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五百旗头真 日本的“基辛格”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林 祁 发自东京
     ( 2008-02-16 第4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2007年12月28日下午,到访中国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其直面历史、认真反省的态度,赢得了北大学子的热烈掌声。

   与此同时,在东京,日本“对外政策学习会”的成员们,正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福田演讲的实况直播。其中的一个老者,在听到这段话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就是学习会的召集人五百旗头真——日本的“基辛格”。

   三届日本首相的智囊

   “对外政策学习会”是福田的外交智囊团,于2007年12月上旬成立,领衔者正是五百旗头真。其他10名成员或是日本知名学者,或是前外交官。

   2007年12月9日,在东京的一家旅馆内,五百旗头真主持召开学习会的首次碰头会。福田放弃周日休息时间,赶来与智囊们促膝长谈。据知情者透露,福田重点就他即将实现的访华事宜,以及2008年7月在日本召开的八国峰会,征求了与会者的意见。在五百旗头真的主持下,碰头会热烈而有效,最终达成了一致——日本一定要争取到中国方面的配合,这将是八国峰会能否成功举行的关键。

   五百旗头真之所以被福田首相委以重任,除了他与福田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他的对华战略眼光深得福田的赞赏。

   1943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的五百旗头真,是日本著名的法学专家。2006年8月,他从神户大学法学部退休后,受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的邀请,出任日本防卫大学校长。不过,他的最引人注目之处,是先后出任小渊、小泉、福田三届首相的智囊,在日中关系中发挥战略性影响作用。

   2008年1月30日,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的五百旗头真,在接受本刊的采访时,回忆起了自己与中国的一段往事:“1998年,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日本作为WTO成员国,将与中方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入世双边谈判。当时,小渊惠三首相召集我和其他智囊商量对策。虽然当时日中两国间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我还是坚定地向小渊首相建议,‘在中国入世问题上,日本应该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当年11月,小渊首相向到访日本的江泽民主席表达了这一立场。之后,两国的入世谈判进展得很顺利,于1999年7月签署了中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谈判的联合新闻公报》”。

   在担任小泉智囊团成员期间,五百旗头真“一骂成名”。2006年9月7日,刚被小泉任命为防卫大学校长的他,在“小泉内阁电子杂志”上,公开撰文批评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之举,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令日本的亚洲外交瘫痪”。由于此种批评之声从未在“小泉内阁电子杂志”出现过,因此,五百旗头真的“奇谈怪论”,一时间在日本政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安倍晋三出任首相后,并未将五百旗头真视为心腹,但在对华政策上依然对他倚重有加。

   2006年10月6日,安倍访华前两天,日本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和每日新闻社,在东京普雷斯中心大厦联合举办“新政权下的日本外交:日中、日美、日本与中东关系研讨会”,五百旗头真正是主讲人之一。此次研讨会吸引了一位“不速之客”——安倍晋三的夫人安倍昭惠。一位坐在安倍昭惠旁边的与会者事后透露:“五百旗头真讲话时,安倍夫人做了很多笔记,看来回家后会向首相好好汇报。”

   2006年12月,五百旗头真曾通过媒体奉劝安倍晋三:2007年必须与靖国神社保持距离,否则将使刚刚解冻的日本与邻国的关系再次趋冷。

   “中国正在甩开百年低迷期”

   2007年1月,五百旗头真在日本大报《朝日新闻》上发表题为《日美中迎来了合作时代》的文章,提出了一个令日本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在亚太地区,日美中三国已经进入一个合作的时代。日本外交离不开美国和中国,必须是日美同盟和日中协商双管齐下……建立日美中三国就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框架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日美中这三极的合作,21世纪的亚太地区就不会稳定。”

   五百旗头真的这一对华新思路,很快引起了福田康夫的重视,成为其“共鸣外交”的最初模本。

   那么,五百旗头真为何要建议福田首相将日中关系提升到“战略”层面呢?这缘于他对中国的战略评估:“中国正在甩开百年低迷期,重新夺回东亚国际关系的中枢位置。在这种背景下,日中关系的顺利发展对日本具有战略意义。”

   “虽然有人担心福田政府的稳定性,及其亚洲外交的延续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将来不管谁上台,日中‘战略互惠关系’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对华外交政策的主流和重心。”身为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的五百旗头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如是告诉记者。

  

 
     ( 2008-02-16 第4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