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政治家》5月29日封面文章
肯尼迪与奥巴马
如果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没在1968年竞逐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被暗杀,他也许会成为美国总统。对奥巴马而言,罗伯特·肯尼迪就是他的榜样。在参选总统时,两人都是尚未取得显著成就的参议员。和奥巴马一样,罗伯特·肯尼迪激发了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的期望;两人都想结束一场不受欢迎的战争,罗伯特·肯尼迪想结束越战,奥巴马要结束伊拉克战争。
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试图挽救民主党。面对当时的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他试图重新为美国人找回信念。奥巴马也是如此,他也试图为美国指引一个新的方向。
尽管奥巴马一直宣称他的竞选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捐赠,但事实上他得到了多家华尔街大公司的支持,比如高盛、花旗及摩根斯坦利等。为什么大公司青睐奥巴马?其中的原因和当年罗伯特·肯尼迪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这两人都代表了民主党新鲜、年轻又自信的面孔。
美国《时代》6月9日封面文章
如何在灾难中存活
最近发生在中国四川的大地震和缅甸的风灾提醒我们:灾难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提升在灾难中存活的可能性,我们要做的远比想象中的多。
每个人都有“灾难性格”,它在危机发生时发挥作用。事实是,我们能够改善这种性格。当灾难来临时,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临危不乱,带领大家逃难,损失也许会小很多。
法国《观点》5月29日封面文章
自从萨科齐当选总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对他的种种离奇举动感到瞠目结舌。他容易情绪激动、行事高调,有时甚至会惹怒民众。那么,是什么让他从政30年来始终充满激情和斗志?又是什么力量,使他备受一部分人的厌恶却又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爱戴?
著名精神病学家布拉克尼埃认为,萨科齐的政治激情来源于其自身十足的活力。在政治事务和生活中,他都像是一名正进行百米冲刺的运动员。
至于萨科齐与公众的微妙关系,著名心理医生马古迪认为,萨科齐喜欢与民众直接交流对话;他认为总统应走下神坛,作为一个“人”展示在公众面前。因而,人们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萨科齐的性情而非其总统形象,所以才形成了民众对他好恶分明的局面——个性突出的人,在赢得支持的同时,也往往会招来大量反对。
俄罗斯《侧面》6月2日封面文章
外高加索——走不出的死胡同
阿布哈兹、南奥塞梯,亲俄罗斯政权领导的两个宣布独立而未被格鲁吉亚承认的共和国,让原本局势紧张的外高加索地区雪上加霜,而得到西方支持的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角力,最近更上升到联合国层面。5月3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向阿布哈兹增派铁道部队,随即遭到了美国当局的强烈批评。
一边是坚持要以武力恢复主权的格鲁吉亚,一边是要独立的阿布哈兹及南奥塞梯,“走不出的死胡同”成了唯一能概括外高加索局势的词汇。外高加索目前发生的一切不可能被称之为“和平”,而是“被冻结的战争”。那么,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一个帝国的支持,统一的格鲁吉亚和“格鲁吉亚人”的概念不可能存在。这是一个公开的问题,但关键在于,是由哪个帝国来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帝国,还是美利坚帝国?
巴西《时代》杂志“商业”专刊5月封面文章
商业奇才?吹牛大王?
他是目前巴西最具争议的企业家之一,也是近年来巴西媒体关注的商界焦点人物,自称要取代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他投资的产业领域宽泛,从大型航空公司到豪华度假村,几乎无所不包。他就是巴西商业巨子,全巴西第三富豪埃克·巴迪斯塔。
几年前,埃克·巴迪斯塔还只能靠“名模露玛·奥利韦拉的丈夫”这一身份为公众所熟知。2004年,这对夫妇分道扬镳。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之后短短的几年间,埃克就坐拥66亿美元资产,成为巴西乃至全世界的商业传奇。
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说法不一的种种传闻,众人心中的埃克简直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有的企业家认为他是个商业奇才、充满智慧的冒险家,有的评论家觉得他不过是个傻瓜、异想天开的吹牛大王。
靠航空业起家的埃克,常常被其他企业家拿来和英国维京航空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相媲美,但也许一个出租车司机才真正道出了埃克的“真实面目”:“你问我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让他是谁,他就能变成谁,因为他的手里总有大把钞票,身边总有美女环绕。”在一些普通人的眼里,拥有这些的人,就是成功的企业家了。
美国《财富》6月9日封面文章
美国最火的投资商
67岁的肯·西伯纳是美国资本增长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虽然他的大部分同龄人已经退休,但西伯纳仍然不知疲倦地从事着他所热爱的工作。他管理的基金去年净值增长率达80%,他也因此被称为美国最火的投资商。
西伯纳是一个反向投资者,总是做出与大众相反的投资决定。他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更是让人惊叹,只需要10分钟,他就能判断出哪些股票的前景充满希望。
西伯纳非常享受他现在的工作,这也是他能够在投资界拼杀多年的关键原因。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西伯纳仍然在以敏锐的直觉捕捉下一个投资目标,他说自己永远不会退休。
日本《AERA》6月9日封面文章
“迷惘一代”大翻身
1995年—2005年,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大学毕业生只得面对整整十年的“就业冰河期”。这批丢失了梦想的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在艰难惨淡的就业形势下,虽然不乏沉入水底者,但强者终将破冰而出。26岁的山崎,曾为了生计而放弃童年的梦想,选择了一份收入微薄且毫无趣味的工作。去年,他毅然辞职回家潜心作曲。今年,山崎每个月都有三四场现场表演,还成功举办了音乐会,并录制了唱片。
33岁的插画作者本山浩子,曾放弃绘画梦想,成为一名公司职员,但所有“苦难”似乎只是让她变得更加坚强。如今,本山已在多本杂志上连载自己的画作,成了颇有人气的插画作家。
德国《焦点》5月19日封面文章
为健康自掏腰包
20年来,德国的公费医疗体系,保障着公民的基本医疗健康;而眼下,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咨询自掏腰包。2004年,进行自费医疗的德国人只占全德国人口的1/5,但2008年,这个比例已上升到1/2,自费医疗的支出总额超过100万欧元。如今,德国3/4的医生接收自费门诊,自费项目也成了很多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人们在接受自费医疗时却忽略了许多重要的公费医疗项目,他们占用了过多公费医疗的时间和资源,却在进行一些不必要的自费诊疗。德国医务部长约格·浩普不得不强调:“医生不是商人”,“救死扶伤才是医生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