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外刊摘要

《 环球人物 》(

    英国《新政治家》2月12日封面文章

    中美两国合作吧!

    过去,英国人一直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而如今,资金肆意流动导致泡沫经济崩盘,没人知道这场危机何时能结束。

    《新政治家》认为,1970年的经济大萧条,唤起了新自由主义,但今天,它成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如何走出困境?《新政治家》给出的答案是:进行“最广泛、深入的全球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美两国的合作。美国总统奥巴马倡导发展公共事业的主张,等于向全世界宣告,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新自由主义时代即将终结。而从长期来看,这场经济大萧条很有可能会加速中国的崛起。和西方国家的惨淡现状不同,中国银行的资金雄厚,国家财政状况良好,未来它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奥巴马是否能摆脱保护主义的束缚?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解决?《新政治家》认为,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能看到世界经济复苏的曙光。

    美国《名利场》3月号封面文章

    牢记奥巴马的口号

    奥巴马入主白宫的同时,也给白宫带来了一批新客人。他们是制定政策的高手,以及经验老到的顾问。他们将和奥巴马一起承担艰巨的任务。

    《名利场》杂志的记者,采访了奥巴马身边的团队。这些内阁成员和白宫官员,对自己所承担工作的重要性,都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很了解民众对他们的期待,更愿意把眼下的困难当成机遇。奥巴马那句“是的,我们能做到”的口号,无疑已深入他们的内心。

    法国《快报》2月12日封面文章

    过街老鼠

    自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的银行家们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嘲弄银行家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主要谈资。政客们也不再庇护他们,各大阵营的政治家都在批评银行家们的贪得无厌。自从美国总统选战开始的那一刻,奥巴马就从未停止过对银行家们的抨击。就连一向出言谨慎的欧洲银行行长特里谢也警告说:“银行业必须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便让民众对他们重拾信心。”

    有人总结道,银行家们共有7大过失,分别是傲慢、贪婪、目光短浅、隐瞒、教条主义、能力不足以及不负责任。正是这“七宗罪”,最终让银行家们如过街老鼠,饱受社会舆论的指责与嘲笑。

    西班牙《改革》2月16日封面文章

    头号难题:缺乏经验

    西班牙经济由于缺少必要的救济资金而陷入了昏迷状态。遏止经济继续恶化、刺激经济复苏、创造就业机会,是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政府提供给西班牙银行家的钱,连银行拿来救自己都还不够。

    西班牙经济已经病入膏肓,而那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却还在争论不休。

    《改革》指出,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没有任何模式或先例可以借鉴,人们几乎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连续15年没有发生全球性的经济动荡了,许多政治家和银行家都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这才是目前西班牙面临的头号难题。

    美国《新共和》3月4日封面文章

    公众仍然离不开报纸

    19世纪中期以来,报纸一直以低廉的价格,为我们提供大量新闻信息,成为我们关注社会的“眼睛”。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读报热情不断退减,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下降。据《新共和》报道,因银根紧缩,《洛杉矶时报》的新闻大厅缩小了一半,美国的报业巨头论坛报集团已申请破产,麦克莱齐报业集团去年裁员25%。

    《新共和》认为,报纸不应该成为高科技的牺牲品,报人不应在新时代里消沉。一份正规报纸每天可以报道70余条各类消息,而电视只有10到12条,且内容局限度大。网上新闻几乎没有深度报道,更缺乏调查真相的记者和斟酌字句的编审。此外,报纸的报道力度还与政府的诚信度有关。研究表明,一地报纸的发展越受限制,其腐败指数就越高。虽然现在报纸失去了往昔辉煌的地位,但公众的阅读导向仍需要由报纸来引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依然不可亵渎。

    美国《新闻周刊》2月23日封面文章

    压力大并非坏事

    金融危机之下,美国人的压力骤增。压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者珍妮特·迪彼得罗表示:“认为压力有害,是错误的,因为大部分人在适度的压力面前,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新闻周刊》认为,在经济萧条的局势下,对压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人们一丝希望,虽然现在人人都说压力大,但这也许并非一桩坏事。

    美国《财富》2月16日封面文章

    新一代失业者

    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失业潮,企业裁员的数目触目惊心。在美国,因这场金融危机而失业的人数即将突破300万。和以往的经济低迷期不同,这次失业人口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或制造业领域,而是几乎每个行业都在裁员。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失业的会不会就是自己。

    《财富》杂志在全美采访了数十名失业人员。这些人虽然背景不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点:沮丧、害怕,但都具备复原能力。他们想要一份工作,知道生活还得靠自己。在新工作到来之前,他们把现在的失业当成是另一种“事业”,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日本《AERA》2月23日封面文章

    绝望的日本人

    1月初,A先生接到日兴证券寄给自己的辞职确认函。在“辞职原因”一栏里,赫然印着“基于劳动者个人原因”的字样。A先生明白,这是公司暗示他主动提出辞职。A先生虽然很气愤,但还是照做了,因为这样至少可以领到3800日元的遣散费。

    C女士则是被上司叫进了会议室。桌上摆着一封“调职介绍信”和1200万日元的遣散费。上司说:“不辞也行,但来年的工作评定会给你降级。”再三犹豫之后,C女士辞职回家,做起了全职主妇。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AERA》随机调查中的小故事,类似的情形在日本随处可见。无论是否辞职,公司都会想办法赶你离开。《AERA》认为,绝望已经成了日本人的普遍心态。

外刊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