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解读福田的“春天攻势”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 刘江永
     ( 2008-02-16 第4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2007年岁末,福田康夫首相夫妇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迎春之旅”,展现出了对华友好、求同、合作的外交姿态。在此情况下,许多人都在问:中日关系已经从“寒冬”进入“春天”了吗?日本的对华政策在进行什么样的调整?福田能解决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吗?

   对华政策轮廓初现

   福田首相组阁时间虽短,但其对华政策的基本轮廓已显现:

   第一,在政治上,加强、加深同中国高层交往,不参拜靖国神社,尽量减少因历史问题引起的两国摩擦;第二,在台湾问题上,发表“四不”立场,防止海峡两岸局势紧张,避免因台湾问题引起同中国的对立;第三,继续推动日中青少年交流,希望实现世代友好,防止过激的民族主义产生消极影响;第四,在坚持利益互惠的同时,强调日中两国文化同源,把儒家思想作为共同的道德价值;第五,扩大同中国在经贸、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双边、地区及全球性合作,提出建立日中“创造性伙伴关系”。

   福田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与安倍内阁明显不同:

   首先,安倍把“摆脱战后体制”,修改日本宪法作为执政目标;而福田则突出强调要建立让老人和年轻人都放心、安心的社会。

   其次,安倍对参拜靖国神社持暧昧态度,而福田则态度鲜明,迄今其内阁成员无人前往参拜。

   再次,安倍任内一方面积极恢复同中国领导人的交往,另一方面却在全球范围内搞“四国联盟”,麻生外相还提出所谓的“价值观外交”,人为制造日中“价值观距离”;福田则反其道而行之,提倡日中两国“以和为贵”的价值认同。

   第四,安倍内阁虽提出日中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但对“日中友好”则刻意淡化;而福田既坚持“战略互惠”,又强调“日中友好”,并指出除此之外两国别无选择。

   安倍曾宣称要做“斗争型政治家”,推进“有主张的外交”。而福田则明确表示不做令邻国不快的事,要实行“创造和平的外交”。作为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首次表示不支持台湾搞“入联公投”。如果考虑到福田所在的自民党町村信孝派曾是该党传统的“亲台”派系,福田这种表态的意义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此次访华中,福田对华政策的新意,充分反映在他参观曲阜后所题的词上——“温故创新”。这不禁令人想起1979年12月大平正芳首相访问西安时挥毫写下“温故知新”的场景。福田和大平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对孔子“温故而知新”的话铭记在心,并有独到的思索。正是这种文化、道德和价值的认同,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中国有一种文化乡愁般的亲近感。伴随中日两国国力的增强和两国关系的发展,福田 “温故创新”的对华政策,堪称是大平正芳的继承和发展。

   右翼势力靠边站

   然而,福田毕竟与小泉、安倍等人“同党一派”,也面临日本民主党的有力挑战。因而福田能否在中日之间一些重大问题上做出决断,能否保持对华关系改善的势头等,有待关注。但笔者认为,福田成为日本首相以及其对华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它与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受到抵制、政治决策层出现“脱右倾化”等变化有相当大的关联。

   首先,福田本人属于自由派、温和型政治家。他以其父在任内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为荣,把“和为贵”作为自己的政治信条,在外交上受到自民党内“鸽派”政治家、已故前首相宫泽喜一的影响。

   其次,虽然目前执政的自民党与在野党各自把持着众参两院,但各党在改善对华关系问题上的立场空前一致。去年12月,因在是否为印度洋美军提供支援问题上严重对立而在国会“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在野的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和执政的福田康夫却接踵访华。很显然,若无日本民意的支持和经济界的推动,他们未必会如此积极。这也是日本政界对小泉对华外交失败的一种反思与自我疗伤。

   再次,在执政的自民党内,右翼代表人物目前大多靠边站,对华相对友好的各派政治家则掌握党政大权,使福田在自民党内得到了跨派系的支持。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集结在福田身边的人,大多与小泉或安倍的关系相对疏远,在改善对华关系问题上则志同道合。据透露,也正是由于这些人在自民党内发起了跨派系联合行动,才使福田去年顺利当选首相。

   第四,一度边缘化的日本外务省“知华派”开始重新发挥作用。在小泉和安倍内阁时期,右翼鹰派智囊异常活跃,直接影响了对华政策。而外务省的一些人则被扣上“中国帮”的帽子,受到冷遇或攻击。如今,这一局面似乎得到了彻底改变。有日本媒体分析称,当前,日本前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与福田首相、高村外相,形成了掌控当前日本对华政策的“新三角”。尽管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曾是对华强硬派,但也不能不受这种结构的制约。

   能否克服结构性矛盾

   福田访华后,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成为2008年的主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解决中日间的结构性矛盾并非易事。

   目前,自民党内的右翼亲台势力依然存在,并继续与台湾保持交往。美日右翼亲台势力均表示,“不希望台湾的民主主义被纳入世界最大的集权国家;不希望台湾这一处于西太平洋岛链中心的战略要冲,被中国海军控制并被用于切断日美的海上通道。”日本右翼鹰派学者则宣称:“日中关系的核心是看谁能拿到台湾。就地缘政治学而言,哪一方获得台湾将决定胜负。”他们主张日本推行“价值观外交”,把在亚洲扩大日本的价值观作为外交战略目标,强调台湾的战略价值对日本来说比对美国更重要。因此要从“价值观外交”出发,制定日本版的“与台湾关系法”,像美国那样通过国内法明文确定“保护台湾民主”的“价值观外交”。今后,日本右翼鹰派势力还会在自己的舆论阵地上继续攻击中国,美化侵略历史,要求日本政府对华采取强硬立场。而一旦这批人得势,日本政治思潮将再度右摆,中日关系还可能出现反复。

   在安全保障领域,如何建立“战略互惠关系”,是中日不能忽视的重大战略问题。冷战后,日本防卫战略开始调整,现在面临重新调整。2004年年末,新《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公布,中国被首次点名,日本开始针对中国加强在西南“离岛”地区的军事部署。日前,日本民间智囊机构——PHP综合研究所,提出了对华政策16条建议。尽管其中不少具有建设性,但也强调:“针对中国军备不断增强的现状”,“日本的防卫力量也应加强,否则一旦出现明显的军事不平衡,就有可能诱发中国的冒险行动……”

   日本未来会否介入台湾问题,是涉及中国核心安全利益以及日本能否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问题。要化解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需有关各方共同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谋求建立中美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过程中,促使日本重新调整防卫战略是十分重要的。中美日三国在各层次的安全战略对话,如果能形成共同抑制“台独”的国际环境,避免台湾问题对中美日三角关系造成冲击,似乎是目前一种可取的选择。另外,中日两国如果能解决东海问题,也将有利于扩大共同利益,促使日本的“西南防御”战略逐步改变为“西南合作”战略,中日两国防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才可能由此找到新的契机。

  

 
     ( 2008-02-16 第4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