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13年前,他与布莱尔密谈了什么?如今,他又是怎样把布莱尔逼下台的?
布朗诡秘首相路
本刊记者 施晓慧
     ( 2007-06-16 第十二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细心的英国人发现,他们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突然间变得喜欢笑了。以前,他在公开场合面前出现的时候,总是板着面孔,让人敬而远之;而最近,他经常眯着眼睛,眼角的鱼尾纹欢快地向两鬓扩散……

   布朗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等待多年后,他终于要成为英国首相了——由于党内竞争对手的退出,他将“不战而胜”,于6月24日接任工党党魁 ;6月27日,布莱尔卸去首相之职后,他将成为英国首相府的新主人。

   “最好的财政大臣”

   在英国伦敦,各种政治活动多以威斯敏斯特广场为中心。广场的一面是议会大厦,另一面就是财政部大楼。财政部的重要性从其地理位置上可见一斑;而且,这座建筑的规模和气派程度也超过了其他多数政府建筑,彰显着其在英国政府中的核心地位。

   掌管这座大楼的就是布朗。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每个内阁大臣的位子都经历了若干次变动,唯有布朗一直稳坐“内阁第一大臣”——财政大臣的要位,成为英国200年来最长命的“财神”。

   工党执政10年间,英国经济在布朗的主导下,冲破阴霾,创下了50年来最长的增长期。就连布莱尔也曾坦言,布朗是英国历史上最好的财政大臣,工党能赢得民心,布朗功不可没。

   布莱尔此话不假。10年来,每年3月下旬的政府财政预算报告公布日,英国人都会看到,布朗系着标志经济增长的红色领带,笑容可掬地提着红色公文箱,坐进红色汽车。紧跟着,他们就会认真地坐到电视机前,从布朗那有条不紊的长篇预算报告实况转播中,揣摩自己又将得到什么实惠。

   10年来,在财政大臣的位子上,布朗恪尽职守,几乎没有任何丑闻。无论他在什么场合讲话,听上去都像是一笔笔账目,来龙去脉有根有据。这与首相布莱尔的激情四射、富有煽动性的风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喜欢布朗的英国人说他诚实、可靠、值得信赖;不喜欢他的人嫌他枯燥乏味、缺少活力。布朗自己却说:“有些人说我沉闷无趣,他们说得没错。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英国需要的不是一个娱乐家,而是一个领路人。我知道有些人觉得我脸上难得一笑,但说实话,我更关心的是我了解到的东西,而不是我的面部表情。”

   被布莱尔压制10余年

   1951年2月20日,布朗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抱负。12岁那年,他在家乡工党补选时,就曾毛遂自荐,参加游说。1978年,年仅27岁的布朗,从大学讲师一跃变成工党驻苏格兰的行政官,政治生涯从此起步。1983年,他出任工党苏格兰委员会主席,后任工党影子内阁的首席财政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

   然而,布朗生不逢时,遇上了更具活力的布莱尔。

   1983年,年仅30岁的布莱尔当选国会议员。此时,就连布莱尔也认为,比他年长2岁的布朗是最有可能的工党领袖接班人。但是,没过多久,布朗就发现,布莱尔风头猛得超出了他的预料。

   1994年5月,工党领袖史密斯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一时间,工党内群雄竞起争夺党魁宝座。布莱尔与布朗更是其中势头最劲的两个新领袖候选人。对此有一段传闻说:一天,在一家叫格拉尼塔的餐馆里,布莱尔与布朗进行了一次长谈。随后,布朗退出角逐,转而支持布莱尔竞选党魁;作为回报,布莱尔承诺,一旦工党执政,他会在一届任满后让位给布朗……这就是在坊间盛传多年的“格拉尼塔协议”。信其有者言之凿凿,信其无者说查无实据。布朗本人对此则从不加以评论。

   在布朗的支持下,1994年7月,布莱尔顺利当选工党领袖,3年后带领工党勇夺首相宝座。他把财政大臣的重任委以布朗。此后,在“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下,44岁的布莱尔与46岁的布朗,在英国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刮起一股改革新风。10年来,英国历经三次大选、数次组阁,但二布始终是工党最高层的黄金搭档。在英国公众面前,布莱尔永远信心十足、充满活力;而布朗则给人以沉稳、缜密的感觉。互补得恰到好处的二布,联手创造了英国经济连续增长10余年的纪录,也创造了工党连续执政的时间纪录。

   每年9月的工党年会,是二人一展身手的最好舞台。按照议程,布朗在大会第一天做有关财政政策的报告,布莱尔则在第二天发表主旨演讲。自2003年起,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每届年会的第一天,布朗的报告都能让人感到兴奋,都会得到媒体“这是布朗有史以来最精彩的演讲”的评价。但不幸的是,第二天,布莱尔的演讲总会更加精彩!

   虽然“一山难容二虎”,但在2003年以前,布朗从未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布莱尔的不满。真正导致这对搭档分道扬镳的,是伊拉克战争。据《布朗的英国》一书披露,2003年11月,在一次内部晚宴上,布莱尔首次表达了辞职的意愿。他说,他已对伊拉克战争失去了希望,不会再在首相位子上呆很久了。但这马上遭到布朗的反对。布朗认为,在伊拉克战争未见分晓之时,布莱尔辞职会给英国人留下一个“瘸脚鸭”的政府形象。

   《布朗的英国》一书还透露,布莱尔当初曾一再承诺:要在下次大选前辞职,以便为布朗顺利当选铺平道路。但实际上,布莱尔完全背叛了自己的承诺。2004年7月中旬,他又在一次晚宴上对布朗说,他需要用一个假期的时间,来考虑是否要辞职。但假期过后,他闪电般地重组了内阁,向所有人暗示他不会搬出首相府。更令布朗感到意外的是,布莱尔还宣布谋求第三个任期。

   忍无可忍出手反击

   2005年5月,英国举行大选。为了顾全大局、确保工党获胜,布朗再次做出妥协,力挺布莱尔竞选。但布莱尔获胜后,英国媒体立即分析布莱尔可能交权的时间及其利弊。自那时以来,围绕二布权力交接的猜测、争斗不绝于耳,几乎成为英国政坛的“主旋律”。

   观察家注意到,从2006年起,布朗的演讲开始逐渐涉足内政、安全、国防等诸多领域,似乎时刻在为继任首相做准备。但布莱尔始终不给让位时间表,令布朗派耐心渐失。2006年9月初,有媒体报道说,二布之间终于闹到了拍桌子、翻脸的地步。就在英国人猜测此言真假的时候,2006年9月7日下午,在举国瞩目之下,布莱尔被迫在电视镜头前公开承诺将在一年内辞职。

   于是,不少英国人分析说,“布朗逼宫成功!”不过,2006年9月10日,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的布朗在英国广播公司(BBC)露面,为逼宫传闻正名,否认参与了任何阴谋。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拥护布莱尔的内阁成员使用“勒索”、“政变”、“精心策划的阴谋”等字眼,来给布朗扣帽子;也有一些高官公开指责布朗“愚蠢、难以合作、有心理缺陷、不适合做首相”,等等。这些恶评的出现,是布朗从未遇到过的,从一个侧面说明,他正在走进真正的政治风暴中心。

   爱情与家庭磨难

   英国媒体说,尽管布莱尔的支持者在痛骂布朗,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布朗在英国政坛是一位坚毅的成功人士。这与他所遭受的生活磨难,以及家庭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在事业上,布朗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以认真、务实著称。在生活中,布朗却酷爱橄榄球和足球。大学时代的布朗长发披肩,颇有“披头士”风度。年轻时,在一场橄榄球比赛中,他的左眼受到猛烈撞击,以致视网膜脱落。此后几年,他先后接受了4次手术,但左眼依然无法复明。直到今天,布朗的演讲稿都必须用大号字体。失明让布朗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橄榄球运动。

   据了解内情的人说,布朗的感情生活一波三折。2000年结婚以前,布朗曾交过多个女友,但她们都因无法忍受他对工作的狂热离他而去。罗马尼亚流亡国王的长女玛格丽特公主,就曾是布朗的女友之一。两人同居一段时间后,布朗越来越难以忍受女友的王室血统,于是沉浸到自己的政治追求中去。而玛格丽特也难以忍受布朗的政治热情。玛格丽特说:“我从没停止过对他的爱,但有一天,爱情的味道变了。他一天到晚谈论政治、政治、政治,我需要改变。”

   于是,在相恋五年之后,布朗与玛格丽特分手。据布朗当年的同窗说,布朗一直都视玛格丽特为“一生的至爱”,这也是他多年没有结婚、将全部精力投入政治中去的原因之一。从某种角度来说,玛格丽特更像是布朗成为政坛明星的“动力”。

   与玛格丽特分手后,1994年,布朗在一次筹款活动中邂逅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莎拉·麦考利。当时,在一家公关公司任执行董事的莎拉正为工党的活动拉赞助,布朗则是工党“影子内阁”的成员。二人很快互生情愫,从此拉开五年热恋的序幕。2000年,布朗和莎拉如愿步入婚姻的殿堂。从此,布朗一改忧郁的外貌,学会了在摄像机前亲吻自己的儿子,向外界说他下载了摇滚乐队的热门新歌……虽然大家都认为莎拉依靠布朗,才使自己的公关公司一跃成为英国社交界的翘楚。但事实上,谁都不如莎拉那样卖力地在幕后协助布朗。

   2001年12月,年过半百的布朗第一次当上了父亲。可他的女儿却比预产期提前7周出生,体重只有2斤左右。在女儿出生的那家医院外,布朗激动地对着一大帮记者说:“我们的孩子早早来到世上,让我们大吃一惊。尽管我可能比大多数人第一次做父亲时等的时间都要长一些,但这种感觉仍然好极了!”但不幸的是,布朗的激动心情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女儿只活了10天。2003年10月,第二个孩子约翰的出世,才缓解了布朗的丧女之痛。

   去年,布朗夫妇又喜得贵子。幼子弗雷泽出生时,激动的布朗曾开玩笑说:“这个儿子将会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可造化弄人,弗雷泽出生仅4个月后,便被查出患有一种慢性遗传疾病——囊性纤维症,布朗又面临儿子可能不久于人世的事实。这再次重创了布朗夫妇。但这一次,莎拉却坚强地说:“我们相信医学进步将会帮助儿子以及其他患者,我们也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帮助被这种病困扰的家庭。”

   记者的一位与布朗夫妇要好的朋友说:“他们夫妻二人总是在比较谁更勤俭持家。”与布莱尔夫人出手豪奢相比,莎拉似乎在努力营造自己朴素的形象。但日前她对好友说:“最近,我得出去添置一些衣服了。”看来,莎拉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即将不同,因此开始注意形象了。

 
     ( 2007-06-16 第十二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