己的成长历程证明了穷则思变,知识与勤奋可以改变命运。

    10岁那年,阿贝佐夫父亲去世,家庭生活发生剧变。阿贝佐夫曾经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父亲去世,家庭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此情况下,我就发誓要好好学习。作为男孩,我要自立,家里也需要钱。14岁时,我去印刷厂当杂工,去啤酒厂当装卸工。在明斯克医学院建筑队干繁重的体力活,挣了3000卢布,算是一笔数额不小的钱了。”

    半工半读的阿贝佐夫没有荒废学业,他在高中的时候获得过联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奖牌。1987年的某天,阿贝佐夫接到了来自莫斯科大学附属数理寄宿学校的入学邀请,它通常是发给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胜者的。

    经过一年寄宿学习,16岁的阿贝佐夫进入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就读。不过,入学后,阿贝佐夫并没有努力学习,反而开始经商。他在百货商店租赁柜台销售土耳其纺织品,还卖过保加利亚番茄酱等食品。这严重影响了学业,大学二年级,因为学业成绩不佳,阿贝佐夫被迫辍学。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阿贝佐夫经营过讨债公司和易货贸易,这位年轻人把生意越做越大,1997年,他获得新西伯利亚动力公司18%的股份,最终进入电力领域。1998年,他接受俄罗斯私有化之父、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董事长丘拜斯的邀请,加盟该公司任副总裁,主要负责公司债务问题。据传,阿贝佐夫当时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一架私人飞机。

    当时,俄罗斯拖欠电费情况非常严重,为了讨债,阿贝佐夫坐着这架私人飞机满天飞。他对付拖欠电费者还有一个坚决的手段:断电。直到现在,俄电力行业还称赞阿贝佐夫是优秀的反危机管理者,因为他消除了电力行业的赖账现象。

    2011年,阿贝佐夫被任命为梅德韦杰夫支持者公共委员会协调人,2012年1月被任命为梅德韦杰夫总统顾问。按今年4月公布的《福布斯排行榜》,阿贝佐夫目前身家13亿美元,在俄罗斯国内排名第六十八位,世界960名。阿贝佐夫已婚,育有两子一女。

    能源部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部长位子上的。1971年8月23日,他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199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诺里尔斯克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随后在纳焦姆金冶金工厂研究所学习。毕业后,诺瓦克在诺里尔斯克冶金矿山联合企业任职,负责税收和财务工作。

    2000年5月,他正式踏上仕途,任诺里尔斯克主管财政与经济的副市长,2002年10月被任命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区副行政长官。2008年10月,诺瓦克到联邦政府就任,任财政部副部长。2009年1月进入俄罗斯总统人才后备库100人名单,诺瓦克已婚,育有一女。

    事业发展,需要年轻官员的闯劲

    让这些“70后”、“80后”进入内阁,是否表明普京想开创一个年轻的“普京时代”?而立之年的部长们又能否在官场游刃有余?

    俄罗斯政治情势研究中心学术理事会主席安德烈·切斯纳科夫认为,这次组成的新政府向社会透露了四方面的信息:第一,这是一个专业政府,新政府成员的选择,不是从政治的角度,而主要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考虑。第二,展示了非常大的变革力度。大多数政府成员年轻有活力,同时也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解决问题。第三,大量“统一俄罗斯党”人士进入政府,在政治层面上看,保证了政府内部不会有大的政治分歧和冲突。第四,出现了新增设的部门,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需要。比如新设立了远东发展部,部长是总统驻远东地区代表,这反映了国家政策中的优先发展方向;卫生与社会发展部则拆分成了卫生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

    而俄罗斯媒体《新闻报》认为,虽然出现了新面孔,但大多数政府成员都不会致力于变革。俄罗斯前财政部长库德林也认为,虽然有许多称职的工作人员,但梅德韦杰夫领导的新政府不是突破型政府。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庞大鹏、中国人民大学俄罗斯东欧研究中心主任陈新明、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也分别对俄政府官员年轻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谈了对中国官员年轻化的看法。

    环球人物杂志:如何看待俄罗斯新政府成员结构状况?

    庞大鹏:表面看实现了大换血,补充了年轻力量,这是因为普京的执政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俄罗斯中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公民社会意识开始觉醒,这两点促使俄在新政府组成上任用年轻精英力量。

    不过,这背后真正的权力核心没有根本改变,普京政府主席团里的核心成员基本得以保留,如财政部、国防部、外交部、司法部的部长都没动,普京的老臣依旧把持着政府强势部门。同时,他把一些旧臣带到了总统办公厅,担任总统助理或是办公厅副主任。新任命的年轻部长,要么是原先这些职位的副职,比如财政部、卫生部,要么是去没什么政治资源或资本资源的部门任职,比如这个“80后”尼基福罗夫。

    陈新明:任用年轻人与俄罗斯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即为了满足新兴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结构比较陈旧,新行业比较落后,这是俄罗斯非常严重和比较忧虑的现实问题,要大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就需要干部年轻化。

    在俄罗斯,政府官员就是下地干活的,决策权还是在总统。所以,下地干活的那些人,需要有活力、有兴趣的年轻人。现在,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性太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开发新的经济领域。对于今天的俄罗斯来说,官员的闯劲儿很重要,对经济发展非常关键。

    环球人物杂志:普京任用年轻官员是否还有着其他的政治深意呢?

    庞大鹏:选用年轻官员,客观上缓解了社会对普京某些政治弊端的指责,比如说政府精英流动性不强、社会政治参与度不高等;另外,这也是普京做出的一种追求变化的姿态,毕竟实现了政府官员3/4“换血”。不过,只看到政府成员构成出现了多少个“70后”、“80后”,还不足以涵盖当前俄政治形态的核心。看到几个“70后”和“80后”部长,就评价俄罗斯官员在整体年轻化,这多少是媒体凑热闹的说法。

    陈新明:年轻人对新行业有更多的兴趣和知识,老一代官员对新鲜事物不太敏感,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普京选拔“80后”部长,一个方面也表现出他内心的焦虑,希望通过年轻人把工作推动一下。

    环球人物杂志:除了俄罗斯,欧美其他国家的政坛官员年轻化也非常普遍,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市长摩尔斯生于1989年,德国巴伐利亚州旅游小城博登迈斯市长亚当生于1985年,法国新内阁中也有两位“70后”部长。这会对中国官员年轻化产生怎样的作用或影响?

    庞大鹏:我认为,中国与欧美等国在选用年轻官员问题上没有可比性。官员如何产生,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特别重要的观察点。欧美是民主政治,很多总统和元首都很年轻,除了世袭制国家外,这些官员都是实实在在选举上来的。欧美国家更关心年轻官员的能力,靠选举而上位的官员在年龄上不受过多限制。我们国家的官员选拔程序跟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所以,没法对比。再加上东方国家,长幼尊卑有序的传统太重,官员年轻化易受到阻力。

    环球人物杂志:在我们国家,一旦出现很年轻的干部,公众往往会有一种“习惯性猜想”,他是不是有什么家庭背景,等等。这种现象应该怎么看?

    陈新明:现在中国的基层干部已经年轻化了,这是个好现象。中国一出现年轻干部,往往会伴随很多质疑和指责,这是非常不好的心态,是一种“仇官”心理,要做解释和说服工作。当然,这种“仇官”心态的背后,是对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不信任。

    汪玉凯:现实中确有权贵子弟未经基层历练,却能凭借关系得以升迁。这导致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由此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再加上买官卖官、干部选拔过程不够公开透明等,导致公众对年轻干部升迁产生猜想。

    环球人物杂志:不管有多少质疑或争论,官员年轻化都是潮流所在,那么在年轻官员选拔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汪玉凯:总体看,选拔领导干部不能唯年龄论,不应以年龄选人。在中国,进行人事布局时应形成人员立体化,让年长与年轻的领导班子搭配合理,使知识构成、个性形成互补,更好地发挥出各自优势。过度追求干部年轻化,会造成干部队伍对工作不适应,同时导致群众不信任,特别会对因选拔过程不透明产生的年轻领导干部提出质疑。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把干部年轻化理解为年龄“一刀切”,是对中央用人原则和方针的一种误读。

    环球人物杂志:从去年开始的党委大换届中,一批“70后”年轻干部在中国政坛崭露头角,出任地市级党政一把手。如何看待这股政治力量?

    汪玉凯:长江后浪推前浪,“70后”干部走向政坛前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实现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需要。“70后”的成长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时期,这批干部普遍具有高学历,知识水平高,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对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较深的理解等优势。

    在未来几年的中国政治舞台上,“70后”必然要挑起越来越重的担子,他们出任市、厅局级官员必然渐成常态。当然,“70后”干部除了优势之外,也存在缺乏历练等不足,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俄内阁里的“80后”和“7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