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蒋雯丽 心里有团火,总想喷发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刘 菁
     ( 2008-02-16 第4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人家说文如其人,我觉得戏如其人。你是什么样一个人,你的戏反映出的也是什么样的一个东西。希望人们看我的作品时能够感觉到:人活着还是挺好的。”

   2007年10月27日,蒋雯丽凭借她在影片《立春》中的出色表演,获得意大利罗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超然的演技使她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蒋雯丽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封闭、压抑中但不甘就此妥协的女人,她精湛的表演,表现出片中人物真正意义上的高雅魅力。”2008年1月18日,这位新科影后在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一个摄影棚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根筋和三个梦

   在《立春》里,蒋雯丽扮演的王彩玲,居住在北方一个蛮荒的小镇里,却一直认为自己不属于小镇,向往北京。她龅牙、黑面、肥胖、操着口音浓重的方言,但却痴迷于歌剧,逢人就说中央歌剧院马上就要调她去工作了——一个十足为梦想而疯狂的女人。

   “我觉得自己就是王彩玲。因为我也有梦想,有去实现的冲动。但是我和王彩玲又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没有她那样的勇气,不像她那样一根筋地走下去。”出生在安徽蚌埠小城的蒋雯丽,曾经对什么事情都有新鲜感,想去探求。她曾有过三个梦,却都在现实中一个个幻灭了。

   五岁时,蒋雯丽想当体操运动员,拿世界冠军。当然,这个梦对蒋雯丽和家人而言,有些“情非得以”。“文革”期间,很多人都被下放农村,政策规定说要是有特长就可以不下放。为了家里的三个女儿都留在自己的身边,父母为她们设计了一条体育路:蒋雯丽的大姐文娟被送去学跳高;二姐学习成绩好,顺风顺水读完大学,后来又读研究生去了美国;排行老三的蒋雯丽最受姥爷的宠爱,被送到蚌埠市体操队。

   训练第一天,教练让蒋雯丽坐在地上练习劈腿。蒋雯丽照做了,但劈得不够直。这个女教练是蒋雯丽家的邻居,但并没有给邻居家的孩子特殊照顾,她“咔嗦”一下把蒋雯丽的腿扳直了,一只脚还踩住她的小腿。蒋雯丽含泪看着一旁的姥爷,心里一个劲地希望他能救自己于苦海。但姥爷摸了摸她的头,说:“不准哭!为实现梦想,就得吃苦受罪!”那天,蒋雯丽真的没哭。

   蒋雯丽进入体操队没多久,女教练怀孕休假了。新来的教练觉得蒋雯丽腿长,将来肯定个头高,不适合练体操,不愿意吸收她为正式队员。看着别的孩子都穿着统一的体操服,蒋雯丽只能穿着妈妈买的游泳衣在一旁边看边学,编外队员的经历让蒋雯丽感觉压抑,自卑感也油然而生。蒋雯丽练了5年却未能转为正式队员,十岁的她,受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挫折教育。

   上高中之后,蒋雯丽有了第二个梦想——当老师。但1984年高考,蒋雯丽以5分之差与师范大学失之交臂,她收到了一所水利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1986年中专毕业,蒋雯丽被分配到蚌埠自来水公司,负责设计居民用水管道,偶尔还需要骑着自行车去装卸水管。同事们都是20出头的青年,大家打打闹闹过得很开心。可是蒋雯丽却经常在心里问自己:我就这样过一辈子吗?于是,治水工人蒋雯丽萌生了第三个梦想——当作家。

   蒋雯丽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很深。父亲当时是铁路机务段工程师,一辈子爱好文学。后来,蒋雯丽带父母去俄罗斯旅游,父亲一定要到托尔斯泰的墓地留影。书籍曾经打开了蒋雯丽少女的世界,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她都看。工作以后,蒋雯丽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读书,勤奋练笔。只是这些作品都成了“抽屉文学”,作家梦似乎渐行渐远了。

   北京,北京

   蒋雯丽在自来水公司工作的时候,奶奶去世了,她去布店买来黑布、黑纱。回到家,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满脸泪水的样子,蒋雯丽就想,一个人哭有什么意义,不如去演戏,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角色传递出去。当时,蒋雯丽知道的导演只有谢晋,她就写了封信,却因为胆怯一直没寄出去。

   1988年,《大众电影》上刊登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招生广告,蒋雯丽决定去试一试。母亲特别舍不得这个家中最小的女儿,再三叮嘱蒋雯丽:“一试没通过就赶紧发电报,我就放心了。”在蒋雯丽赴京赶考的日子里,母亲一直盼着那个没考上的电报,但等了两个星期都没有等到。母亲说:“坏了,女儿要飞走了。”

   现在的蒋雯丽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庆幸:“做演员是我所有梦想里最璀璨的一个。演不同的人物,可以过无数个人生,人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了。”

   1988年夏天,蒋雯丽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蒋雯丽出演了电视剧《悬崖百合》中的一个女教师,获得“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提名。从此,蒋雯丽靠拍戏养活自己,再也没向家里要钱。

   大学四年级,蒋雯丽出演了陈凯歌执导的影片《霸王别姬》。那部片子成就了霸王和虞姬,不过蒋雯丽出演的“小豆子妈”也让人难忘,戏份很少却意味悠长。

   为演好“小豆子妈”,蒋雯丽专门拜访了一位旧时的老妓女,经指点才抓住了动人的细节:妓女的眼神永远斜着看人的,头轻微摇晃……

   和蒋雯丽合作过的导演,都很佩服她的较真劲和求知欲。与她合作《台湾往事》的郑洞天导演记得,“读过剧本后,蒋雯丽第一次交谈就提出了强烈而中肯的意见,这在当下的演员中很难见到。”蒋雯丽凭借《台湾往事》中的母亲角色,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之后蒋雯丽在电视剧《牵手》中的演出,让她成了众多男性观众的梦中情人。

   为扮演《立春》里的王彩玲,蒋雯丽“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增肥30斤,成功地把自己的腰围变成了二尺七,化完妆连儿子都不愿意看她。拍完《立春》两个月后,蒋雯丽又加入《金婚》剧组,短时间内迅速减肥。“想想真的对自己很残忍,但是只要创作起来真的非常愉快。”

   结婚以后才自信

   “当我20岁的时候,应该是最好的青春年华,但我却非常不自信。我的心态真正变好是在结婚以后。有了家之后,我一下子觉得生活平静了,简单了,生活中除了事业就是家庭,不会再为其他的事情牵扯很多精力。”

   1994年年底,顾长卫去美国掌镜,蒋雯丽放下国内的演艺事业,跟随丈夫赴美。刚到美国的时候,信箱里每天都有很多的信件,蒋雯丽不知道这些信件有用没用,只能逐字查字典。“美国是一个什么都靠信件的国家,有的垃圾邮件写得特别正式,我一个一个单词查,看到后来才知道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蒋雯丽笑了,“但是现在想起来,看垃圾邮件还是很有帮助,那时积累的词汇让我摘掉了英文盲的帽子,我是被环境逼出来的。”

   因为拍戏的缘故,蒋雯丽和顾长卫聚少离多。从1994年去美国到2001年顾和和出生,夫妻两人无数次往返在中美之间。蒋雯丽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女人,在她看来,家不是住所在这儿或在那儿,家就是夫妻双方。有了孩子以后,家的感觉更丰富了。蒋雯丽在自己的随笔里写道:“我经常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孩子爸带着孩子骑马去了,我在家里为他们烙饼,腰像水桶一样粗……想到这些,我常常忍不住偷着笑,仿佛看到那个炊烟下的牧歌年代,觉得很温暖很美好!”

   在丈夫顾长卫的眼里,蒋雯丽是个有浪漫情调的妻子。蒋雯丽会把丈夫的生日记得牢牢的,穿着礼服拉着小提琴出现在丈夫的生日晚会上。她还喜欢室内设计,常常在自己布置的家里听西洋音乐。

   活着,真好

   蒋雯丽和顾长卫一起经历过一次“生死时速”。1994年的一个深夜,蒋雯丽开车和顾长卫一起从石家庄回北京,时速90公里左右。当时下着雾,蒋雯丽忽然发现前方50米处有辆大卡车,黑灯瞎火地停在了高速路的正中间。蒋雯丽当时就傻了,下意识地猛打方向盘。当时高速路上还没修隔离带,车子一下子跑到了逆行道上,蒋雯丽吓蒙了,才听见顾长卫喊:“踩刹车!”也分不清脚下哪儿是刹车油门了,咣当一下,车整个调转了180度的弯儿,停到了逆行道上。

   夫妻俩在车里愣了十多分钟,最后,两人以差不多20公里的时速“蹭”回了北京。

   “生死时速”过后,蒋雯丽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活着本身就是幸福的事,没必要再去奢求更多的东西。听她说起这段往事,才终于明白眼前的这个女人为什么一直给人没有野心的感觉。

   拍戏之余,她很少和影视圈来往,好朋友也基本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除去工作和家庭,蒋雯丽投身于公益事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防治艾滋病义务宣传员”,奔走在山西、河南等地区。作为全球妇女与艾滋病联盟执行委员会委员,蒋雯丽还经常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会议。委员会共有20多位成员,其中演员只有两位,一位是蒋雯丽,另一位就是英国唯一一位夺得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的艾玛·汤普森。

   2004年7月,在第十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期间,蒋雯丽参加中泰联合行动,在曼谷的红灯区发放中国生产的安全套。这次的经历让蒋雯丽“心怦怦直跳,仿佛感觉到枪林弹雨的意味”。蒋雯丽还曾陪同安南夫人到河北看望当地的艾滋病患者。

   2008年1月,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雯丽谈艾滋》。

   现在的蒋雯丽正着手实现自己的两个心愿:第一件是开个慈善小屋,让有爱心的人把家里不太用的东西送到这里来,把善款全部用于救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致孤儿童。第二件是拍摄关于艾滋病的纪录片。

   《环球人物》:顾长卫说你在《立春》片场就是半个导演,你和顾长卫在表演上有什么分歧?

   蒋雯丽: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不光是和顾导,我和其他导演合作,都会尊重导演的意见。在《立春》里,“我”去监狱看胡金泉的那场戏,我演得很投入,哭得很动情,拍完以后我觉得这是自己整部戏里面最精彩的一个镜头。结果那一条却根本没用。我问导演为什么,导演说你都帮观众把情感宣泄出来了,观众就不感动了。开始我不能理解,后来觉得还是含着眼泪的表演更合适。

   《环球人物》:你会把演戏的情绪带回生活中么?

   蒋雯丽:演一部戏会让我有很多感触。演《金婚》时,4个多月走完人生50年,觉得人生太快,婚姻太不容易,应该好好珍惜。在戏里我提前预支了人生,过了一把未知的生活。但是回到生活中来,还是该怎么过怎么过。

   王彩玲的内心和我有很多契合的地方,她是我梦想去塑造的一个角色。每个演员都希望有一个彻底改变自己的机会,我正好可以借助王彩玲这个角色实现自己外形的改变。也是好奇心使然,我觉得挺好玩的。

   《环球人物》:很多观众对你多变的眼神印象很深刻,你平时是怎么训练的?

   蒋雯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完全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我的眼神流露出来的都是当时的心情。

   《环球人物》:你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你自己的个性是怎样的?

   蒋雯丽:以前我把自己封闭得特别紧,做了演员要解放心性,我看问题也更开阔了一些。我属于双重性格,有时特别安静,有时特别奔放。但是我内心总是有一团火想喷出来,这就是我创作的冲动。现实生活中会时常让我没法去喷发,我觉得自己选对了职业。我看起来倒不是那么火热的人,但是我有一个和外表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 2008-02-16 第4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