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炸弹家族的“土行孙”

罗山爱 《 环球人物 》(

    “华盛顿忙着生产敲碎波斯核桃的铁锤!”1月2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用了这样的话语来评说华盛顿的最新动向。据悉,为了准确摧毁伊朗地下核设施,美国军方正着手升级现有威力最大的炸弹——MOP钻地炸弹。由于钻地深,炸得狠,MOP钻地炸弹在西方有“变态炸弹”的绰号。种种迹象表明,一旦双方开战,伊朗建在地下的核设施将遭受“变态般”的考验。

    “变态炸弹”的前世今生

    在我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土行孙有“遁地而行”的绝活。在武器中,钻地炸弹犹如土行孙,可以在地下寻找目标。

    钻地炸弹之所以能钻入地下,因为它携带钻地炸弹头,学名侵彻战斗部。钻地炸弹可对地下设施和地面加固目标进行攻击。它由载体和侵彻战斗部组成。载体一般为导弹、巡航导弹等。侵彻战斗部由侵彻弹头、高爆装药和引信组成。

    钻地炸弹弹体一般用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在弹体的内外表面还要装防热层,才能保证弹头内的电子装置能在由高速侵彻过程导致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当高速运动的钻地炸弹到达地面时,其弹体不至于被撞裂,钻地炸弹这才会依靠自身巨大的动能,顺着尖锐的弹头方向继续向地下钻。

    钻地炸弹的撞击速度也需要巧妙设计。如果撞击速度太低,会使钻地深度过小,甚至无法钻入地下;如果撞击速度过高,则可能导致弹头变形,而使钻地深度降低。

    钻地炸弹钻入地下爆炸时,通过向地下增加能量,使其破坏效能比同等当量的地面爆炸要大10到30倍。因此,即使钻地炸弹钻得不深,其爆炸威力也远大于一般常规弹药的威力,所以作战效果十分显著。

    根据美国国防部情报局掌握的数据,目前全球70个国家约有1万多个深层地下掩体,其中1400多个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储藏地点。而要清除它们,只能依靠钻地炸弹。

    早在二战末期,盟军就曾试图研制钻地炸弹,用以摧毁德军地下军事目标。就在德国宣布投降前的几个月,英国皇家海军研制出绰号“迪斯尼”的火箭推进钻地炸弹,但未能用于战场。战后,美国进行了钻地炸弹的研制尝试,在弹体材料、引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冷战期间,美国主要用核弹充当钻地炸弹的角色,目的是对付苏联的地下设施,但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却改变了美国钻地炸弹的开发思路。这场战争开打后不久,美军就发现,伊拉克人早就构筑了大量深层地下工事,数百架战机分散隐蔽在深达40米的混凝土机库里,坦克、火炮、兵员也藏于地下掩体。尽管多国部队的空袭和导弹袭击异常猛烈,可前15天里,伊军装备损失率还不到10%。

    大伤脑筋的前线美军司令紧急向五角大楼求助,要求火速研制攻击地下设施的武器。17天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用两根203毫米口径废旧榴弹炮管改造的GBU—28型激光制导钻地炸弹被紧急运到战区,参加了对巴格达以北的地下目标的轰炸,其中一枚准确命中目标,将躲在掩体里的1100名平民瞬间“粉碎”,这种非人道的武器给世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在此后的多场战争中,美军使用的钻地炸弹基本都属于GBU—28家族,它能钻入地下6米深的加固混凝土建筑物或30米深的地下土层。

    美国目前威力最大的钻地炸弹——MOP钻地炸弹算是GBU—28的升级版。它由美国军火制造巨头波音公司研制,长6米,可装载约2.4吨炸药,能攻击地下61米深的钢筋混凝土设施。《纽约时报》形容MOP钻地炸弹为“原始而粗暴”:“相比美军各种高技术炸弹,MOP的科技含量微乎其微,就是一个加了全球定位系统的巨型炸弹。”

    美伊“地下”攻防战

    伊朗对美国的“变态炸弹”早有准备。

    伊朗核工业乃至敏感军事设施都由庞大的地下部分组成,比如被美国和以色列恨之入骨的纳坦兹气体离心浓缩工厂在地下有至少3个工作间。这些工作间有深达80余米的地基部分,是用“明挖回填法”建造的,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袭的伤害。工厂发电机室的屋顶由厚重的高强度水泥建造而成,上面还覆盖着碎石和泥土。连接纳坦兹工厂各部分的通道都是抗爆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钻地炸弹造成的威胁。

    美军情报显示,伊朗还把不少浓缩铀离心机甚至弹道导弹转移到库姆市附近的山区隧道里,坚固的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了防空袭的最好屏障,仅地下设施上面的山体高度就远远超出MOP钻地炸弹的穿透极限。事实上,美国军方早就看到这些问题,所以才紧急要求波音公司加紧升级MOP钻地炸弹的性能。

    考虑到伊朗核危机的紧迫性,波音公司2012年1月表示,不可能对MOP钻地炸弹的基本构造再进行大调整,只能从内部装药、推进装置及制导方式上进行改进。例如,MOP钻地炸弹可以选择新配方——云爆剂: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超压,摧毁地下设施中无防护或只有“软防护”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同时云爆剂能迅速将地下空间内有限的氧气“吃掉”,造成局部严重缺氧、空气剧毒,使之变成人间地狱。

    另外,波音公司还考虑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MOP钻地炸弹具备“掘进攻击”能力,即第二枚MOP钻地炸弹能沿着第一枚MOP炸开的通道继续往下打,形同挖掘隧道的样式,直到炸到目标为止。

    并非不可战胜

    尽管这些钻地炸弹可以升级,但正如美国全球安全研究所负责人派克所言,它仍不能充分确保对伊朗关键性地下设施进行“有效摧毁”:“即便在最佳状态下,MOP钻地炸弹对像伊朗地下核设施这样的目标只起到‘行动干扰’与‘功能破坏’的战术作用”。

    钻地炸弹有局限性,也并非不可战胜。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指出,对付钻地炸弹的最佳方法仍然是“设施地下化”,如军事指挥所可多设几处地下预备指挥所,使敌人无法确切掌握攻击目标。地下工事的抗打击能力也需同步强化,可参考装甲车辆的防护系统,在工事上方加装数层类似复合装甲的防护层,使钻地炸弹无法有效穿透。

    更重要的是,钻地炸弹的运用必须以强大的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为后盾,一旦无法准确掌握敌方目标的方位信息,再厉害的钻地炸弹也只能成为“无头苍蝇”。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人便利用俄罗斯提供的GPS干扰器,使美军大量精确制导钻地武器出了问题。此外,人工制造的烟幕也对钻地炸弹最流行的制导方式——激光有重大的限制作用,若目标区布满烟幕或浓雾,带有激光制导的钻地炸弹便如同近视眼一样失去攻击准确度。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塞尔维亚空袭78天,动用自海湾战争以来最密集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投掷各类炸弹2.3万枚,空袭1000多个目标,可是塞尔维亚军队却靠绵密而复杂的地下设施并辅之以多种手段实施反空袭,保存了70%以上的战斗力,当时英国首相布莱尔曾感叹:“要将武器低劣但深藏掩体中的4.3万塞尔维亚人赶出科索沃,北约需要有20万军队。”

    可以预见,地下防御设施与钻地炸弹的较量,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激烈的对抗与角逐,也将推动信息化战争向地下深层空间扩展和延伸。

炸弹家族的“土行孙”
美国返亚太,菲律宾当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