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长孙闻黎明谈祖父

闻一多是一首热烈的诗

闻黎明说:“很多人说我的性格像祖父,爱批评,桀骜不驯,但其实这不只是闻一多的特点,而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共性。”

本刊记者 刘心印 《 环球人物 》(

    “祖父首先是一位诗人。”谈及对闻一多的评价,闻黎明这样定位。 

    现年58岁的闻黎明语速很快、思路清晰、直言不讳,这些都让人不自主地联想起 他的祖父闻一多。 

    “小时候,奶奶很喜欢我梳背头,因为梳背头的样子很像祖父。” 

    说起闻一多,闻黎明有时称“祖父”,有时直接称“闻一多”,这和他的双重身份有关。一方面他是闻一多的长孙,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研究员。他严格按照档案学、史料学的方法,耗时3年研究整理而成了86万字的《闻一多年谱长编》。 

    “闻一多是个热烈、冲动的性情中人,他的人生就是一首诗”。从闻黎明的叙述中,记者开始寻觅闻一多48年短暂而精彩的人生。 

    从闻家骅到闻一多 

    1899年,闻一多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镇。闻家世代流传着一个传说:先祖闻良辅与南宋抗敌英雄文天祥同族,为了避祸,举家从江西迁往湖北,并将姓氏由“文”改为“闻”。 

    闻一多出生的时候,闻家已经是当地人丁兴旺、世代书香的望族。按照闻氏宗谱“佳启昌盛世,贤良佐邦家,立心期中正,厚德焕光华”,闻一多是“家”字辈,因此,父亲为他取名“闻家骅”。 

    1912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全国招生,学制8年,毕业后公派去美国留学。那一年,湖北只有4名个名额,考试科目国文和英文。虽然闻一多英文考了零分,但一篇效仿梁启超风格的《多闻阙疑》写得洋洋洒洒、气势不凡,老师将他破格列为备取第一名。“去北京的路上,他临时抱佛脚,跟堂兄学了几个英文单词,结果复试考了第一名。”闻黎明说。 

    进入清华后,为了摆脱封建束缚,闻一多决定不用族名,改名为“闻多”。一次,同学潘光旦开玩笑说:“连名带姓称呼人不礼貌,你的名只有一个“多”, 不如加个‘一’字,最简单。”没想到他立刻就以“闻一多”自称起来,英文名字也改成了“One Two”。 

    留美三年三换学校 

    “他做任何事情,都是凭着冲动,不计后果的。”闻黎明对记者说。 

    1921年,闻一多本应留学美国。但正赶上北京市学联发起了教授索薪罢教斗争,当局宣布规定,凡是参与罢课不参加考试的毕业班学生一律取消学籍。“全班78名学生多数参加了考试,顺利出国。29人坚持不肯走入考场,其中就有闻一多。”闻一多赴美留学因这件事而整整延迟了一年。 

    在留学生中,闻一多、梁思成、杨廷宝是当时美术学得最好的。导师司达尔希望他们当中能有人专业学习美术,可梁思成、杨廷宝觉得美术不实用,均报考了建筑(后来二人在建筑界并称“南杨北梁”)。闻一多没想这么多,他报考了美国最好的美术学院——芝加哥美术学院西洋美术专业,这使他成为了清华历史上第一个出国学美术的人。 

    芝加哥美术学院只有闻一多一名中国留学生,这让他感到十分寂寞。清华好友梁实秋来到科罗拉多大学后,给闻一多寄去了12张当地自然风光的明信片,没想到几天后,闻一多竟提着一只大皮箱从芝加哥转学到了科罗拉多大学。 

    一年后,梁实秋转学到哈佛读硕士,闻一多再次转学去了纽约美术学院。在纽约,他和余上沅、赵太侔等人创作了美国第一部英文对白的中国古装剧《杨贵妃》,演出用的布景、服装都出自闻一多之手。演出很快在纽约艺术界引起轰动。之后,闻一多写信给胡适,希望能在北京办戏剧研究所,并决定提前回国,振兴中国戏剧。 

    “在回国的船上,刚一看到祖国的土地,他就将西装脱下来扔到海里。从那以后,他只穿中式服装,你看他之后的任何照片里,再没穿过西装。”闻黎明翻着画册给记者看。 

    诗人的爱情火焰 

    早在闻一多考入清华的那一年,父母就为他定了亲。1922年留学前,父亲怕他出国后变心,执意让他回乡完婚。闻一多虽然不情愿,还是勉强同意了。但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不祭祖;第二,不行跪拜礼,不叩头;第三,不闹新房。 

    在半新式、半传统的婚礼上,闻一多迎娶了妻子高孝真(解放后改名高真)。“我奶奶和祖父是远房亲戚,两家门当户对,都是书香门第。” 

    婚后不久,闻一多就远渡重洋留学美国。1923年底,闻一多在美国得知第一个孩子即将出世,用5天时间连续写下了42首《红豆》诗,每一首都燃烧着爱情的火焰。“你可以仰面望着我,像一朵湿蔷薇,在霁后的斜阳里,慢慢儿晒干你的眼泪。”(《红豆》之一) 

    1926年1月,回国后的闻一多与余上沅等人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戏剧系。同时,他将妻女从老家接到北京。他们的家与学校仅半街之隔。徐志摩曾说,那里是“一群新诗人的乐窝”。“在这个新派文人的圈子里,闻一多总是意气风发,而奶奶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都是在家里读书,只上过一年师范。听父辈们谈论,奶奶从不过问祖父在外面的事情,她就只管把家照顾好。”闻黎明说。 

    1930年,闻一多赴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梁实秋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青岛,闻一多、梁实秋等7位男士及女教师方令孺凑成“酒中八仙”。梁实秋后来在《谈闻一多》中写道:“他们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薄暮入席,深夜始散。有一次,胡适路过青岛,看到我们划拳豪饮,吓得把刻有‘戒酒’二字的戒指带上,请求免战。” 

    同年,闻一多在徐志摩筹办的《诗刊》上发表了764字的长诗《奇迹》,这首诗被徐志摩评价为闻一多写得最好的一首,但晦涩难懂的诗句中表达的情感一直让徐志摩捉摸不透。 

    “我要的本不是火齐的红,或半夜里桃花潭水的黑,也不是琵琶的幽怨,蔷薇的香……我要的本不是这些,而是这些的结晶,比这一切更神奇得万倍的一个奇迹!” 

    “奇迹”到底是指什么呢?“奇迹就是指他和方令孺之间的感情,你们不敢说,我说。”在一次闻一多作品研讨会上,闻黎明说。“我并不避讳谈这个,是怎样就是怎样。” 

    方令孺是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曾在华盛顿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学习。回国后,任青岛大学中文系讲师,好写诗,常向闻一多请教。他们之间的来往很快便弄得满城风雨。“祖父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后来梁实秋也回忆,情形并不太严重。祖父把妻子和孩子接来青岛后,流言自然就没有了。但从那以后,他再没有公开发表过诗。” 

    抗战爆发后,闻一多携妻子和5个孩子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大的8年里,闻一多只有微薄的教授收入,他不得不起早贪黑地刻制印章来补贴家用。“奶奶特别善于持家,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在门前的山坡上开了一块荒地,有时还带着孩子们去挖野菜、捞小鱼虾。” 

    艰苦的环境反而增进了夫妻感情。“那时候,祖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奶,他写东西,必须奶奶在旁陪着,不管她是打毛衣还是摘菜,只要她在旁边坐着,祖父就觉得安心。”闻黎明说。 

    要死就死得轰轰烈烈 

    “祖父曾对我爸爸和大伯说:‘死在病床上,是最没有意义的,要死就死得轰轰烈烈。’”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被暗杀,传说黑名单上的第二号便是闻一多,早就特务扬言要以40万买闻一多的人头。 

    7月15日上午,闻一多瞒着妻子去参加了李公朴死难经过报告会,作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讲完出来,他听到后面有人扳枪栓,便对一起走的青年人说:“走开点,你还年轻,死了不合算。”下午,闻一多又去参加了《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临近散会,长子闻立鹤去接父亲。他们不知道,此时闻一多家附近已经布满了特务。 

    行至离家十多步时,忽然枪声大作,闻一多倒在地上。闻立鹤急忙扑上去,伏在爸爸身上……闻一多身中十几枪,来不及说一句话就牺牲了。闻立鹤也身中5枪,肺部被打穿,右腿被打断。 

    闻一多殉难后,高孝真带着孩子们辗转从昆明回到北京。“看着街对面的国民党警察局每天人来人往,我奶奶生气啊,就想到解放区去。” 

    “可是她并不知道,自己家就是地下党去解放区的中转站。当时闻一多的侄子闻立志和妻子韦克也住在家里,韦克在北平地下党负责统战工作,很多来拜访的朋友其实都是要去解放区的。” 

    高孝真把想法对韦克说了以后,在北平地下党的帮助下,一家人装扮成回乡的济南布店老板,很快就上路了。 

    到解放区后,闻立鹤、闻立雕进入华北大学读书,高孝真被选为华北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后,又先后当选河北省和北京市政协委员。“但是我奶奶性格内向,不喜欢参与外面的事情,心思都放在孩子们身上。” 

    家祭毋忘告乃翁 

    “奶奶在世时,每年除夕,全家人都要在祖父遗像前三鞠躬,祭拜祖父。大伯念祭文,说说一家人一年来的情况。奶奶去世后,每年在爷爷或奶奶的忌日,全家人也要聚一次。” 闻黎明说。 

    闻一多共有三儿两女:长子闻立鹤、次子闻立雕、三子闻立鹏、长女闻铭、小女闻。现在,加上第三代、第四代,闻家共有二十几口人。闻立鹤后来改名高克,在铁路部门工作,去世后家属遵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昆明的滇池中。闻立雕后改名韦英,从中宣部离休后,参与整理了《闻一多全集》。三子闻立鹏继承了父亲的美术天赋,是著名的油画家。长女闻铭,是解放后第一批俄文翻译,根据母亲口述整理出版了《闻一多牺牲前后纪实》。小女儿闻闻,整理完成了闻一多的残稿《诗经通义》,又出版了《闻一多旧体诗文注释》。 

    闻黎明是闻立雕之子,从小就对历史很感兴趣,家里曾给他改名“闻历”,临上户口前母亲又改成了“闻黎明”。虽然名字里没了“历”字,但对历史的兴趣却伴随了他一生。1974年,闻黎明进入北大历史系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开始,他并没有研究闻一多,“总觉得研究祖父不太好,别人会觉得不客观。”1986年,闻黎明在参加第二届闻一多研讨会时看到,会上用的都是过时的材料。会后,他又回了趟老家。一到浠水境内,就看到一块写着“闻一多故里”的大牌子,使命感一下子就有了。 

    通过研究史料,闻黎明才真正了解了身为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的祖父。 

    “小时候,对祖父的事情只是零星知道些。家里墙上一直贴着毛主席签发的第50号烈士证,逢年过节或祖父忌日,总有祖父以前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来家里看望奶奶。大家都知道我是闻一多的孙子,所以,我是当了一辈子孙子!”闻黎明笑谈。“这种身份自然会对自己有一种约束,也对后辈有一种引导作用,从为人到生死观,都有影响。很多人说我的性格像祖父,爱批评,桀骜不驯,其实这不只是闻一多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共性。” 

闻一多是一首热烈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