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老大成了“外星人”

苏玲 《 环球人物 》(

    老大是我大学时的师兄。他读书晚,年龄比他班上的同学大两三岁,比我们就更大了。我们进校时,他已经风风光光地当了几年校内某社团的领头人,很快就毕业了。

    毕业后,老大很潇洒地背着一个包去了北京。传言称,他在地下室住了一个月,用完了身上仅有的800元,总算在“断粮”前进了一家公关公司,然后从地下搬到地上。之后的几年,他一直浸润于广告业。

    我在毕业后也前往北京工作,和老大真正的接触始于校友们的京城聚会。活动都是由老大发起,原因一:这里面他的年龄最大、资历最老;原因二:北京哪个旮旯的东西好吃,他无不知晓;原因三:老大好像总有时间,对组织聚餐乐此不疲。

    最初几次见老大,他身上只有一个手机,当然也就只有一个手机号,他一直宣称,这个手机号24小时都能找到他。过不了一个月,收到老大的短信:“新号,与之前的号并用,敬请惠存。”再见老大时,他一下子从包里掏出4个手机,智能的、非智能的,依然“24小时开机”,备注一句“4个号码一起”。这让我们觉得老大很忙。

    当时老大已经混得风生水起,具体到哪个程度?据说,他往北京任何一个“二流”广告公司门口一站,自报姓名,就不愁没有工作。我们一群后辈都觉得老大非常牛,对他保持仰视的态度,把老大的称呼叫得更响亮,而老大也答应得自然而骄傲。

    2009年京城开校友会,老大把公司的老总请来了,他自己也代表京城数万名校友在大会上发言。我把他的5分钟演讲概括为一句话:“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校友,在这个硕大的北京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而已。”老大的发言紧凑而低调。

    话到此处,老大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半成功者”的位置,而他的传奇得从他2010年4月辞职开始。

    当我们觉得老大要在广告圈掀起一股狂风巨浪的时候,他突然向我们宣布了一个决定——辞职去旅行。这个时候,我们把对他的欣赏变成了羡慕,因为只有有钱、有闲、有情调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打算。老大给出的路线是:南下河南,途经湖北,到达广东,转向广西,西入西藏,再折回北京。他这一去就是4个月。前面的旅行非常顺利,我们时不时还能收到老大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卡片。

    传奇之处是在西藏。

    进藏后的某一天,老大抛下同伴单独行动,他把路上一处经幡作为路标,不幸的是,在回来的路上,却错过路标,走到了歧路上。老大确实不是一般人,在明知走错路的情况下,依然带着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直往前走。在翻过一个陡坡后,老大发现,翻回去是不可能了——当时天色将黑,野地深处,带的水也喝完了。

    老大没有惊慌。他继续往前走,在经过一条河的时候听见对面有狗叫,就向河对岸大声呼喊,居然听到有人回应!于是他涉水过河,到藏民的帐篷里面过了夜。至于他怎么和藏民交流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另一方面,同伴见天黑了他还没有回,立即报警,警察找了他一整夜。第二天,才从藏民帐篷里接走了他。

    老大的传奇并没有从此结束。回到北京后,他开始了宅男生活,直到现在都一年多了,还没有去找工作。据跟他住一起的室友说,老大每天的生活就是中午12点起床,出去吃个饭,然后一直上网到凌晨。至于老大怎么养活自己,他也不知道。我们私下里聊天时,总是纷纷猜测:或许之前老大攒了一大笔钱,又或者老大现在接点私活,比上班还要丰厚,足够养活他自己。补充一句,已经奔四的老大至今还是单身一人,可是他好像并不着急。

    刚开始大家还催催他,为什么不找个女友,为什么歇这么久还不找工作。后来大家一致认为,反正他已经是传奇人物,对他的任何“非主流”决定和行为再不干涉。如今,我们对他已经不能用“仰慕”来形容了,他在我们眼里,俨然变成了“外星人”。

老大成了“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