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不与企业合作,不要政府支持

吴恒,呼吁把问题食品“掷出窗外”

本刊记者 李鹭芸 《 环球人物 》(

    5月16日中午11点半,上海,吴恒并没有如约而至。3个小时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才接到他的约见电话。挂了电话两分钟,记者又收到他的短信,让帮忙带午饭。

    27岁的吴恒是复旦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近期,他创办的网站“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爆红于网络。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约谈了他。他能继续下去吗?很多人都在担心。

    一见面,吴恒便解释说,因为急着写“食安办约谈纪要”发微博,耽误了采访。趁着吃饭的空当,他告诉记者,近半个月,他连着接受媒体采访,“有时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生怕记者说我耍大牌。”

    言谈间,吴恒思维敏捷,语速很快,表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老练和从容。偶尔记者提到媒体对他某些信息的误读,他还会用“那是记者有意诱导”来给自己“平反”。

    “为了喝一口水,我会自己去挖一口井”

    很少有人想到,创建这个国内关注度最高的食品安全网站的,居然是个历史地理专业的学生,《近代上海租界巡捕房的设立与分布》是吴恒的硕士论文。“食品安全”与“历史地理”,无论怎么看,都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了解了吴恒的成长经历,你就会发现这个组合的合理性。

    吴恒出生于湖北荆门,“我父母是公务员,他们对哥哥管教很严,但对我基本是放养。读大学之前,对我性格影响最深的人中,郑渊洁应该能排到前三。”郑渊洁的《童话大王》陪伴着吴恒成长。“童话渲染了一种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的气氛,让我相信奇迹的存在。所以,我会去做一些别人看来毫无希望的事,期待奇迹发生。”当老师质疑“你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时,郑渊洁告诉吴恒“与众不同其实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事情”。吴恒随母姓,哥哥随父姓,兄弟不同姓——从小他就十分“享受”这点小小的“与众不同”。

    或许也是因为太过依赖“奇迹”,吴恒的成绩并不好,属于“不被老师待见”的那拨人。高三第一次月考,他考了倒数第二名,更让他郁闷的是,“没过几天,倒数第一名转学走了”。“那时,我开始意识到得靠自己了,就开始尝试自学。”最终,高考成绩成了他高三所有考试中分数最高的一次。这次超预期的成功,让吴恒体会到,期待别人为你带来改变,不如自己主动去改变。

    “为了喝一口水,我会自己去挖一口井。”吴恒这样描述自己,“我宁肯花在别人看来非常大的代价,主动地从根本上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曾经为了亲眼见识“传说”中的美景,他用一个暑假从上海骑着自行车到了西藏;为了“多少能够改变一点教育不公”,他瞒着父母去宁夏支教,尽管耽误了写毕业论文……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吴恒看到假牛肉的报道后,就去做了一个名叫“掷出窗外”的食品安全网站。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11年4月之前,吴恒习惯叫学校旁边的一家外卖,每次都点牛肉盖饭, 10块钱,肉多得有点奢侈。当得知一些餐馆用牛肉膏和猪肉下脚料造假牛肉后,除了震惊,他“感到阵阵恶心,纠结了很久,没有胃口去吃饭”。

    坐等别人来做点什么,以实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显然不是吴恒的风格。他决定召集志愿者,做个食品安全网站。征集志愿者时,吴恒引用了英国诗人、思想家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一段话:“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第一天,他就征集到了33位志愿者。

    2011年6月17日,“掷出窗外”正式上线,网站的核心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2004—2011)》。吴恒和他的伙伴们一起,从17268篇、约1000万字的相关报道中筛选出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进行了数据标准化处理,参考《食品安全法》将有害食品分为造假、过期、添加剂等10类,并提供地区 、食品名、关键词等查询服务。比如你点击“中国食品安全地图”上的“山东”,就会看到162篇与山东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报道,网站还会提醒你注意猪头肉、真空咸菜、元宵等上百种有“前科”的食品。

    这个项目的人力成本为零,所有数据搜索和网站建设的工作都由志愿者义务完成,唯一的开销是购买域名和空间的200多元。“用心做事,做对的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对此,吴恒深信不疑。

    “掷出窗外”这个名字源于大洋彼岸的食品安全发展史。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将他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见闻,写成了纪实小说《丛林》。罗斯福总统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正在吃早餐,他突然“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掷出窗外”。随后,他约见了辛克莱,推动通过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

    吴恒将自己所做的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取名为“易粪相食”,“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从来不吃;但长此以往,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吴恒希望,“掷出窗外”能够成为每个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应有的态度,而不是“易粪相食”。“我想只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群策群力,下情上达,事情才有改善的可能。问题最后的解决不可能由民间完成,必须有政府的作为才能改变现状。”

    说起上海食安办约谈,吴恒告诉记者:“之前的安排是我去食安办的办公室,但后来是他们登门拜访,这挺出乎我意料的。他们觉得,‘掷出窗外’网做得不错,搜集了不少资料,代表了年轻人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的精神。当食安办对‘掷出窗外’网表示感激时,我相信他们是真诚的。”

    “不恐慌反而不正常”

    吴恒说自己的理想有点“可笑”:“我想当个像胡适、龙应台那样的公共知识分子。写文章不是为了自我娱乐,而是要警醒世人,并且是心平气和地去跟别人探讨问题,以理服人。我愿意当出头鸟,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被打一枪,然后再缩回来。我经常告诉身边的朋友:世界并不完美,但还值得奋斗。”

    或许正是在“公知”光芒的照耀下,吴恒不仅无视企业提出的有偿删帖,而且拒绝了上海食安办为网站提供资金支持的想法。网站的公益性和纯洁性,是吴恒最在意的,“我要避免它成为商业的或者是政府的一个网站。”

    环球人物杂志:在你看来,现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吴恒:在我们网站的首页有一幅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颜色从蓝到红的变化反映了从2004年至2011年8年间食品安全状况的恶化。2004年,全国仅有4个食品安全严重区域,2011年发展为11个,长江以南地区几乎“全军覆没”。但我觉得真正严重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机制可以有效地去制止这种情况的恶化。

    环球人物杂志:对于“掷出窗外”网,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人说会引起恐慌。

    吴恒:我先讲个发生在我女朋友身上的事。有天晚上,她饿了,就想到学校附近去买点吃的,那边有人推着小推车卖烧烤、炒饭什么的,我们叫“黑暗料理”。结果,她绕了一圈,空着肚子回寝室了,然后给我发短信抱怨,说就是因为这个网站,一点食欲都没有了。最后,喝了点水就睡了。

    我觉得,如果事实让人恐慌,不恐慌反而不正常。但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不要走极端,我们提出的是:不忽视、不重视。所谓“不忽视”,是这个问题你必须要面对,必须要意识到它的严峻性;“不重视”,是说不要因此就吃不下饭,还没到吃什么都会中毒的程度。

    环球人物杂志:网站创办快一年了,但现实并没有多大改观,你失望吗?

    吴恒:我认为,现在从上到下还是缺乏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迫切感。但这我也可以理解。对政府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但并不是个迫切的问题,比如说经济增长、就业问题会比食品安全问题更迫切。民众也是“温水里的青蛙”,食品可能吃了10年、20年才有恶果,如果是今天吃明天就出问题,这种食物中毒事件的解决还是很快的,厂商也不是傻子,他们大多不会这样做。但如果是连续吃10年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损伤,即使损伤很大,但那时你还找得到是谁吗?所以在这个环境下,大家都认为这是个问题,但都不觉得这是个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你觉得在推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过程中,你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吴恒:即使到现在,我还有很强的无力感,尽力而为吧。我的格言是“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至于能点亮多少、改变多少都不是我能决定的。也许我现在做的如同是在湖心扔下一粒石子,激起了一些水花,随后又恢复了平静,像什么也没发生。但我曾努力过,我可以告诉自己,面对有毒食品的威胁时,我曾努力做过点什么。

    环球人物杂志: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走多远?

    吴恒:其实也没有想得太远。我是学历史的,我想做的事情就算对现实没有一点帮助,但是只要我坚持下去,也能为以后的历史学家提供更多研究这个时代的素材,我觉得这点很好。

    环球人物杂志:身边的同龄人中像你这样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多吗?

    吴恒:还是有的。其实我的这种责任感表现得也不明显,只是在自己健康生存受到威胁的处境下,本能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房贷压力。我只是趁着自己还没陷进去的时候,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环球人物杂志:你好像习惯性地自我批评?

    吴恒:研究历史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有局限性。

    采访结束后,吴恒给记者看了他刚刚写完的“食安办约谈纪要”,最后一段话是这样的:“我坚信,毫米的推进也是推进。这一次,我们虽然往前只是迈了一小步,但只要方向是对的,目的地总会到达。这一次的推进,不全是因为我的文章,不全是因为34位志愿者……而是因为这两周来的400万次点击,是你们,是你,因为你,因为你的关注和转发,民意才被主事者倾听和重视。”

    吴恒还为这篇纪要起了一个很文艺的名字:《那一年,我们一起推进的一毫米》。

黄福水,走上哈佛讲台的中国村官
吴恒,呼吁把问题食品“掷出窗外”
52岁清洁工,靠“蹭课”毕业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