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曲《北京欢迎你》让人印象深刻。近期,打开的大门似乎要装上更高的门槛了:北京开始清理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工作的“三非”外籍人士。
集中清理的背后,是举止失当甚至涉嫌违法的在华外国人。一个英国男子在北京街头猥亵中国女孩;北京交响乐团的俄罗斯籍大提琴手把脚跷在动车前座乘客头上,并恶语相向。
正因为有了“外国人”这个关键元素,两件事才更引人注目。个体的行为被上升到群体的高度,甚至有些言论抢占“爱国”的道德高地,引发事情本身之外的复杂情感。
这样的恶行,肯定不能代表“在华外国人”群体。近期,同样有外国人因善行而“走红”:巴西青年在广东东莞阻止扒手,被盗窃团伙群殴;南京大学的美国留学生在麦当劳店买了两包薯条,与街头乞讨老人并坐而食。也正是因为外国人的身份,让他们在中国民众心中激起的情感波澜更为剧烈。
对绝大多数人,身边的外国人仍是“大门里的陌生人”。近年来,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竞争,民族自豪情绪不断增强,无论是“吃了洋亏”还是“丢了洋脸”,都容易把更多内容附加在这些客人身上。正因此,“外国人”才成为一个引来更为极端质疑或赞扬的符号。
如何更客观、更积极地看待这些“闯入”家门的客人,固然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开放度、包容度、自信度,但对外国人在华言行的高度关注,也让我们蓦然自省——“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倘若我们也成为踏入别国大门的“陌生人”,又会在别人眼里展现怎样的中国?而我们又是否思考过,该以怎样的姿态,更好地担当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使者”?
2011年,外国人入出境是5412万人次,而内地居民出入境则多出近3倍,达到1.4亿人次,真可谓“凡有水处,皆有汉语”。越来越多中国人成为别国“大门里的陌生人”,毫无例外地也会被人家认真打量、深切关注。我们可以掏出信用卡在奢侈品店痛快淋漓地笑傲江湖,但品牌是别人的、创意是别人的,一掷千金的豪气对应的是否只有暴发户的粗鄙?我们可以徜徉世界名胜风光、指点各国文物古迹,但如果仅仅满足于留下手指比划成“V”形的照片,是否只能印证文化缺失的肤浅?个体的细枝末叶,点点滴滴地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
“大门里的陌生人”是全球化时代我们共同面对的命题。即便文化的交融让大家亲密无间甚至融为一体,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差异:一个人标注了一种文化,而一国之文化,体现在浸润其中的每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我们每年走出去的人口相当于一个日本,如果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华儿女都能有主动意识,从价值的对话、思想的交流到文化的融合做到“润物细无声”,将别国对“陌生人”的打量成功转换为对中国人的正面认知,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其群情激奋地痛斥个别外国人的行为失检,不如换个角度想想,当我们是别国“大门里的陌生人”时,如何做得更好。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艾什对中国说:“如果你不唱歌,谁会听你唱歌呢?”当无数中国人在自己的护照上盖下越来越多的出入境章,价值的确认、文化的张扬乃至国家品质的印证,已不仅仅是政府的作为,也每个走出去的中国人的脚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