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5日,13名中国船员在湄公河惨遭杀害,促成了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然而,湄公河道至今仍然不太平。而且,很多袭击,就是针对中国商船而来。湄公河上这股顶风作案的暗流,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又想达到怎样的目的?
中国商船接连遇袭
2012年1月4日下午,环球人物杂志驻泰国特约记者接到泰水警第十一区指挥官阿塔武上校的电话,称当天湄公河缅甸境内发生袭击船只事件。经记者第二天证实,确认1月4日凌晨4点左右,在缅甸万崩码头附近,非法武装向中国货船发射了M79的枪榴弹,第一枚落入水中,第二枚在巡逻船周围爆炸。被袭船只共5艘,包括1艘缅甸执法巡逻船以及4艘中国货船。由于事发深夜,目标不清,缅甸巡逻船没有进行有力还击,甚至有消息称“缅甸军警四散逃命”。
1月14日,坏消息再度传来。当晚7点左右,从泰国清盛返回云南关累港的中国商船“盛泰11号”,途经湄公河老缅边界河道时突然遭遇来自老挝一侧的枪击。船长说,当时岸边有人喊着让船靠岸,因不明这些人的身份,商船随即加速。这时,岸上有人向他们连开了10多枪,“子弹吐着火舌飞来”。船员拼命加速,把船快速往上游开了2公里,终于停靠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报了警。载有老挝和中国队员的中方巡逻执法船闻讯紧急部署,与“盛泰11号”商船接应会合。船上5人都未受伤。目前,老方正在组织力量追捕犯罪嫌疑人。
在湄公河领域,商船遭江匪劫持勒索不是新闻,去年10月5日的湄公河惨案更使得事态升级。一系列事件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有一股势力正在湄公河制造局势不稳,企图彻底击垮中国船员的信心,破坏中老缅泰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逼迫湄公河再次停航。
情况变得复杂
中国商船频繁遇袭,可能与中国船只在湄公河流域航运的主导地位有关。常年航行于湄公河上的船只中,中国籍船舶有约116艘,剩下的20来艘为老挝籍、缅甸籍,但他们的船员大部分还是中国人,总计超过1000人。记者从清盛港海关提供的统计数据看到,2011年泰国清盛港的进口货物中有97.3%来自中国,出口货物中则有43.1%运往中国。因此,湄公河航运安全更多地和中国船员、货商息息相关。
不少中国船员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反映,2008年至今,70%的货船遭遇过江匪劫持。多名被劫船员称,江匪有的穿迷彩服,有的穿普通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膀子,从着装上根本无法判别是什么人。记者多次到过流经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段,很少见到水上警察的身影,事件频发的“金三角”地带更是没有相关的治安力量。这导致毒品贩运、木材走私、野生动物走私、偷税物品走私等,在湄公河上如鱼得水。
该水域泰国水警负责人他宁瓦中校告诉记者,以前“金三角”水域的保护费主要由大毒枭诺坎集团收取,并对商船安全负责。后来由于小股武装势力众多,诺坎无法控制局面,出现了各股势力纷纷收费的情形。缅甸政府军整编的地方武装由于缺乏军费,也会向过往船只收取保护费。但是,各派别对船员最多进行殴打、胁迫,以索取财物。去年残害中国船员事件已经引人怀疑,今年的袭击,非法武装更是不上船、不求钱,仅仅是为了恐吓,背后肯定有着更为复杂的背景。
反华力量蠢蠢欲动
事实上,湄公河流域或隐或现着美国的影子。泰国清盛警方一位官员曾告诉记者,去年10月惨案发生前,曾有3笔巨款从美国转入“金三角”地区,他还听当地人表示,“拿到钱后一辈子都舒服了”。泰国当地舆论认为,“10·5”惨案的幕后策划者可能是美国势力或者美国贩毒集团。
长期以来,美国利用缅甸、老挝和越南边境地区某些少数民族求生存、求独立的愿望,对其武装进行渗透、拉拢与扶持,并提供政治、军事和经济援助,挑动其与所在国政权对抗,以此加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增加制衡筹码。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也成了美国的眼中钉。消息称,1999年,中国商人在“金三角”老挝一侧紧挨泰缅水域分界线的地方租赁了一片土地,开办了占地约1万平方公里的“金三角经济特区”,这里目前正在修建机场。当地人称,这些设施可能具有军事用途。这些事,都让美国很不舒服。因此,在这一地区发生的一系列针对中国商人的袭击行动,不排除有美国势力的纵容甚至操纵,目的就是将中国“势力”排挤出去。
另有泰国舆论说,中美两国2003年曾在“金三角”联手摧毁过一个贩毒集团。该贩毒集团组织严密,成员众多,将毒品从“金三角”地区过境中国贩往美国等地。因此,湄公河地区针对中国商船的袭击,也可能是美国贩毒集团所为,目的就是为了搅乱“金三角”局势,破坏相关国家合作,以方便毒品走私。
无论是谁,在外部势力的挑拨之下,湄公河沿岸国家对于袭击中国商船态度变得模糊。在早些时候,这一地区就出现了栽赃“金三角经济特区”贩毒事件,泰国媒体和西方媒体借机大肆报道,批评中国对外投资。而去年10月残害中国船员事件发生后,在泰国警方已经掌握证据,表明泰国部分军人涉案的情况下,泰军方一直在试图干扰办案进程。近来,泰国一些媒体又发表有利于军方的文章和报道,刻意将此事与缅甸的贩毒集团联系在一起,制造混乱、抹黑中国的用心暴露无遗。
联合巡航的困境
2011年12月,中老缅泰四国启动联合执法护航,但受现实条件制约,联合执法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是地理环境。湄公河不少河段属于原始航段,河段较长,且通航能力差,沿岸村庄稀少,很难对过往商船形成规模性保护。“金三角”地区更是管控薄弱地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方鞭长莫及。
其次是各国在湄公河上的巡航力量不够。因为经济原因,中老缅泰四国无法组织一个大型舰队来实现常态化护航,各国护航力量也十分有限。泰国段负责联合巡逻执法的警力只有清盛警方130多名警员和数艘巡逻艇,经费也不充足,根本无法对商船采取跟随方式,而只能定点执勤,或在船只面临危险时前往救援。而在老挝,虽然沿江每个村子都有联合执法队伍,但每村只有10多人,主要用于防止偷渡和毒品贩运。而缅甸的警力则仅能控制城区和交通干线,境内非法武装对湄公河航运的威胁依然存在。
此外,周边国家在湄公河上的船只数远少于中国,这也使一些国家对航道治安关注不够。而且,目前通往老挝、越南、中国的公路不断发展,削弱了人们对湄公河航道的安全投入。因此,要维护航道上中国商船的安全,中方必须要付出更多。除了加强联合执法巡逻,也可以加强与湄公河沿岸国家少数民族的沟通交流,同时推动反恐、缉毒等地区安全机制的建立,减少不安定因素的存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