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首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李爱珍——
“科学不能今天栽树明天摘果”
本刊特约记者 曹玲娟
     ( 2007-06-16 第十二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人家总叫我老太太,所有报道都写我老太太,大概他们没看到我

  

  本人,还以为我老得不能动了。”

   刚刚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

  

  士的李爱珍笑着寒暄。如今已71岁的她,获选后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

  

  ,能找到她的地方还是——实验室。

   6年前李爱珍正式退休,6年后

  

  她还呆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工作。“我不是把科研看成职业,如果是

  

  职业,那就上班来下班走,挣一份工资。我把科研看成生命的绝大部

  

  分。”李爱珍轻言细语,“很多东西讲讲很容易,要把‘为国家占有

  

  一席之地’这几个字变成一件真实的事,不拼命根本不行。”

   由于

  

  研究领域尖端,李爱珍的名字很少为大众知晓。实质上,她耕耘了半

  

  个世纪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和技术,对我国国防、环保、医疗、通信等

  

  领域都关系重大。如今,一夜之间,李爱珍成了公众人物,特别是她

  

  的“非中国院士”身份,更引人关注。

   尽管美国国家科学院评选外

  

  籍院士的标准是:世界某个科学领域最杰出的代表、终身为人类科学

  

  事业作出卓越和持续贡献的科学家,但李爱珍还是告诉记者,“不能

  

  用我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来作为引证自己应该当选中科院

  

  院士的理由。”

   “还是有些伤心”

   “我觉得对不起这些推荐我的

  

  院士们。”李爱珍的话让记者很意外,“他们都是资格很老、在国内

  

  外很有名望的院士,有两位身体还不好,帮我写推荐信,一页页看我

  

  的申请材料,一次次地推荐我,我还老通不过,心里很愧疚。”

   

  

  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李爱珍已连续申请了4次中科院

  

  院士资格。李爱珍一直强调,“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但她还是

  

  承认,“真正每一次要增选院士,心里总归不大好受,毕竟不是小孩

  

  子,是年纪这么大的一个人,还是有些伤心。”

   然而,让李爱珍和

  

  推荐她的院士没有想到的是,她“意外”入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

  

  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程序非常复杂,几乎是在一个神

  

  秘的状态下进行。“我觉得反而这样应该更公平,干脆你本人都不晓

  

  得。”李爱珍笑着,她补充道:“这样,能保证在整个评选过程中没

  

  有任何个人、小团体可以产生任何干预和影响。”

   她在这次的公开

  

  致谢信中说:“当5月1日晚9时15分接到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电邮和电

  

  话,祝贺当选外籍院士时,我百感交加。”但李爱珍还是一再表示:

  

  “如果没有国家给我那么多平台、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支持,

  

  就不会有我李爱珍的今天,对国家的恩情我是不会忘记的。”

   祖国

  

  两字意味深长

   “我童年正值抗日战争,远在菲律宾马尼拉的父亲和

  

  我们中断了联系,从小我吃过很多的苦。”回首过去的岁月,李爱珍

  

  感叹:“我是华侨家庭出来的,华侨最晓得祖国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有这两个字在你心窝,不管外面有什么情况,你都能撑得住。”

   

  

  1958年,李爱珍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

  

  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工作至今。其

  

  间,她的研究方向从有色金属冶金转到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半导

  

  体领域。

   转行,并不是李爱珍面对的最大困难。让她心痛的是,工

  

  作不久就遇上了“文革”。“我一生为人做学问,受我的老师邹元院

  

  士影响很大。‘文革’时,他是大特务,我是散兵游勇特务,在这种

  

  形势下你很难继续搞科研,可邹先生关在牛棚里还写出了厚厚的学术

  

  论文。”

   改革开放后,有了公派出国学习的机会。“业务上是推荐

  

  我,但政治上认为我是华侨家庭出身,‘文革’又被批斗过,有人怕

  

  我出去了就不会回来,争论得非常厉害。”

   李爱珍至今感谢不避风

  

  险举荐她的邹元院士。也因此,她在44岁时,被公派到美国卡内基梅

  

  隆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学者,从而打下在国际前沿领域做研究的基

  

  础。

   “在美国时真是没白天没黑夜。”分子束外延设备最重要的工

  

  作条件是超高真空,但真空就是达不到,一直查不到是哪里漏气。设

  

  备很大,阀门接口又多,李爱珍一个人在实验室查了足足3个多月才

  

  找到漏气孔。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运分子束外延

  

  设备。“不行我们就自己造!”回国后一个月,李爱珍重新背着行李

  

  ,来到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厂,与其合作改造并重新设计中国自

  

  己的分子束外延设备。

   设备改造进行了整整三年,那是一段异常艰

  

  苦的岁月。1983年的沈阳,吃的是一片片肥肉下的白片汤就馒头,打

  

  小生活在南方的李爱珍,硬是咬着牙,在这里苦干了三年。

   终于,

  

  在1984年分子束外延国际 会议上,李爱珍报告了用国产分子束外延

  

  设备生长的材料和物性及器件应用的论文,中国科学家们自力更生发

  

  展分子束外延高新技术让与会国为之一震。1989年,国产分子束外延

  

  设备通过验收并使用至今。这一行动,也让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对中国

  

  的禁运。

   在李爱珍所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国际顶尖级的会议——“

  

  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哪个国家能举办这一会议,就表

  

  明这个国家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到目前为止,会议

  

  举办地一直在欧洲、美国“转悠”。从1999年开始,李爱珍每年都提

  

  交给大会两篇以上的报告,介绍中国的科研进展。2005年,李爱珍作

  

  为亚洲唯一的委员,申请会议在中国召开。在了解其团队所做的成绩

  

  后,大会科学委员会决定——2010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会议移师中国

  

  上海。

   “我是太喜欢讲真话了”

   李爱珍迄今只培养了14名研究生

  

  和2名博士后,在大学迅速扩招的今天,这个数目甚至比不上有的研

  

  究生导师一年的招生人数。“我这辈子培养的学生很少,但都是亲自

  

  培养亲自带的,国内外的同行非常相信我培养的学生,很多人找我要

  

  。”

   现在,李爱珍的学生有在复旦当教授的、有在美国贝尔实验室

  

  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还有在德国弗琅霍夫应用技术物理研究所的……

  

  他们都是所在科研机构的主力。在学生们的心中,李爱珍不仅教他们

  

  学问,更将自己的正直与爱国,言传身教。

   “我跟学生讲,任何一

  

  个人都会在地球上消亡。你再有名,离开这个世界后很快就会被遗忘

  

  ,但是中国这两个字永远在地球上存在。所以你的生命价值,就是要

  

  为我们国家争取荣誉。”

   李爱珍的仗义执言在学术界内是出了名的

  

  。问起这点,她自己也笑,“我是太喜欢讲真话了,所以人家讲你上

  

  不去,就因为你老要讲真话。但我觉得做人还是干净坦荡点好。”

   

  

  就拿李爱珍研究的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来说,这一理论创新

  

  是1971年苏联科学家提出的概念,但直到1994年才由美国贝尔实验室

  

  成功验证。李爱珍说,“如果一个理论提出来,需要经过23年才能证

  

  明他的想法是对的,在我们国家这个人的压力会有多大?所以,我们

  

  要用一个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科学,你要尊重科学的发展,而不是希望

  

  今天栽树明天就能摘果。”

   今年,7位院士仍联名推荐李爱珍作为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近半个世纪的科研历程,李爱珍扪

  

  心感叹,“我对家庭照顾得很少。”她和丈夫是一个所的同事,研究

  

  方向是硅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老俩口退休了,一双儿女都在美

  

  国做研究,“现在很难见面。我2002年去看过他们,到现在再没去过

  

  。”

   “我们两个都坚持呆在国内。言必信、行必果是我们这辈子的

  

  做人准则。对于我们这代人,爱国心、责任心和对科学的追求是人生

  

  准绳。”李爱珍说。

  

   链接

   作为世界顶级科学

  

  院,美国国家科学院遴选外籍院士不接受任何个人申请,而是由院士

  

  、31个学科组、6个学部、科学院主席团在全世界科学家中层层挑选

  

  。其拥有的2025名本土院士和387名外籍院士中,200多位是诺贝尔奖

  

  得主。

   迄今,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国大陆科学家共11

  

  人。

 
     ( 2007-06-16 第十二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