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阿乙,是在他有“作家”身份之前两三年,有次朋友的朋友约了十来个人一起去白洋淀玩,他也在。后来又在各种文人扎堆的饭局上见过好几次,还在同一家报社做了一段时间的同事。只不过,他后来很快走了,自己写书,当了作家,有了越来越多的“粉丝”。2012年2月,他的新书《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出版,迅速成为各大榜单上的畅销书。而我和他,也变成了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
人家说我“装”,那就“装”吧
饭局上,阿乙是个很值得观察的对象:首先,他的话从来都不多,喜欢捧本书坐在角落里一直看,不管别人的欢声笑语、推杯换盏。第一次和他吃饭的人估计会很不习惯,心里一定觉得这个人好没礼貌。再者,他极容易脸红,一喝酒就更是如此。醉了之后,他还是很安静,顶多不读书了,往桌子上一趴,浅浅睡去。曾问过他,既然来饭局,怎么还一个人正经八百地读书,“我不喜欢喝太多酒,但是很多场合你又不得不去,有时候就犯贱去了。我不知道怎么说话,去了基本不说话,就把时间利用起来看书。看书多了,人家就说我‘装’。那就‘装’吧,我也不想解释。”阿乙淡淡地说。
阿乙以前在江西的一个小镇当警察,那时候他叫艾国柱。当警察的时候他就开始给报刊投稿,后来跳槽进了河南一家报社,从体育版做到文学版,最后,又从河南来到北京,取了个笔名“阿乙”。
阿乙说自己对生活中的具体细节没什么热情,如果是一个人的话,他就喜欢买一个面包回家吃。“其实我可以自己煮饭,但是我觉得浪费时间,而且还得刷锅。面包吃完后最多洗个手,吃个面包就两分钟,一顿饭就交代过去了。”
省下来的时间,阿乙都用来读书、构思、写作。2008年,阿乙写了140篇稿子,投了30多个电子信箱,只有偶尔几个编辑回信说:“你的邮件我已收到,会仔细阅读。”但“阅读”到现在也没有回音。其中有几个信箱阿乙记得很清楚,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记仇很厉害”。现在这几个信箱也会发来约稿信,他很想回个“去死!”但到最后,还是给了稿子。
那时候,不被编辑理睬的阿乙把小说都发在论坛上,文学版主们去围观他的东西,有的说是像“我爸爸记的流水账”,有的直接说是“狗屎”。阿乙很悲伤,直到他认识了罗永浩。
罗永浩看了阿乙的小说后给了很高的评价,帮他出版了第一本书《灰故事》。在这之后,阿乙的文学发表路一下子顺畅起来。2010年,他的短篇小说集《鸟,看见我了》出版,10个故事,主人公都是不折不扣的底层,每个故事都有种冷峻、怪诞且可怖的氛围,阿乙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情节结构让读者耳目一新。人们把他归入“70后”代表作家行列。
还没搞懂什么是温暖
文学史上以一本书向另一本书致敬的作品并不少见,阿乙的新书《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就是对法国作家加缪《局外人》的模仿。阿乙承认,他深受《局外人》的影响,“因为这是我最早读的几本外国小说之一”。
《局外人》第一句话就把阿乙震住了——“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在阿乙的人生经历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爷爷过世时,他一点都不悲伤。“我看到姐姐、妈妈都在嚎啕大哭,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看客。我一直问自己:我这个人是不是不孝到顶了?死活想不通。当时我用了一个最差劲的办法,用眼睛看灯光,过一会儿眼泪就流下来了,但心里还是一点也不悲伤。这种分裂的感觉特别明显,就是加缪书中写的那种。”阿乙一直在想,哪天要向加缪致敬一下。
几年前,发生了一个案子,有一个冷漠的高中生,把自己漂亮的女同学杀了,可是没有任何动机。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大家对这个“无由杀人案”进行了各种解释。但阿乙觉得仇杀等正常的解释都是不合理的,“这个男孩自己设计这么一个杀人案,只是因为他特别无聊,他觉得特别烦闷。于是,我就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加入我的解读”,阿乙说。这成就了他的新书《下面,我该干些什么》——一个像《局外人》那样的故事。作品里的主人公没有名字,因为阿乙“害怕它变成一本坏书”,“没有名字,至少在讨论的时候,不会成为热点”。
经常有人劝阿乙写点温暖的东西。“我还没有搞懂什么是温暖,所以我写不了。可能温暖对我来说,就是妻子端来的一杯热水。”
只要坚持,没有不开花的时候
环球人物杂志:你被称作“70后”作家。在你眼中,“70后”和“60后”、“80后”作家群体有什么区别?
阿乙:“70后”处于自养状态。“60后”可能有体制上的扶助,“80后”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被当成一种可贵的市场资源开发。看起来两块大的资源都被“60后”和“80后”瓜分了,他们分别占有了茅盾文学奖和市场利润。
环球人物杂志:那么“70后”作家是否也因此更关注写作本身?
阿乙:如果说纯文学是忠于文学本身,而对体制和商业有所拒绝的话,那么“70后”作家一出生就纯文学了。“70后”作家自身有淘汰的功能,这其实是一种耐力的淘汰,没人管,没人要,自生自灭,活下来的都是执拗的。
环球人物杂志:是一种集体落寞?
阿乙:在“70后”作家群体里,如柴春芽、路内等,你很难看到他们取悦谁。他们写的时候没有向读者投降,也没有进入庙堂的居心。这是个很好的群体。“70后”确实是整体落寞,必须相信自己才能活下去。
环球人物杂志:具体到你自己,你是否感受到这种落寞?
阿乙:我在没有出版和发表前感到很难坚持。我记得当时读蒲松龄的《叶生》(淮阳一个姓叶的书生,文采很好但屡试不中)时非常难受,觉得老天如此不公。后来我慢慢有了发表机会,再去看以前写的作品,觉得自己被埋没是正常的。实际上谈不上被埋没,因为当时自己的那点水平,根本就没有被埋没的资格。现在写作的舞台很大,全国有那么多文学期刊,有那么多等着好故事好小说的电影投资人,不缺硬件,就缺人。只要有可取之处,就一定会闪光。像我这样就是例子。所以我想只要等待,只要坚持,没有不开花的时候。
环球人物杂志:如果大胆预测一下,你觉得“70后”中,能否出现伟大的作家?
阿乙:“70后”将才很多,帅才很少,出伟大作家的可能性小。这需要积累,需要团队,需要有人去指路。“60后”那一代积累得很好,如果“70后”顺利接下去,也许会出大师,但是“70后”生不逢时,遭遇文学低潮,像我们这样写作的基本上是从零摸索,等于重新来一遍,跑得根本没有“60后”那么远,能否达到那个高度还要很长时间的考验。我对那些做青春文学,去祸害“80后”的出版行为尤其憎恨,它们搞了一场“文化小革命”,革掉了“80后”文学浪潮的命,制造出一批纸糊的作品。
环球人物杂志:犯罪故事是你擅长的题材,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吗?
阿乙:过去我写书评时,批评余华重复使用自己的细节,说写《兄弟》时他早已挖空了自己的“富矿”。我自己开始写作后,大概3年就挖空了自己。一些关键的细节就像绕不过去的臭虫,反复在多篇小说里出现。一些过去当警察时经历过的事情,也被翻来覆去地写。这一年多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稳定、理性的写作方法,从而告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